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遭遇的尴尬,本报热线028-86969110邀你发表见解 在昨日中午的蒙蒙细雨中,7位身着汉服、手提竹篮的网友结伴来到成都春熙路口,邀请路人品尝枇杷。但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枇杷大受欢迎,而他们穿的汉服却让很多市民感到陌生。 考市民大多不识汉服 虽然天空不作美,但网友们仍兴致勃勃。“走,给他们送枇杷去!”刚开始,春熙路口一对外国夫妇就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可当记者问外国女士知道网友们穿着的是什么服装时,她却摇摇头:“这些衣服都很漂亮,但我不认识。” 见有又大又黄的枇杷免费发放,路人纷纷上前索取。“吃了枇杷请回答我一个问题。”网友“妮可”想进行汉服的推广。“是朝鲜族的吗?”一位姓王的先生疑惑地说。“不是,再猜猜?”然后试探性地说,“是日本的和服吧?”“是我们汉民族的衣服啊!汉服!”“妮可”着急地公布正确答案。听罢,王先生笑了笑,尴尬地走开了。 有多少人不认识汉服?为了解市民对中国服饰的知晓程度,记者随机在街头做了一项小调查。结果让人吃惊———在受访的50名市民中,能准确说出网友们穿着的是汉服的,只有两人。其余受访者不是说错朝代,就是说错民族,甚至还有19个人说是韩国、日本的民族服饰。 借枇杷宣扬和谐生活 “龙泉的枇杷可比我穿的汉服名气大啊!”参与此次活动的晓纬笑着说,她所问到的市民中,很多人都知道龙泉枇杷沟的枇杷,但只有很少人知道汉服。 晓纬说,之所以选择用免费派放枇杷的方式来宣传汉服,也是因为龙泉驿区的枇杷将进入最佳品尝时期,到时又将有很多市民前往品尝、休闲。在长出嫩果的桃梨树下,在挂满果实的枇杷林中,大家吃着枇杷、打着麻将、品尝农家饭菜,放下了手头工作,放下了心里的压力。晓纬说,这种情景、这种氛围,正好契合了“汉服迷”们所追求的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切关系。 开热线请发表好见解 在昨天的春熙路上,一位姓贾的先生让汉服迷们感到了安慰。24岁的贾先生是位国学爱好者,当他得知网友们的动机后,一直冒雨跟随在队伍后,并不时拿出手机拍摄。“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他们都有自己国家的服装,可我们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底蕴极其丰厚,我们却没有对代表自己国家的服装给予足够的重视。”贾先生认为,汉服迷们的举动很有意义,不仅宣传了我国传统的服饰,也向大家传授了一些朝代的历史。 为什么这么多的国人竟然不识自己民族的服饰?今起,本报开通热线028-86969110,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新闻资料 汉服是指汉族的民族服装。从黄帝时期到明朝末年,华夏儿女穿的衣服一直就是汉服,汉服的主要特征是衣领呈“y”字形,无扣系带,宽袍大袖。 直到今天,汉服仍被误解为古装。中国人尤其是汉人在选择自己的民族服装时显得十分尴尬。如在2004年的56个民族金花联欢活动中,汉族金花吕晶晶因不知汉民族传统服饰为何物,只能身着西式黑色晚礼服置身于其他55个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中。记者董馨陶颖实习生王婷摄影朱建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