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留一点情感,寄予这施秉革家芦笙会

2015-3-26 12:13| 发布者: yancey| 查看: 724| 评论: 0|原作者: 8551110535

转眼间,寒冷的冬季已悄然远去。这雾茫茫的山野间,开始露出一片风清日朗的胜景。也就是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未曾拥有一份清浅的心境,静心而坐。施秉东南岭上的革家村寨里,又一个传统节日风驰而至了。上遨革家芦笙会 ...


        转眼间,寒冷的冬季已悄然远去。这雾茫茫的山野间,开始露出一片风清日朗的胜景。也就是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未曾拥有一份清浅的心境,静心而坐。施秉东南岭上的革家村寨里,又一个传统节日风驰而至了。上遨革家芦笙会就是一个以革家芦笙为主的节日盛会,我得收拾着那破相机如约而至,找一点感觉,寻一点回味。

        据《贵州通志》载:革家是镇远府的“附廊土著民族,黄平蛮僚”。明代着名学者王守仁于黄平飞云崖撰《月潭寺公馆记》一文中说:“兴隆(黄平)偏桥(施秉)之间,各数千里,行者至是,皆备困饥卒,宜有休息之所,而崖麓故有寺,附岩之戍卒,官吏, 犵与苗夷之种连属而居者,岁时令节,皆于是焉”。《镇远府志》(乾隆志)也曰:“犵兜,镇远、施秉、黄平皆有之。好居高坡,不篱不垣,男子衣类土人,好短衣,偏髻,绣五彩于胸袖间,背负海巴,蚕茧累累如贯珠。”1951年的《中国少数民族简表(补充本)》中,把革家人(当时写为“仡兜”)列为当时我国已承认的54个少数民族之一。书中明确记载:“仡兜族,居贵州省黄平、炉山、施秉、福泉等县,农业经济,操仡兜语,现有人口3000多人。”现在写“革家”,为未识别民族。革家在施秉,主要居住在潕阳河南北两岸的麦子岭、长江路、锅巴庄、地南、地旗、中洞湾、烂洞、岩头上等村寨。人口有三千多。聚居区内多是姓廖、罗、孙、高、李、吴等。清《贵州通志》载:“黔之苗蛮,为类不一。有曰犵、曰佳、曰僮、曰僚……犵者其俗出入,以犵为生,故曰犵”。这可能与罗雀、狩猎有关。革家多为一村一姓,聚族而居。施秉革家汉化比较严重,除部分老人会操点革语外,大多说汉语了(中洞湾是施秉目前还保存革家服饰和语言的村落)。岩头上是这片地域的中心,所以革家芦笙会的地点就选择在这里。

        正月十五是苗族的小年节,汉族的元霄节,而正是革家的芦笙节。天公老是不作美,冷雨淅沥,使人郁闷。去上敖的路虽说是标准的水泥路面,可路太窄狭,车都把路堵塞得老火。三四公里的历程,也只能弃车而行了。濛濛的雾气,把桃花打扮得娇艳欲滴。撑着雨伞的革家姑娘,身着艳丽的盛装,更是加急了脚步,彩云般的从我面前飘然而过。去赶会的人不少,他们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汇集而来。老的提着画眉笼,有的拉着雄头大牛,而有的扛着芦笙。细雨并没阻止人们对赶会的热情。也怪我不注意带伞,相机都淋湿了,镜头在自动对焦之中差点滑不动了。

        芦笙场上已站满了围观的人,来自于不同地方的革家同胞都已在那里舞动身姿了。来自凯里、怀化、贵阳及本地的摄影爱好者已穿梭于人群之中。我自然也不示弱,假意举着烂相机频频摁下快门。革家姑女人的衣冠十分讲究,女性依然是头顶灰白的巾帽配上鲜红色的条饰并在脑后垂着红缨(已婚女换成蓝头帕),显得相当醒目。帽檐在耳朵两边撑开,活像战时的头盔,腰缠围裙,脚打绷带均以红色作装饰,乍一看,活脱脱就是飒爽英姿古代武士“戎装”。也正因为这身“戎装”,所以人们把革家说成是后羿的后人。

        古代记载:“妇女绾髻,束花布,两端披与齐肩,衣盖膝,刺绣于胸袖间”一直传承至今。革女头上戴的红缨帽子制作精美,凡中间插一支银簪的,则是未婚女性——内行人要看懂,不要让自己落入“不识货”的傻瓜。

