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南
相关日志
-
-
分享
黔东南苗族蚕业之“源”
-
8551110535 2015-6-8 10:46
-
屯上村的村长吴清华要去蔡家庄养蚕了,要我去看看。这是屯上村的一块飞地,离屯上有五六公里,可确要过长田村。近年来,因为有点远,加上大多的村民外出打工,有的地都荒芜了。面积比较大,有几十亩之多,一旦没有人耕种,那就成了荒地。于是他就利用这些地种起桑树来,现在叫“带头治富”。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桑园桑树长得十分的茂盛了,可以说是进入盛产期了。 为此,我想到了苗族养蚕。施秉苗族有养蚕的历史,苗族锦衣“欧嘎根希”,以及百褶裙“都堆嘎也包”也都是用丝绒丝线绣、织而成。在以前,一套锦衣,那是苗族姑娘一生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不会做或没有这样的服装,也便成笨拙的姑娘。 《孟子•尽心上》:“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说的是在孟了的时代,只有在五亩的宅院内种上桑树,农妇勤快的养蚕缫丝,才能足够家人穿衣。不过,我想:在那个时代,为是不可能甚至不允许着衣帛的,充其量是供交纳赋税而已。 养蚕,苗话叫“夷给”,苗语写作 Yangx geeb 。虫,叫“给”,蚕虫叫“给阿”,写成苗文就是 geeb ad 。 蚕茧叫“给” geeb Lix 。“阿”,在苗族人的字意就是姑娘、女人等等,因为这种虫子是姑娘或女性喂养的,所以叫“给阿”。 苗族人养蚕起源于何时,历史上没有记载。《战国策》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这是指整个苗蛮集团的活动地域,彭蠡、洞庭就是后世的鄱阳湖、洞庭湖,衡山是《水经注·汝水》中提及的在雉县(今河南南召县南)界的雉衡山,文山地望不详,但可知尧舜禹伐三苗以前,苗蛮集团的居地范凿在洞庭、鄱阳湖之间,北界在伏牛山南麓,包括了整个南阳盆地。 2500 年前的《山海经》上虽有“衡山其上多桑”之说,衡山在洞庭湖之南,当为蛮夷之地,但只能说明那个“蛮夷之地”生长着这种植物,并没有说明已经养蚕。 长沙马王堆的出土文物,其中“素纱禅衣,薄如蝉翼”的丝织品,是否是蛮夷的产物不得而知。因为马王堆墓的主人是利苍夫人。利苍是汉中央派来襄助吴王的“长沙相”。其丝织是汉皇帝赏赐的礼物?或是蛮夷所织?没有考证。 秦昭王(公元前 306 年)使白伐楚,略取蛮方,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郡。苗人在这一带确实十分活跃,但没见到苗人蚕业的记载。 《农桑辑要 . 蚕事起本》:“《汉·食货志》:“嘉谷、布帛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易·系辞》: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疏:黄帝已上,衣鸟兽之皮,其后人多兽少,事或穷乏,故以丝、麻、布、帛而制衣裳,使民得宜也。《通典》:周制,享先蚕。先蚕,天驷也,蚕与马同气。汉制,祭蚕神,曰苑窳羊主反妇人、寓氏公主。北齐,先蚕,祠黄帝轩辕氏,如先农礼。后周,祭先蚕西陵氏……”这些记载好像也与苗族无关。 东观汉记卷十八载曰:“茨充,字子河,宛人也。初举孝廉,之京师,同侣马死,充到前亭,辄舍车持马还相迎,乡里号之曰“一马两车茨子河”……茨充为桂阳(今郴州)太守,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缊着衣,民堕窳,少□履,盛冬皆以火燎。充令属县教民益种桑柘,养蚕桑织履,复令种纻麻,数年之间,人赖其利,衣履温暖。”桂阳为楚国辖地,这是汉典籍上关于苗地养蚕的最早开端。但也不能说是苗族人种桑养蚕的开始。 关于贵州的养蚕,汉史只是乾隆年间的事。