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迟近影
今年六七月间,由文化部组织的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举办,7月19日、20日,省陇剧院创排的陇剧《苦乐村官》亮相中国评剧大剧院:喜怒哀乐的基层村官琐事,纯正浓郁的陇上风情,以及那仿佛触手可及的绮丽多姿的陇原文化,无不把人们的心绪带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带到甘肃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而早在3月份,此剧就曾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给首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陇剧,这个起源于陇东道情、曾经以最原始的“一驴驮”得以传承的民间艺术形式,历经沧桑,一路走来,时光积淀了她深邃的内心,也升华了她高贵的气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一次又一次以迷人的华彩令人沉醉。
50多年前,当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一个省的简称命名的时候,在她的背后,不仅是荣耀的光环,同时也是许多人的智慧和劳动的凝聚,而这些人里面就有李迟。
一
1959年8月24日,对刚20出头的李迟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忘的日子。这天,她和同事们早早地来到了中南海。陌生、新鲜、好奇……在美景如画的中南海,带给她的感受太多了,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事实上,她之所以能来到这里,是缘于一个特殊的使命……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伴随着国务院礼堂里渔鼓声声,她的心也骤然间悬了起来。因为这是自己和同事们辛苦一年的结果,正在接受共和国最高层领导人的检阅。两个多小时的等待,对她来说,是期待,也是煎熬。
舞台上正在上演的就是来自甘肃的陇东道情剧《枫洛池》,精彩的表演不时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这是一群特殊的观众,在他们中间,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
大幕终于合上了,李迟亲眼看见,周总理显得很高兴,并且要上台和大家一块儿合影,她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周总理对这部戏大加赞扬:“听了你们演奏的道情,我就像又回到了陕北,又见到了陕甘宁边区的人民。”晚上,总理请大家吃饺子,李迟说,这是她有生以来吃过的最最醇香的饺子。
——这是李迟的成功,也是《枫洛池》剧组的成功,藉此而来的,是一个戏曲新品种——陇剧的诞生!从此,一个甘肃的本土剧目在陇原大地上开花结果,并被誉为陇上奇葩,至今依然迸发着蓬勃的生机。
二
取得这样的成果,对于李迟和她的同事来说,并不容易。
1958年,为了给国庆10周年献礼,甘肃省秦剧团筹拍一部大戏。当时最先得到命令的省秦剧团编剧石兴亚、陈文鼐想到了秦腔《渔家乐》,试图据其重新编织情节,并已进展到二稿。时任省文化局局长的王彪同志深为陇东文化所折服,在心里盘算着一个完全的“甘肃创造”,所以倡议用陇东道情表现。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随即决定成立以李迟、金行健、石兴亚、陈文鼐4位同志组成的剧本组,以易炎、邸作人、陈明山3位同志组成的音乐组。
创作组通过对秦腔《渔家乐》的详细分析统一了认识:精选邬飞霞这一智慧、勇敢的渔家女形象,选取《渔家乐》中梁冀终被邬飞霞刺死这点素材,另辟蹊径。于是,随着主题立意的改变,原来的剧情颠覆了,人物关系重新定义了。
编剧组依照既定框架,结合陇东道情的特点,每一场戏都是分头去写,然后一块儿合起来讨论。在这分分合合中,有个体心灵的寂寞体验,有群体智慧的撞击火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成了家常便饭。为了使故事更加合理,人物更加丰满,他们苦思冥想,现场操作。尤其像最著名的《辩草》一折戏,就是他们几个纯粹演出来的。为设置动作,他们以房间空地作舞台,轮流上场表演,再互相评头论足。“矛盾都摆出来了,到高潮了,怎么办?你如果是这个人,你当时是什么心情,说些什么话呢?”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演完之后,仔细揣摩,反复再三,始落笔成文。
确定,推翻,再确定,再推翻,从乡间空地的“一驴驮”到中南海的大礼堂,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从暮春新绿到孟夏草长,从秋风萧瑟到漫天飘雪,捕捉任何一个随机而来的灵感和顿悟,剔除一个个不合理,一年间,这样的历练进行了30余次。事实证明,他们创作出来的唱词有意境,有诗意,有分量。
戏剧教育家、剧作家、时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苏堃说:“如果说《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枫洛池》则是对一些濒临死亡的剧目开创了一条新生的创作之路。”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李迟回忆起当时的创作过程,依然感慨万千。
三
李迟祖籍山西,在戏曲氛围比较浓厚的西安长大。对于戏剧的热爱,用她的话说,是“从根上喜欢”。
她生性勤奋认真,几十年笔耕不辍。除了大名鼎鼎的《枫洛池》外,还创作了多部优秀戏剧。除此而外,她还担任了《中国戏曲志·甘肃卷》副主编、《甘肃省当代文艺五十年·舞台艺术卷》主编、《甘肃戏剧新成就》副主编、《中国古典戏曲故事集》主编……2010年1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
作为艺术家,李迟可谓硕果累累。常有人问其创作的诀窍,她总是特别要送两个字:“认真”。她说,做每一件事情,首先要热爱它,倾注感情,然后认真地对待它。
针对当下戏剧在继承和创新方面的纠结,李迟呼吁戏剧从业者要不忘传统,认真学习传统,她说:“但凡流传下来的(戏剧作品),都有它符合人民性的东西。是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70多岁的她精神矍铄,虽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多年,但依然一直关心着我省的戏剧工作。她每天都要抽时间看看年轻演员们的戏,她总是放不下戏!(石小军)
上一篇: “敦煌女儿”樊锦诗
下一篇: 学者陈子善:学术就要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