        在芦笙场上,我们总能看到一种舞姿,几个男青年在前面吹芦笙引路,一群女青年相伴歌舞。如果你是革家的小伙子,你对哪个姑娘中意的话,就在她们舞蹈时有意踩一下姑娘的绣花鞋尖。如果姑娘也喜欢的话,就会在舞蹈时用手敲打踩脚的小伙子肩背,以示同意恋爱,并单独互赠礼物定情。这就是革家的“踩亲舞”。可怜我“廉颇老矣”,尚能年轻,也要去踩一踩那双娇嫩的绣花脚。

        革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个部族,是稻作民族之一,是居住在贵州省黄平、施秉、凯里的土著民族之一。由于地处高山大岭,革家人以大米为主食,特别是喜吃糯米。到了革家寨你不要对他们的酒感到畏惧,他们家待人接客,劝饭重于劝酒。有机会你可以走一走中洞湾革家寨,那里离这芦笙场不到两公里,你可以去那里感受一下劝饭的礼仪。我曾在一家革家受到过高空劝饭的待遇过。你的饭还没有吃尽,饭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来,稳稳的进入了你的埦中。你是客人,盛情难却——非撑着不可。要知道,因为这礼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劝饭,撒米饭过多,显得浪费,曾被当时的乡政府明禁劝饭。那时候生活困难,这种“禁劝”,也是得到革家人赞成的。可如今生活好了,这种习俗恢复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劝饭总比劝酒文明多了。

        芦笙节其实也是恋爱节,那就是革家年轻人谈恋爱的公共场所。你不见到那芦笙场的上方吗?那里已木叶声飞、口哨传情了。姑娘们会很知趣地回到家里,用革家人特有的竹篮准备好两篮饭菜,用特制的蜡染帕盖好,三五成群慢吞吞地走到这游方坡上来。到情坡后,先用方形蜡染桌布铺在干净的石板上或草坪上,揭去装有腊肉的那篮糯米饭的遮盖布,摆上腊肉、酒,取出碗筷,男女青年们便边吃边谈,相互劝饭,劝酒,劝肉,直到一篮糯米饭和大碗腊肉全部吃完,恋人们才依依不舍地分手。你如果是男孩请不要急,你还得到另一篮米饭的馈赠,你可以带回去与家里人分享。不过,你还得要记住,这篮子是要归还的。你得找到另外一个机会把它归还给女孩,那当然不是个空篮子,至少得有二尺五寸蜡染花布回赠女方,当然也还有糖果之类。这年头,你有钱,给银饰、手机或小车也行。现在的女孩很实在,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每一个民族的习俗,都有其自己的文化渊源。上敖革家节日谈恋爱要送一篮米饭源于一个传说的。革家人好“罗雀狩猎”。古时候,有廖氏、罗氏、孙氏等革家族人到此定居于上敖这一带。这里地处大山,森林茂盛,飞禽走兽蛰伏其间。男人因为这一丰富的动物资源,成天打猎狩禽于大山之间。把繁重的农活留给妇女们,荒芜了很多的耕地。女人们觉得,长此下去也就成了问题。为了让男人们回家安心生产劳动,她们煮好了最好的饭菜,邀约着进深山里去给男人们吃,天长日久,这一举动感动了男人们。从此,他们纷纷回家与妇女们同劳动同生产了。妇女们的这一“送温暖”活动,成就了一种特有的婚恋文化。自此,为了得到男人们的爱心,送糯米饭传情也便约定成俗,演绎成了一段段爱情传神故事。

        革家人是个爱好生活的民族,也是一个快乐着的民族。革家人的山歌唱得最好,其底蕴最为深厚。施秉的山歌协会其成员除少数汉族以外,几乎都是革家人。每到节日到来,他们都要放开嗓子唱上几天。革家人喜欢斗牛赛马,也喜欢养鸟斗鸡,它尤如一道道深深的历史烙印,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智慧和毅力,更反映了革家人对美好生活向往。

        说实话,我是施秉人,我对于革家汉化是十分担忧的,生怕着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革家及革家文化消失了。文明是多元的,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文化的存在,那是十分可怕的。但愿我们革家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挖掘、传承和发展。

0一五年三月七日于偏桥古镇

 

作者: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吴安明(笔名 紫夏)

邮箱:wam520sb@163.com

电话:13885549166


晕倒

感动

大哭

惊呆
1

口水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文章精选
广告位招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