《清史稿·列传》称:“在贵州兴蚕桑,为百世之利。时遵义知府陈玉壂,山东历城人,到郡见多檞树,土人取为薪炭。玉壂曰:‘此青莱树也,吾得以富吾民矣。’乃购历城山蚕种,兼以蚕师来,试育五年,而蚕大熟,获茧八百万,自是遵绸之名大著……。”“ 数年蚕业大兴,迄今几百渐推渐广,精益求精,从此遵绸之名竟与吴绫蜀锦争惯于中州。”(见《遵义府志》) 莫友芝更是称赞说:“陈省庵(即陈玉壂)旧守之诒泽远矣!”那指的是山蚕。也就是用槲 (h ú ) 树,即白青岗林放养的那种。 关于苗族养蚕织锦的主要记载有,《后汉书 . 南蛮传》载,苗族先民“绩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遵义府志》:“锦用木棉染成五色织之,质粗有纹采。俗人传武侯征铜仁蛮不下,时蛮儿女患豆疾,多有荡,求武侯,教织此锦,为卧具,立活,故至今名曰武侯锦。”《铜仁府志》:“女苗习耕种,勤纺织,养家蚕,织板丝绢及花布锦,以为业。”《镇远府志》:苗人“女子更劳,日则出作,夜则纺织……以色锦缘袖。”《八寨志》(民国稿):“蚕者邑地只事家蚕,不事山蚕,橡树隨处皆有,无人提倡放养。缫织以其限于地势,资财故也。村民所养之家蚕又不能织锦,只供用线而已。十年至计是所望于热心实业者。”等等。 苗族种桑养蚕,在苗族古歌中有所体现。 剑河版《苗族古歌》在描写美神仰阿莎:“身材苗条像竹子,洁白如清泉,头发像蚕丝,脸儿像鸭蛋,脸色自如雪,眉毛似茶叶,嘴唇圆又圆,眼腈明又亮,手指像竹笋,又白又细嫩,裙脚像菌褶,银梳如仓枋,项圈大又圆,银花闪闪亮,丝裙均又匀,俊俏又美丽。”将头发比如“蚕丝”,丝裙也说明是蚕丝所制。 《苗族大歌》之《仰阿桑》是这样描述她的美丽:“最美仰阿莎,最靓仰阿莎,苗条如桑枝,鬓发象青丝,颜面白又胖。穿着欧给散(蚕丝制作的锦衣),颈饰银项圈,手戴银镯子,裙脚似渔网,腰带马缰状。去旁海跳笙,要涉清水江,过河挽花裙,挽过脚腿上,露出大腿长,健美白晃晃。人见人人爱,盼与她成双,想多想晕头,爱她爱发狂。”这其中也提到她身着锦衣“欧给散”之事。苗族“欧给散”的用料,必须是蚕丝线来制作。 流传于施秉、黄平一带的《开亲歌》也有相关丝线或丝绸的歌载。如歌中给便几做媒人的宝香,其打扮是:“头戴丝绸帽,身穿丝绸袄,脚穿牛皮靴,他做媒去了。”而他的这身丝织品是谷娜(苗文写作 ghaib lix, 译为仙女)用蚕丝来做的。而《开亲歌》之刻道一节中,已将蚕丝线作为聘礼了。也即《刻道》歌棒第七格正面提到“一支蚕丝线( ib fux daib hfod diol )。” 又如《开亲歌》中逼嫁一节,阿便几被逼嫁,让其茶不思饭不进的凄惨的描写:“阿便几姑娘,焦虑把路上,愁闷象鬼样,一脸山猴相,面黄似蚕亮,腰细蚂蚁状,愁得要断肠。”其歌中“似蚕亮”,这是蚕虫的一种生理现象,也就是在蚕虫在要吐丝之前,肚子里的分泌物全都排泄出去,此时的身体是透明的,身体十分软弱,直到吐完丝化成蛹。此诗文说明阿便几身体无力,柔软。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证明在母系氏族时期,苗族人已掌握了养蚕技术。 苗族古歌,苗族开亲歌所反映的是上古时期甚至更早之前的苗族故事,虽说都是口传心授的歌载, 由此,可以肯定地说,新石器时代是中国纺织技术的发端期。由此缘起的纺织技术滋育着当时生活在长江、黄河沿岸的各部族,也滋育了当时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苗族先民。 以上已充分说明,苗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很早的时候,就掌握了种桑养蚕的技术。 二 0 一五年六月七日于偏桥古镇 作者: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邮箱: wam520sb @163.com
-
1420 次阅读|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