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公祭作用论</strong> <strong> 弘扬文化?增强凝聚力?发展经济?</strong> 新京报:有人认为这种公祭毕竟还是以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传播了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文化更严重的破坏和糟蹋,你怎么看? 王学泰:现在《论语》以及于丹那么火,我觉得很多东西是虚假的,老百姓有多少是真正感兴趣的?无非是有一些白领因为生活紧张而有点兴趣,加上大众传媒鼓吹,好像传统文化真的回归了一样。但实际上我是很怀疑、很悲观的,儒家本身是在往退缩、保守的方向发展。 我们的社会正在转型,应该是往工商社会、公民社会、法制社会转。现代社会总体上是不适合儒家的,儒家讲五伦关系比如君臣父子等等,但工商社会中大量存在的是第六伦关系,就是陌生人关系。对于大量的经济活动,一次性的陌生人关系社会,如何处理这些,儒家是没有考虑的。从这点上讲,儒家的思想尽管有不少精华对现代社会有用,但是着眼于整个社会转型的方向,搞宣传和政策制定者应该有所考虑。 陈明:应该还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吧? 新京报:推崇公祭者的一个观点是大型祭祖可以增强凝聚力,你觉得公祭这种形式对于加强认同有多大作用? 王学泰:很多人说这话都是利益驱使,金钱在说话。凝聚力不是靠政治手段捏合起来的,而是由内心而外发散出来,真正要发展还是要好好地把文化教育搞上去。在公民社会中,现代公民意识有了才能有凝聚力。我认为公祭基本上没什么积极作用。 陈明:因人而异吧———“百姓以为神,君子以为文。”我觉得公祭的积极作用是强化了社会的文化自觉和认同意识,意识形态话语转型的力度也在加大———在向现代靠拢的同时,也向传统回归。 刘五一:我们做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增强凝聚力,从我们请的嘉宾可以看出,包括国民党副主席也来,所以我们更多是从这个层面来策划整个事件。 居易:公祭如果看做一种城市纪念形式,它的存在一来是为了提升一个城市的知名度,二来是为了强化当地居民的归属感。 新京报:公祭目前最大的实际作用还是给经济搭台,帮助地方发展旅游产业和经济。这些活动对地方经济发展能起到多大推动作用? 王学泰:有人认为现在对祭祀不要那么认真了,它有利于吸引眼球。且不说这样违反祭祀的根本规则,另外在现代文明中不同的信仰者是懂得互相尊重的。把事关信仰的祭祀活动当做一种文化手段、把文化当做吸引资本的手段则是对对方信仰的亵渎。这样的“文化”是伪文化,伪文化如何能催生正常的经济呢?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刘五一:有付出就有回报。通过加强对根和祖先以及故里的认同,大家也会产生一些向往。另外就是通过这个活动和外面的交流会更多,也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所以这些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 居易:对于城市形象定位而言,现在的问题是有个性的城市纪念太少了。既然是城市纪念,就应该寻找城市个性而非共性的东西。但在祭祖和文化名人争夺上,大多数城市都太没个性了。 除非像黄帝故里等据说很高级别的公祭,有时候甚至上升到国家层面上,其他一个小城市很难就某位国家文化名人进行纪念,否则它也没有很充分的根据。去年文化部曾给了两个城市端午节的文化遗产纪念归属,一个是纪念伍子胥的苏州,一个是纪念屈原故里的湖南,这个定法有道理,因为他们不一样。但很多城市现在走入误区,以为越是全国意义上的文化名人越有知名度,但反而最后活动做不到位了,孔子、黄帝的纪念都是这样。 其实人物名头太大,本地人也对此没有感觉。越是有个性的东西,越有价值,一个城市,要挖掘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