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我的词心与整个宇宙相通

2013-01-28 15:56:29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饶宗颐:我的词心与整个宇宙相通

饶宗颐

《文学与神明》书影。

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施议对编纂的《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一书,今年5月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对饶宗颐学艺世界作一概括描述,既展示饶宗颐在史学、文学、经学乃至甲骨学、秦简学、敦煌学诸多领域的独特见解及建树,又呈现饶宗颐于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琴艺诸多方面的风貌及成就。

在饶老即将迎来96岁大寿之时,晶报特撷选施议对与饶宗颐的访谈,让我们增进对这位大师的了解。

以积极态度培养人的精神

施议对:先生曾较为专注地思考词学问题,遍和清真词,尤其是尝试创作形上词。就思想渊源及历史渊源看,帮助悟得这个理,并且达致超越境界的,究竟是佛还是道?

饶宗颐:佛与道都有,特别是还有庄子。思维一步一步深入,是有层次的。一个人,不能光是生活。要不然,就失去“灵”。“灵”就是高级的思维。要静得下,才悟得到。

施议对:看起来,创造形上词,除了借鉴西方哲思以外,主要依据,当还是中国原有的说理诗。

饶宗颐:诗里头比较方便说理。即如日本的俳句,一句话也可以说理。这是精粹的语言。既经过锤炼,也是各种觉悟的体现。

施议对:先生所创三种境界,是否也可用三句话加以体现?“漫芳菲独赏,觅欢何极。”这是第一种境界。表示上下求索,与先生写诗、做学问过程,都可沟通起来。这就是诗人之境界。

饶宗颐:日本人以为,诗人都有孤独感,所以独赏芳菲。同时,正因为孤独,则更加求索(寻觅)。不在孤独里思考、感悟,就创造不出这种境界来。

施议对:还有,“看夕阳西斜,林隙照人更绿”。这是第二种境界。所谓“日愈西下,则其影愈大”,同样包含着做人的准则。即:尽管并非赫赫如中天之日,却仍然有其光辉。这也是很难得的。

饶宗颐:不错。你把握得很好,正是这一用意。所谓更绿,就是更加美好。

施议对:但是,有些人似未必愿意进入这一境界。

饶宗颐:因为他们的精神都向外表露,既经不起孤独寂寞,又不肯让光彩受掩盖;只是注重外面的风光,而不注重内在修养。他们看不见林隙间的“绿”。其实,越想暴露光彩,越是没有光彩。

施议对:第三种境界,同样可用“红蔫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加以体现。乃以为,永远有一个美好明天相等候。因此,没有烦恼,身心康泰。

饶宗颐:这一事实说明,诗词对于培养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性情),其作用是积极的。这也就是所谓“指出向上一路”。

上一篇: 王兴国:我和哲学有个约会

下一篇: 白钢 "掌握语言最多的中国人"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