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594|回复: 0

[转帖]夜郎古国1

[复制链接]

21

主题

9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forezamora 发表于 2009-10-7 1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夜郎古国作者:沙先贵                【内容提要】夜郎古国是贵州的远古文明,夜郎古国是西南的灿烂文明,夜郎古国更是失落的中华民族文明。从时间意义来上讲,夜郎古国是穷乡僻壤的代名词。从空间意义上来看,夜郎自大已成为历史局限的产物。无论如何,神秘久远的夜郎古国文明,为历史学家和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关键词】《史记》1 夜郎国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1的典故曾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口耳相传,“夜郎自大”这一带有贬损寓意的成语,因给贵州的形象带来负面效应而一度被弃如敝屣。然而,历史终究是客观存在的,其价值和意义永远不可抹灭,尽管夜郎古国的实体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封中,但夜郎古国文明的独特魅力却穿越千年时空长久吸引着世人的注意力。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正在朝着和谐社会的方向进步,我们也因此逐渐认识到,曾经失落的“夜郎文明”正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夜郎无论是作为古国名、地域冠名、部族称谓、文化符号,在文化资源就是经济资源的今天,其所蕴藏的文化价值不可低估。当“夜郎”这个词语逐步成为极具旅游和文化开发价值的历史品牌时,一场围绕着夜郎冠名归属何地的文化争夺战在湘、黔两省悄然兴起,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曾几何时,司马迁1的一篇《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述了以今天贵州省境内黔西北、黔西南及黔中部分地域为主要属地的夜郎古国扑朔迷离的史事,使后人在尘封的迷雾中徘徊。让治史者在皓首穷经中寻觅了两千多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继《史记》之后,《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水经注》1等许多文献,都连篇累牍地追记夜郎古国,在沉寂的史海中泛起微澜。 近年来,无论是与夜郎古国沾亲带故的贵州周边省区的一些县份,还是与夜郎古国几无干系的地方,都相继发现了夜郎遗址或与夜郎有关的文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兴起“夜郎”研究以来,黔、滇、湘、川、渝、桂等省区的专家学者站在各地立场,均认为夜郎古国就在本省区。2003年,“夜郎县”之争冲出学术殿堂,走入了广阔的市场,演绎了一场激烈的“夜郎县”争夺战。地处黔中腹地,一直未被世人关注的长顺县也加入了“夜郎县”之争的行列。长顺县参与“夜郎县”之争有何依据?这是每个关注“夜郎县”之争的人必然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笔者长期以来一直深入研究和考证的重要课题。 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陲,东北与贵阳市花溪区相连,东依惠水县,东南抵罗甸县,西南接紫云县,西北至安顺市西秀区,北抵平坝县。全县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东西宽42.6公里,南北长71公里。 长顺县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据考古工作者发掘研究得知,长顺县广顺镇来远寨有个名为神仙洞的岩溶石洞,是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远古时期曾有人类在洞内活动,遗留下打制石器20余件、哺乳动物化石10余种,以及陶器、蚌器。神仙洞全长280米,前洞高7.2米,宽11.4米,洞前地势平坦开阔,有潺湲小溪和一泓深潭,后洞高0.4米,宽1.2米,洞后是绵延起伏的山冈丘陵。从发掘的文化看,长顺的文明史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书写。 追溯夜郎古国文明的历史,夜郎之名应与秦朝建置有关,《太平寰宇记》1中就有“秦有且兰、夜郎二县”的记述。自先秦以来,在今天的贵州、云南和四川西南部地区,居住着许多语言和风俗都不尽相同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为“西南夷”。