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良 唤起城市的红色记忆

2013-01-28 15:56:29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苏智良 唤起城市的红色记忆

数月来,苏智良带领他的团队,追寻红色足迹,查阅大量史料,深入旧宅探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终于制作出“上海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寻踪”地图。他说:“历史是平面的,空间的方法和视角却是立体的。通过地图语言,可以更直观地唤起市民对红色记忆和城市文脉的关注与珍惜。”

记者:作为“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第一人”,目前你的研究重点在哪里?

苏智良:手头上正有一个市哲社科研项目《上海人文景观数据库》,已经初步产生了两个阶段性成果。一个是去年世博会期间,为推介和传承上海文化遗产而策划编制的 《上海历史人文地图》。另一个就是 《红色足迹——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寻踪》,大致确定了早期共产党人在上海开展政治运动、居住生活、出版宣传及会议通讯的历史遗迹近百处。

7、8月份,还要继续做一个历史人文地图集,将把整个上海的社会演变、城市发展、名人活动等通过空间、地图来复原,以此来留住城市历史文脉。

中日关系方面的研究工作继续在做。目前,已经完成一部25万字的《中国保钓运动历史研究1970—2010》。同时,从人类学视角去深入研究幸存“慰安妇”的生活。再有一个就是《中共建党与上海社会》,这是教育部纪念建党90周年专项研究课题。

记者:在中共建党与上海社会的史料搜集和研究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苏智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是中国近代化和上海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它扎实地建立在地理环境、阶级基础、发达的媒介网络和组织准备等独一无二的条件上。同时,在陈独秀的领导下,中共上海发起组通过写信联系、派人指导和经费支持等方式,对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承担了积极组织与推动作用,是名副其实的“临时中央”。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上海也是远东共产主义运动中心。一方面,共产国际视上海为重要基地。在沪的不少俄国人,大多同情并支持苏维埃俄国,因而更有利于共产国际派来的人在此活动。另一方面,它还是朝鲜革命力量和复国志士的大本营,是日本共产主义运动的海外中转站,对东亚各国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对一些史料予以深入研究后发现,我们党从一开始就颇为重视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这一特点在建党经费问题上亦有所体现。“一大”之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筹和上海发起组开办的新青年社创收。(夏斌)

人物名片

苏智良 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及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史和上海史研究,是国内侵华日军慰安妇问题以及中国毒品史研究的杰出代表。

上一篇: 学者陈子善:学术就要争论

下一篇: 来新夏:宏大深邃 粹然儒者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