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3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tigris7479 发表于 2009-9-20 15:3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百年前,英国驻中国首任特使马戛尔尼说:“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 两百年后的今天,一位台湾人愤怒的写道:“(大陆)摒弃的四维八德,培养出了不知廉耻的一代。”这就是“辉煌灿烂的华夏”?这就是“坚强挺拔的汉族脊梁”? 普及英语,***孔家店,接受基督的洗礼,我们疯狂地为自己的传统挖掘坟墓,全然不知历史的幽暗处,有多少前朝的渣滓在窃笑,有多少同胞的冤魂在哭泣。 忘了成祖征大漠横扫蒙古的那份荣耀,却相信“农耕文化的懦弱性。” 忘了国产红夷大炮令倭寇闻风丧胆的那份自豪,却相信“古中国无科学。” 忘了“为官应直谏,为史应直书”的那份尊严,却相信“汉人奴性乃根深蒂固。” 三百年前的满人用他们肮脏的爪牙奸污了我们的传统,现在又在用卑鄙的谎言,把早已消逝的汉文化作为自己丑行的替罪羊。 在相信“清廷明君辈出,疆域辽阔,政策开明,国泰民安”时,为什么不一下生满铁锈的大脑,戳穿这面纸糊的窗户? 康乾“盛世”中人均***P最高的时期,却被明末遗民视作“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的贫困末世。 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 钳聋朝编纂《四库全书》,销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章太炎《哀焚书》第五十八)。当代学者顾关元先生据海宁陈乃乾的记载,则认为所销毁的书籍是《四库全书》总数的十倍。 因此才有了吴晗“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的疾呼。 所谓“盛世”,实则一个尸横遍野、民不聊生,精神窒息、尊严全无的时代。 此时的西方学者可以庆幸地说:“中国不可能强盛,它的衰亡是必然的。” 此时的倭人可以幸灾乐祸地宣称:“华变于夷之态也”。“支那”一词应运而生。 此时的高丽使臣可以自豪地宣布:“今天下中华制度,独存于我国。” 面对持续满清全朝的汉族暴动和起义,面对三百年经久不衰的“反清复明”的口号,面对高丽王国对“大明国崇祯帝”持续百年的秘密祭祀,责其“愚忠”成了殖民者一面薄薄遮羞布,为什么就没有人敢于将其撕去? 听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专制最落后的朝代”时,为什么我们不能耐心翻翻历史,而一定要妄自菲薄地相信? 四百年前,有幸来访的西班牙人这样描述这个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文明: “他们首先是极其清洁,不仅在他们的屋内,也在街上。” “在他们的一切城市中都有医院……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行乞。我们因此问他们原因何在,回答说,每个城市里都有一个大地区,其中有很多给穷人、瞎子、瘸子、老人、无力谋生的人居住的房屋……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始终有充分的大米供应。” “这个国家的男男女女都有很好的体质,匀称而且是漂亮的人,略高……他们对外国人很有礼貌。” “在中国的其他省份,还有制作奇特和优良的炮……他们的炮特别好,我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我看过一些架在船上的这种炮,它制造的比我们的好,更加坚实。” “总之他们不留下一尺未种植的土地,你在全国看不到任何荒地或无收获的地方…… “我们惊奇的看到那些贵人的良好风度,教养和高尚举止,还有他们在询问他们想知道的事情,以及他们答复我们问题时候的认真。” 四百年后的今天,西方学者这样评价这个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的文明: “如果按照人们通常采用的标准,中国在17世纪可以说有过它自己的科学革命。” “此时的中国有独特的教育体系。各类图书十分丰富。中国人富于文明和教养。” 应该澄清的是,鲁迅批判“吃人的历史”实乃批判满清遗毒;五四先烈的文化革命本是要革“辫子文化”的命;真正的汉族文化早在三百年前便戛然而止了。 只有别有用心者正在篡改着先人的用意,以期更完美地埋葬我们的传统。 我们乖巧地继承着只有两百年历史的流氓文化,却以“龙的传人”自诩,不觉得羞耻? 当然,既然继承着无赖气质,又怎么会觉得羞耻。 