安徽省桐城市的三位“奇人”

2012-12-05 22:15:11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auto_keywords

桐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如今,他们秉承桐城人矢志不渝的坚持和创新精神,独辟蹊径、独具一格,从自己独特的视角传承并发扬着桐城文化。

三代人的“微雕人生”

在去年上海世博会的地方精品展上,仿真宋水轮大纺车、元王祯八磨等10件微雕工艺农耕器具一亮相,就博得了国内外游客的啧啧称赞。谁也不会想到,被人们叹为惊止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竟然是桐城市吕亭镇农民都贻杰、都述照父子用农村遍地都是的木桩制作而成的。

上海世博会上展出的微雕农具只是他们作品的冰山一角。仅中国农业博物馆早在1997年就收藏了他们的作品583件。他们的作品工艺精细,形象真实地还原了中华古老的农耕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先后获得了1998年“中国首届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等一系列殊荣。

谈起制作微雕农具,都述照说,早在几十年前,他父亲是受到外公的影响,放下家里的农活不干,一门心思在家里玩木雕,村里人都笑话说,这东西有什么用?当烧锅柴都没火焰。正是当时周围人的不看好甚至嘲笑,反而给了都贻杰动力:1994年,他坐上2000多公里的火车,直奔大西北敦煌,学习当年的张大千,历时12天,硬是把莫高窟里的50多幅古代农耕图临摹下来。

小物件里大乾坤。如今接力棒交到了都述照的手中。都述照说:“我们已经和多家销售公司达成了协议,虽然我一个3.8寸的小水车,出厂价3800元,可是因为基本上都是纯手工制作,每月也只能生产2000件,现在是有销售单也不敢接,下一步我们将扩大规模,争取把这小工艺品变成一项大产业。”(张植骏)

上一篇: 乐手川子:一个男人的爱与愁

下一篇: 钟蒙修:穷人的生计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