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有幸与古琴艺术(金陵琴派)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正春相对而坐,听他弹琴。刘正春的琴案上放着两张琴,琴友来访时既可以面对面交流切磋,授徒时也方便手把手讲解指法。
古琴,在古代称为琴,又有瑶琴、丝桐、玉琴、七弦琴等别称,是我国颇为古老且极富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刘正春先后为笔者演奏了两首曲子,虽听不懂是什么曲子,但那些舒缓空寂的音符,仿佛从遥远的天际飘来,轻轻击打着笔者的心弦。刘正春介绍说,他弹奏的第一首曲子是《双鹤听泉》,第二首是《秋江夜泊》。笔者发现,即使只面对一个人,刘正春从起势到收势一招一式都毫不含糊。而与刘正春的话题也始终围绕古琴展开,听他谈琴曲、讲打谱,说自己与古琴的故事。
偶结琴缘,终身无悔
刘正春拿出一本资料册,打开封面,只见一个身着警服的翩翩少年。刘正春说:“这是我人生的第一页,15岁就当了一名人民警察。”也正是因为警察身份,才使刘正春与古琴结缘。
1935年,刘正春出生于江苏南京,上世纪50年代初他成了南京的一名户籍警。身为户籍警的刘正春整日里走街串巷,一日一个美妙的声音留住了刘正春的脚步。他循声而去,情不自禁地敲开了那发出优美旋律的房门。这是南京第27中学数学老师邓文权的家,在邓老师面前放着一张刘正春并不熟识的琴——古琴。从此,刘正春就成了邓老师家的常客。邓老师感受到他对古琴的痴迷后,将他推荐给了川派琴家周空明。周空明早年师从川派大师张孔山,得其亲传,对琴曲的意境、节奏、指法的见解尤为独到。周老师的口传心授将刘正春领进了古琴艺术的殿堂,谁料一年后,周老师竟离开了人世。在琴友的介绍下,刘正春又拜诸城派名家王生香为师。王生香是刘正春拜师学琴时间最长,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一位恩师。
谁料想1957年“反右”运动一开始,刘正春就被人贴了大字报,批判他“思想立场有问题”。原来王生香曾做过国民党的县长,一个共产党的警察跟国民党的县长学琴,不是立场问题是什么?刘正春有口难辩,“右派”的帽子是戴定了。1958年,他被送到一劳改农场进行劳动改造,那一年他23岁。
繁重的劳动使他身心俱疲,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心爱的古琴,并斗胆向管教人员提出劳动之余能否让他弹一下琴?令刘正春没有想到的是,管教人员竟然答应了他的要求。有古琴作伴,3年的劳教生涯让他觉得并不那么难捱。除了古琴,爱情的力量也是支撑刘正春度过苦难的重要因素。在刘正春到农场的第一个月里,一位年轻姑娘就去探望了他,并鼓励他要好好活着。刘正春结束劳教生涯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这位姑娘结婚。如今夫妻二人相互提携,已走过了近50个春秋。
1964年,刘正春回城后进入南京电机厂做了一名学徒工,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不多久“文革”开始了,古琴又被打上“封资修”的烙印。但在那个非常年代里,南京的一条陋巷里还时常会传出优雅的琴声,那是刘正春内心世界的絮语。1979年11月21日这一天,让刘正春终身难忘,这是他历史问题得以平反的日子。
感念师恩,热心公益
在刘正春的居室里挂着一块名为“二琴堂”的匾额,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刘正春收藏有两张古琴,二是指他夫妻二人琴瑟和鸣的生活。两张古琴记录着刘正春与恩师的情义。刘正春面前所弹的古琴,是王生香送给他的一张宋琴,名曰“古调”。刘正春说,好的古琴一般是“天桐地梓”,即琴的面板用桐木制成,而底板则用梓木制成。这样的琴往往音色浑厚纯正,共鸣好,传音久远。另一张琴是他的启蒙老师周空明留给他的明琴,名曰“怀古”。这两张琴可谓价值连城,不少人打过这两张琴的主意,但刘正春从未想过要出让它们。他说,当年几位恩师教授他琴艺,从未收过一分钱,哪位弟子弹得好,老师都会把心爱的琴送给他们以示奖励,自己怎能见财忘义?特别是王生香,当年收藏有若干好琴,1966年他将自己“十二琴草堂”的大部分古琴捐献给了国家,仅捐给南京市文管会的就有大唐雷霄制唐龙吟琴等6张。
除了周空明、王生香,刘正春还师从夏一峰、刘少椿、赵云青、程午嘉等前辈,这几位前辈分属于川派、诸城派、广陵派等各大琴派。有幸跟随诸前辈左右,刘正春不仅学到了各派的艺术精髓,而且前辈们不慕名利、淡泊清心的品德也深深影响着刘正春。
受诸位恩师的影响,刘正春自70年代至今,教授学生都是免费的。他的道理很简单,当年他学琴时,老师就是不计报酬。如今夫妻二人有退休金,生活无忧,并不需要依靠教琴生活。其实刘正春除了衣食无虞外,生活并不宽裕,如今住的房子还是借亲戚的。刘正春教过的学生有数百名之多,国内外的都有。他对待学生一如当年师傅对待他一样。多年前,甘肃天水青年周文英慕名来宁跟他学琴,他像招待自家人一样,半个多月时间免费吃住,让周文英感动不已。吉林长春一位叫于娟的老人,年龄比刘正春还大两岁,来到他家要求学琴,其真诚的求学态度打动了刘正春,他热情地接待了这位特殊的学生。刘正春与他的恩师一样,对有天赋的学生十分偏爱,他曾将自己收藏的一张明琴送给自己的学生谢坤芳……
几十年来,刘正春不仅坚持免费教学,而且热心参与公益性演出与交流活动。多年来,他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10多所院校的师生进行义务演奏,而对商业演出则一律婉拒,从不参加。他说,弹奏古琴本是随心所欲的事,商业演出就要迎合别人的许多要求,让自己不得自在。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刘正春从年轻时接触古琴那一刻起就已与古琴融为一体,视古琴为自己的生命。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且充满诱惑的今天,刘正春能够淡泊明志,不愧为大家风范,令人敬佩。(姚付祥)
上一篇: 老曹的皮影人生
下一篇: 乐手川子:一个男人的爱与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