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杜顺堂”(图)

2015-08-26 22:33:01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图为杜新士和他的“红楼”系列雕刻。

改革开放之后,北京的流动人口中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外国人多了起来。今天的三里屯,外国人喝咖啡喝酒,当年的朝外市场,外国人却是买萝卜买菜,买着买着,他们看到了小贩座下的凳子。那是些古旧的凳子,在小贩们看来,只是凳子,可是,在外国人眼里,这凳子身上还体现出了东方文化的魅力。

“中华老字号”最近在北京开博览会,全国农展馆的5号楼,还没走进去,就能看到“杜顺堂”的匾额悬挂在迎门正中。

在这届博览会里,“杜顺堂”大概是唯一经营古典家具的老字号,所以,位置得天独厚,“杜顺堂”在自己的展位前也设置了玄关,参观者想一窥堂奥的话,先得绕过玄关,这也算是对老派文化的一次体验。

说起“杜顺堂”的名号,也许倾心于中国古典家具的爱好者并不陌生。但我们知道它,则是因为2009年这家老店被列入了第二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项目名称是“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申报单位便是“杜顺堂古典家具厂”。

什么叫“京作”?又是一个问题。“杜顺堂”的传人杜新士负责给我们答疑:“所谓‘京作’,是我们这行当里的一个用于区分地域风格的说法。还有‘苏作’和‘广作’,以苏州和广州两地作为一个代表,比如‘苏作’很精致、‘广作’很洋气。我们‘京作’也有自己的特点,很大气,有宫廷气派,细节上也很讲究。”

56岁的杜新士是“杜顺堂”的第五代传人,虽然是木工世家,他早年却在“和铁打交道”。上世纪70年代刚参加工作,他在电车公司制配厂干铣工、车工的活儿,因为当上了团支书,所以也学会了和人打交道。老杜说,这些经历,对后来自己恢复木工行当、开起自己的家具厂也挺有帮助。

现在的老杜,既潜心研究“京作硬木家具”的窍门,也管理自己的厂子,既当木匠,也当老总,既能谈“居移志”的哲理,也不时流出“杜梨松桑槐,不入阴阳宅”的老话。当然,当谈起那些老话的时候,他更本色。

“杜顺堂”的京作硬木家具,亮点是“古典”。古到什么时候?杜新士的方向是“明清”。说起明清家具,他有许多话可以说。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大部分人结婚有个三合板的组合柜就可以了。像明清那种或者简约、或者华美的旧式家具,基本上没有这个概念。”老杜说,“变化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之后,北京的流动人口中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外国人多了起来。今天的三里屯,外国人喝咖啡喝酒,当年的朝外市场,外国人却是买萝卜买菜,买着买着,他们看到了小贩座下的凳子。那是些古旧的凳子,在小贩们看来,只是凳子,可是,在外国人眼里,这凳子身上还体现出了东方文化的魅力。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旧家具市场自发形成了。

在杜新士的记忆中,有一本书非常重要——王世襄先生在香港出版的《明清家具鉴赏》。因为这之后不久,“许多外国人来,就掏出这本书来,按图索骥了”。

随着明清家具有了市场,也就有了来这个市场下水淘金的人们。杜新士当然是下水比较早的一位。

杜新士最早开始经营,还是以收旧卖旧为主,他在江西、浙江等地收购那些被拆掉的门扇、花板、柁子,有的卖掉,有的留下来加工再出售。

他曾经收到过好东西,曾经有一尊明末清初的郑和木雕像,有东南亚的商人出高价要买,他却舍不得卖。不过这些年,他已经不再卖旧,只利用老材料来加工成各种明清款式的古典家具来销售。

废料是宝。老杜说的很多话里,这句话让我们印象很深。

他所说的“废料”,指的是那些拆掉的老房子中,人家不要的老房柁等老料,多是榆木和樟木。“一方面,我们倡导绿色环保的家具制作,当然用废料是比较环保一些;另一方面,确实这些废料、老料很可贵,我们能得到是幸事。”老杜说,“比如新榆木,也能用,但是不能马上用,要在河里泡上个两三年才行。而老房柁就不用,在人家房梁上呆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之后,这块料表层的水分、树脂都被提取得恰如其分,再用起来,就不易变形。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化腐朽为神奇。”

经营厂子之外,杜新士也有自己的一些追求。比如,他立心要创作两套花板,分别表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故事,每套各240块,人物造型、场景环境都由自己来设计,当然,这种费时费力的活儿并不好干,至今还只是未完成的方案。“《三国》雕了70来块,《红楼》雕了40来块,离目标还远,也许还有个6年时间,就差不多了吧。”在农展馆的展厅里,杜新士展出了这些未完成的系列花板,一幅幅刀工细腻,构图精巧,让人感叹这其中蕴藏着的匠心。

不过,杜新士还是觉得古人的东西更好:“和老辈人比起来,我们的技艺还是差了很多。好东西我见过,曾经见过老艺人根据徐悲鸿收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创作的清代木雕,让我很震撼。他们雕刻的人物真是栩栩如生,服装款式和人的神韵刻画得淋漓尽致;还有些老辈艺人雕刻的花板,我们可以看到,雕刻的那笛子,好像都能拿起来吹,雕刻的鸟儿,你得捂着看,不捂着看,它就飞走了。那种感觉,我们今天很难达到。为什么?因为古人心静。我们今天很浮躁,干活儿主要是为了挣钱,年轻人对这些也没兴趣。手艺上那是差了很远了。”

当然,好消息也不是没有,让老杜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明清风格的古典家具,愿意来看、来买。这是好事啊,说明年轻人不但喜欢时尚,也喜欢明清家具中传递出的中国传统文化。”

不错,有了市场需求,就会有商品提供。只是,在商品和工艺品之间,在工艺品和艺术品之间,还有太多难解的难题。(本报记者 李 林 杨 凯 文/图 )

上一篇: 收藏家孙文雄:国际化的"老北京记忆"

下一篇: 蒋彦:古朴的"大汉"陶艺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