故《旧唐书?地理志》1就有:“汉武开西南夷置牂牁郡,秦夜郎郡之西南境”之说。夜郎古国之名,最早见于汉代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的记载。其中夜郎就指秦代遗存下来的夜郎郡和它所领辖的十余个县。秦代的夜郎郡、县同治,夜郎又是个上万人口的大县,故司马迁说“夜郎最大”。 夜郎国的统辖范围,据《后汉书》记载:“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东接交芷,西有滇国,北有邛者,各立君长”。虽未直接明言南方界域,但《后汉书》仍记载:“南粤以财物役属夜郎”,“夜郎始依南粤,南粤已灭,还诸反者,夜郎逐入朝,上以为夜郎王”。元光五年(前130),汉武帝1派唐蒙1率军经巴苻关进入夜郎,夜郎侯多同听说汉朝强大富饶,看见汉军威武阵容,即在唐蒙“厚赐,喻以威德”的情况下,表示愿意归附汉王。经双方协商,“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即同意汉朝在夜郎境内设立县治,委任多同之子为县令。周边小国且“皆贪汉缯帛”,也随之纷纷归附,汉朝于是派遣官吏治理西南夷。据《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记载:“元光六年(前129),南夷始置邮亭”。西南夷所属区域广大,境内有僚、濮等多个部族,各部族之间发展不平衡,其中以夜郎王、句町王、漏卧侯势力较强,管辖的面积较大。 约在公元前2世纪,夜郎酋长已实行世袭,“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柯1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从“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的故事,反映了夜郎酋长已经掌握一定军事力量,并具有一定的势力范围,可以对周边部落施加影响。因此,西汉建牂牁郡以后封其为夜郎王,令联络周围部族建置行政组织。夜郎王与其周边的且兰君、句町王、漏卧侯、同并侯等诸部之间,不断发生掠夺人口和财物的兼并战争。且兰君“旁国虏其老弱”,“成帝河平中(前28—前25),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更举兵相攻”。汉王朝先派官吏进行调解,兴等不从命,最后汉王朝出兵镇压了夜郎王兴。 从史料记载来看,夜郎国1是古代西南地区一个地方政权实体,属部族性质联盟,势力强盛时统辖黔、川、滇、湘、桂之域。夜郎古国始于春秋末年,盛于战国时期,终于西汉末年,历史跨距两百多年。在漫长的历史期间,生活在夜郎国的先民们,不仅创造了自己的历史,还创造了灿烂的夜郎文化,哺育着生活在夜郎故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民。夜郎文化是见诸于古代史籍记述中当今贵州地域最远古的文明,它的文明史在其灭国后仍对当时及其后居住在该区域内的人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夜郎自西汉灭国以后,直到唐宋,中央王朝都在原夜郎国的属地或受其影响较大的地方,或夜郎遗民聚居的地方设置夜郎郡、县,其地域在不断转移延伸变迁,夜郎文明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夜郎历史的文脉便蔓延浸润到今天。因此,夜郎文化并非特指两千多年前存在的夜郎国文化,而是泛指夜郎国时期居住在夜郎国境内各民族及其后居住在夜郎故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也是他们与周边地区各民族相互影响融合演变而成并独具特性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和世所公认的文化符号,夜郎文化是贵州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基因和源流,是整合贵州人文资源的引线。 长顺与古夜郎究竟有什么联系呢?随着考古发掘和夜郎历史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谜团正被悄悄揭开。 从历史沿革分析:长顺属夜郎故地,有史可考 据历史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发掘研究,长顺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在今长顺地域内已有人类生息繁衍。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三月,广顺广阳书院刊印由广顺州知州金台主修、广顺州学正熊翼南协修、时任两淮盐运使的广顺籍人但明伦1担任总纂的《广顺州志》记载:长顺县三代(夏、商、周)时为禹贡、荆梁二州之南境。战国时,属楚黔中郡,兼为夜郎、且兰诸国。 秦始皇1二十六年(前221),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重置黔中郡,今长顺县隶属之。