APEC本可以成为让重新绽放异彩的第一步,却成了满族的民族服装秀,把只有两百年历史的粗俗“唐装”诠释为“汉族传统服饰”。中韩礼仪风采大赛本可以成为“青”之与“蓝”的伟大角逐,最后却成了满洲旗装和现代透明装在的子女面前的一次集体献丑。 中国人不弄清文化阉割与文化融合的区别,硬是要说那是“学习”、“借鉴”、“融合”过来的,正如不知道热情握手与互扇耳光的区别,不明了见义勇为与流窜强奸的区别,愚昧到了可悲的地步。 一旦有人觉醒,想穿上仍然飘逸华美的汉服,想重现真实的历史,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尊严与自豪时,一些人便小丑似地为其一一戴上帽子:“大汉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 、“民 族 分 裂主义”、 “国家安定团结局面的破坏者”,口诛笔伐。 于是,“中国人在背叛伟大的先辈”便出自一个韩国女大学生之口。 “辫子戏”在上演。 屏幕上,珠光宝气的皇上、贝勒、阿哥、格格们,面对着满堂太监和奴才的翘臀和奴才、主子的嚎叫,得意地接受着观众的朝拜。 《某某大帝》、《某某格格》、《某某王朝》、《某某风云》和各种“戏说”乃至“正史”甚至象《金手指》这样的公开为复辟满清的戏可以大张旗鼓的上演,流水线生产般新鲜出炉,重复着散发着腐臭的谎言。 本该澄清这一切的文化精英们,却又一次选择了背叛,争先恐后地凑到镜头前,绞尽脑汁令这些遗毒圆满: “清廷的生产力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史的巅峰。” “清廷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清廷为我国辽阔的疆域奠定了基础。” “清廷为我国近代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甚至拿国务院津贴的特殊贡献奖的专家满畜会眼虫年公然在中央台胡说八道什么:清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朝代、清廷的皇帝比美国总统伟大、清廷的闭关锁国促进了中国的进步等谎言在大众中传播!“闯关东”不再是人类饱受摧残颠沛流离的血泪史,而是“清政府为人口结构调整做出的突出贡献”。《四库全书》不再是史实的篡改者、抹杀者,不再是奴才文化用以立足的根基,而成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被西方人讽刺为猪尾巴的“辫子戏”仍在上演。 《狼图腾》热销全国,为游牧民族的掠夺文化歌功颂德。 伴随着阵阵“翻案风”,岳飞乃“不识时务”,袁崇焕更是死有余辜。高挺的脊梁被斥为“愚忠”。 血腥残忍的破坏与屠杀被从教科书中轻易抹去;“男子上城,女子馈饷”的惨烈抗战也于“正史”上一笔勾销。 一批批纪念馆拔地而起,供奉着洪承畴,尚可喜和吴三桂。 一群群意气风发的专家学者歌舞升平,为汉奸人格、屠夫气质、奴才原则树碑立传。 “辫子戏”的泛滥不再仅仅意味着审美的缺陷,而开始预示着文化的断层,脊梁的夭折。所以说不准哪天,媒体便会爆出“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皇军入关,日本人移民东北,加强了中日民族大融合。” “日语教育乃文化输血,提高了国人的整体素质,给腐朽沉闷的中国文化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细菌部队的研究成果乃中日两国劳动人民共同的科学成就。” 以及“大屠杀及三光政策为我国人口密度的调整,经济结构的刷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鲜花与掌声中,“汪精卫纪念馆”、“溥仪神社”正式对外开放。“皇军入关百年纪念”正式举行。 不可能?我不敢说。 我们除了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已经无所继承了。但这也足以激励我们。 只愿有朝一日,能与众人一道,剪辫束发,身着汉服,向谎言挑战,追寻古老的复兴。

23

主题

10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daisynet 发表于 2009-9-20 20:10:21 | 只看该作者
中山万岁:忘了汉武帝雄霸天下成就世界超级大国的那份荣耀,却相信农耕文化的懦弱性!忘了陈汤令西域各国闻风丧胆的《犯强汉者随远必诛》那份自豪,却相信不强悍!

16

主题

9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medica8468 发表于 2009-9-21 00:43:56 | 只看该作者
我再补充一句:忘了天可汗李世民麾下的大唐铁骑犁庭扫穴单于夜遁万帮来朝的那份勇敢和强悍,却相信汉人是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