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寨的碉楼 我一生向往三大去处:大海、草原、沙漠。 此次,终于有机会前往红原草原一游,饱览无限风光。所到之处,点点印象留存于脑海,有种与朋友共同分享的冲动。于是记下以下文字。 我不是写手,也无半点文学细胞,遗憾于不能用最恰当的语言来描述所见所闻,唯恐让别人见笑。所幸这是自己的博克,也没几个人能看到,所以便随心所欲地记下以下文字了。 早晨六点四十左右出发,汽车一路颠簸,沿岷江逆流而上,途经都江堰、汶川、茂县,下午三点过,我们一行人到达了桃坪羌寨。 导游告诉我们,羌族目前在国内是比较少的民族,仅有近二十万人口。大多分布在四川的汶川、茂县、理县一带。而桃坪羌寨是东方古堡,是一个羌族人相对比较集中的寨子,这里有九十八户羌族人家居住,成为阿坝州的一道独特风景。 下了车,有专门的羌族导游接待我们。进入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像雕堡一样的建筑物。它呈四棱柱体,高高耸立蓝天,棱柱的正面和侧面镶嵌着“桃坪羌寨”四个金黃色的大字,这便是寨子的标记。 进入大门,导游告诉我们,不可随便乱走,一定要紧跟她一起,否则走入迷宫后没人引路是出不来的。听她这样说,我们丝毫不敢怠慢,紧随其后。 羌寨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三通:即家家户户室内相通,家家户户房顶相通,家家户户地下水网相通。据说,这是羌族祖先为保全本民族而专门设计的。这样的三通有三大优势:一是可以防御外来进攻的敌人,让他们迷路,进来容易出去难。二是可以快速互通情报,做好应急准备。三是有危险情况可以从房顶或地下立刻转移到别处,保证安全。 羌寨的建筑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他们房子的墙全是用碎石块堆砌而成,且在三层楼以上。底楼是喂养牲畜的地方,二楼以上才是人住的地方。每户人家三楼以上就砌有一座像雕堡一样的塔形建筑,楼顶上嵌有白色的石头,远看就像是一只只鸽子在上面休憩。我起初以为这仅仅是一种装饰,后来导游却说这白色的石头是神灵的象征,是羌族人们心中的神圣之物,禁止外人触摸,所以都建在屋顶。 羌寨有两户人家值得参观,一户是杨家大院。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走进杨家大院,便感觉丝丝凉意。听这家的后人介绍,杨家大院占地300多平方米,全院有六层楼,象征六六大顺,有七十二道门,象征着七十二行,每道门宽窄高低各不相同,预示着杨家后人不管干哪一行都会兴旺发达。杨家大院主管着全寨人的吃水、用水和灌溉水,也就是羌寨人们的财神爷。 羌寨还有一户人家就是土司家,是全寨人的首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身份,他家的楼层最高,有九层楼。一二楼比较宽敞,三楼以上的面积很窄,大概就二三个平方。墙依然是碎石块堆砌而成,楼板却是木板搭建的,中间只有三根圆木柱子承受重量。楼梯也是比较简易的木制楼梯。我们小心冀冀地沿着木楼梯一层一层往上爬,越到高层面积越小。最后一层楼大概只有一个多平方米宽,而且楼梯更玄,只是一根独木头上面挖了几个梯子。胆小的人爬到这儿便不敢上了。幸好我是农村出身,对我来说不算太难。爬上去一看,顶楼是一个像瞭望台一样的地方,最多只能容纳六个人。站在这里,放眼一望,全寨壮观尽收眼底:整个寨子座落在大山脚下,一条叫杂谷脑河的大河从寨前绕过,一种“青山傍寨子,绿水绕人家”的画面应运而生。当然,我们不难想像,当年羌寨土司修建这么高的雕堡绝对不仅仅是在此欣赏景物的。 羌寨的男人厚道勤劳,看他们家家户户的墙上挂満了玉米,寨外种植了核桃、苹果、李子、葡萄等果树。羌寨的女人纯朴能干,据说女人生小孩十五天之后便下地干活,而男人则在家带小孩,所以有“男人坐月子”之说。羌族妇女的针线活沿袭至今,衣服上的各种装饰花边、鞋垫、墙饰挂件等,都留下了她们智慧的痕迹。我想,这也算是羌族的一种文化吧。 出得迷宫,回头再观,这98户人家紧密相连,家家门挨门,墙靠墙,停靠在大山脚下,掩映在绿荫深处,令人赏心悦目,真算得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