秦代虽立郡县制,但对夜郎未纳入行政管理,今长顺县实际仍直属于夜郎国。 汉高帝五年(前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其时,汉王朝全力巩固对中原的统治,无力顾及西南,今贵州境内各部族纷纷据旧境自立,恢复国号,郡县不复存在。直至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才又设两县一都尉,两县是:夜郎县,即夜郎国的夜郎邑;且兰县(今福泉市),即且兰国的且兰邑。广顺金竹王自立夜郎邑,自称夜郎侯,其时被称为“金竹朝”,后被镇压。 [img]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按:广顺曾传有《金竹挠朝》古书一本,相传金竹王自立夜郎邑称夜郎侯后,被朝廷派兵镇压,押至京城斩首,其后裔征得朝廷允许后,将其心脏取回供于神龛之中,并从此忌食动物心脏,至今,金氏宗族仍忌吃各种动物心脏。由于金竹王是因为干挠朝廷才被斩杀的,所以后人称之为“金竹挠朝”]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南越公开反汉,汉朝军队平南越。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 “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汉王朝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遂以夜郎、且兰为中心,在夜郎故地设置牂牁郡,夜郎国仅保留小部分领土,名且同亭。牂牁郡领十七县,今长顺县属夜郎县。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今长顺附属荆益二州刺史。武陵郡属荆州,牂牁郡属益州,设十三部刺史督察郡县。 西汉末,即至成帝1河平年间(前28—前25),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为争夺土地人口,举兵相攻,互争为雄。“牂牁太守请发兵诛兴等,议者以为道远不可击”,于是连年攻伐争战。汉朝遣大中大夫张匡前往调解,夜郎王兴等不从。成帝河平二年(前27),汉朝调金城司马牂牁太守陈立杀兴,灭夜郎。 王莽1始建国元年(9年),改夜郎县为同亭县。广顺金竹氏族自立夜郎侯。 东汉光武建武十八年(42年),益州等夷造反,次年,东汉朝廷调牂牁兵镇压。 三国蜀汉时,诸葛武侯封牂牁蛮酋济火为王,今长顺县仍属牂牁郡夜郎县。 晋代永嘉年间,为了平定西南夷郡,又分牂牁郡置平夷、夜郎二郡。今长顺县属夜郎郡广谈县,隶属益州。宋齐因之,梁荒废,陈置武州,治武陵兼属蛮獠,周置费州。 隋开皇元年(581),置牂牁州,领牂牁、宾化两县。大业二年(606)改称牂牁郡。今长顺县属宾化县。 唐武德三年(620),在今长顺县域内设两个羁縻小州1,归都督府管辖。两州为勋州(一作卿州,在今长顺县长寨镇一带)、令州(一作今州,在今广顺镇一带)。境内另有其地归属牂州。 宋代,今长顺县分属乡州、今州一带,归绍庆府管辖。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以今长顺县广顺镇为治所置金竹府,隶属番民总管府。金竹府领十一州、三县、十六长官司。至元三十年,金竹府知府马麟率众头酋入朝进贡,授蛮官赐以玺书,委马麟蛮夷官世代承袭。马麟改金竹为金筑。 明代洪武五年(1372),改金筑府为金筑长官司,属贵州卫。洪武八年(1375),升金竹长官司为金筑安抚司。万历四十年(1612),吏部议复贵州巡抚胡桂芳奏金筑安抚司土舍金大帝改土归流1,设官建治,钦定改金筑安抚司置广顺1州。 清代雍正五年(1727),在今长顺县长寨镇置长寨厅。光绪七年(1881),撤销长寨厅,改为广顺州长寨州判。 民国二年(1912),广顺州改为广顺县,长寨州判改为长寨县。民国三十年(1941),广顺县与长寨县合并,易名长顺县。此后,长顺县名沿用至今。 从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成果分析:长顺属夜郎故地,有理可信 清代道光年间刊印的《广顺州志》记载:“战国时,广顺为夜郎国。”曾任清嘉庆时翰林院庶吉士的莫与俦认为:“汉夜郎县,即今安顺府及贵阳府之西南境。”广顺正处于安顺南、贵阳西的区域范围内。 清代学者郑珍1在《牂牁十六县问答》中指出:“今贵州安顺一府及贵阳府之长寨厅、定番、广顺二州贵筑一县,则皆夜郎县地也。” 清代学者莫友芝1在《黔诗纪略》中写道:“汉夜郎县,当今贵阳倚西之贵筑县、定番、广顺两州及安顺一府地也。”郑珍在编纂“天下第一府志”《遵义府志》时考证:“夜郎国都,演变不出今安顺、长顺间。” 当代贵州史学家王燕玉在《贵州史专题考?夜郎沿革考》中认为:“夜郎国都……演变不出今安顺、长顺间。”他还考证出“夜郎国邑夜郎邑,即汉夜郎县所在,……东南延及广顺境。” [img]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img]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