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兴:皮影不能固守老样子

2013-01-27 20:59:23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李时兴:皮影不能固守老样子

 

李兴时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济南皮影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听李兴时讲济南皮影戏,很容易着迷。山东省群众艺术馆馆长王寿宴说:“这人浑身是戏,尤其是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比说相声的还吸引人。”在一次传承人的座谈交流会上,记者领教了李兴时老人的说唱功力,虽然他已70有余,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是轮到他发言时,声音却异常洪亮。一段济南皮影戏的讲述让在场每个人的情绪都跟着起起落落。

李不死、假女人、没出息

济南皮影,其实也就是老济南常说的“李家皮影”。因为济南的皮影戏最初是由李克鳌带进来的,而李兴时就是李克鳌的孙子、济南皮影的第三代传人。说起李家皮影的发展史,李兴时提到3个名字——“李不死”“假女人”“没出息”。三个极具喜剧色彩、绰号意味的名字正是李家皮影三代人李克鳌、李福增和李兴时曾经的艺名。李兴时说,别看不是那么文雅,但以前表演的时候,牌子一挂出来,都是响当当的。

“我爷爷小时候得了一种怪病,不管中医还是神婆子,都看不好,后来却在我老奶奶的怀里活过来了,嘴里还叫着‘我不死,我不死’。”故事的虚虚实实已经无从考证,但“李不死调影子好”在当时的济南却是有口皆碑。

李兴时的父亲李福增从五六岁起就开始学皮影。李福增的嗓音得天独厚,单是《盘丝洞》7个蜘蛛精的声音,他就能学出5种来,而且惟妙惟肖,因此有了“假女人”的绰号。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请他们去孔府表演。孔德成称赞爷俩“手艺高明”,并赠送给他们一些孔府保存的珍贵皮影人。这是李家皮影解放前的艺术高峰期。

在济南定居下来后,李克鳌和儿子李福增、李祥增在现在济南市的人民商场附近拉场子表演,取名“兰州布影” 。这个名字一叫就是多年,解放后,一位兰州来的干部亲自找到李克鳌,说兰州没有这个东西,李家才弄明白本应叫“滦州布影”,当时为他们刻招牌的师傅听错了。但无论如何,李家皮影就这样在济南为人熟知了。李兴时称,济南 70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兰州布影”。

解放后不久,以李家为核心的济南向群皮影社成立。1955年,李福增、李祥增兄弟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木偶皮影戏汇演,拿到了最佳优秀奖,李家皮影和黑龙江、湖南的皮影戏一起进入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表演。这是李家皮影解放后的艺术巅峰期。

像父亲一样,李兴时从小就学皮影,五六岁敲鼓,八九岁登台,十岁就挂牌正式表演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落了个“没出息”的名号呢?

“一是当时的艺人,不管摔跤的、 变戏法的,最好有个新奇的艺名,比如‘大狗熊’‘摔不烂’等,叫‘没出息’能让别人一听就好奇。” 另一个原因是,父亲管教十分严格,而年幼的李兴时在学艺和表演时,常常因为鼓没敲好或贪玩等,被父亲斥为“没出息”。

几分钟之内就得抓住观众

济南皮影戏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到了李兴时这里市场已经小得可怜。1984年,李兴时被邀请去济宁煤矿演出,当时剧院外面高高悬挂着“李家皮影艺术家李兴时专场演出”的横幅,斗大的字,非常醒目,可没想到最后只卖出一张票。“当时的情形简直比给我俩耳刮子还难受。”李兴时不甘心,他说:“济南皮影天天在走下坡路,没人愿意看,这不能怪观众,是因为皮影的笨重已经无法与电视、动漫等高科技的东西相比了。没人看了,也就挣不到钱了,挣不到钱了,就没人学了。”李兴时说,他现在的弟子主要是他的儿女和孙女。“其实他们也不愿意学,是我逼他们学。现在国家这么重视,我不能让它断了。”

除了不赚钱,在李兴时眼中,济南皮影难以传承还由于它对传承人有很高的要求:“要嗓子好,口才好,生旦净丑要精通,而且对个子也有要求。你说,有这些条件的,人家都去学唱歌、学相声了,谁会来学躲在幕后的皮影戏?”所以,李兴时想到了对济南皮影戏进行改革。“两分钟抓不住观众,人就走了。”皮影戏不能固守老样不图发展。

2002年,李兴时把曲艺的特色放进了皮影戏里,他把这种革新称作“山东说唱”。这种新皮影戏以皮影调为基础,吸收了西河大鼓、山东琴书等多种曲艺形式。“香港回归5周年时,我跟随济南市曲艺团应邀赴港演出,被安排在最后压轴出演。表演时脚打锣鼓,手拿三弦,边说边唱,香港观众没有看到过这种表演形式,感觉很新鲜。

李兴时改编了很多剧目,创作了《我家有个机器人》、《新鹬蚌相争》、《斗牛》等节目,内容新鲜有趣,“都是孩子们没见过的东西,只要看了,就一定会喜欢。”

以前的皮影都得用驴皮,做一次就得跑到河北、山西等地购买,很贵,当时李兴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四十几块钱,所以他一直琢磨着怎么才能降低成本还不影响皮影的灵活度。在机床二厂上班时,有一天在上班路上发现地上有块塑料板,就捡了起来。发觉塑料的透明度很高,于是他想,若能用这塑料板刻成皮影人物来演出就好了。他的实验结果证明用塑料刻成的人物比用驴皮刻成的结实厚重,在演出中还不容易出现飘动和损坏,而且塑料比驴皮更容易上色,所以也更鲜艳美观。与常用的使用驴皮制作的皮影相比,李兴时制作的皮影不但成本低廉,而且制作的人物在演出时容易操作,也美观好看。

说起自己的孙女,李兴时流露出掩饰不住的骄傲,李娟虽然才20多岁,从小就跟着爷爷玩皮影、画样子,到初中就能单独演出了。她学过美术和音乐,为皮影的制作和表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编剧本、制道具、选材料、刻皮影、彩绘图案到最后登台演出,样样精通,还带了30个徒弟。李娟还把爷爷的经典戏目《孙悟空大战蝎子精》改成英语的、日语的,受到不少外国朋友的青睐。(杜洁芳)

 

上一篇: 王启敏:黎族骨簪最后的制作者(图)

下一篇: 文哏大师苏文茂从艺之路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