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明卫华 人物档案 叶辛,上海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共和国的同龄人。曾于1969年至1979年在我省修文县农村做插队知青。1979年至1990年在贵州省作家协会工作,历任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社总编等职,是“文革”结束后涌现的知青作家群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1990年调回上海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 8月29日上午9时,我和两位媒介同仁如约走进叶辛下榻的贵州饭店1915号房间。正是朝阳临空清风拂面的时候,漫窗而入的阳光如水银泻地般悄然流淌,给叶辛棱角分明的脸部勾勒出了一个明快而柔和的剪影。没有太多的寒喧。叶辛动作娴熟地为我们一一沏上热茶,是他随身带来的那种包装精巧的“西湖龙井”。他一边沏茶,一边就如话家常般跟我们聊起茶道来。 “你们去西湖,大概少不了要被拉到龙井镇那些砖瓦小院中的制茶人家去——不过我给你们泡的龙井可是正宗的。” 于是,不经意间,我的访谈提纲作了微调,原来排序第五的话题变成了第一个。 记者:叶辛老师,您曾经在《当代贵州》1996年5月号上发表过《回眸贵州话魔芋》一文,文章在明确表达对贵州山水“情有独钟”之余,实际上也较早涉及了贵州如何开发特色产业的问题。如果把它放到当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背景之下,不知您现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叶辛:你们来我先泡茶,本来就是想先从这个话题切入的。这次来贵州参加《纵横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