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苗族
相关日志
-
-
分享
新寨:藤条做的“寨门”
-
8551110535 2016-3-24 14:37
-
我常转悠于苗寨之间,我对于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都兴趣着,我力求将苗寨最美的面貌展示给外人看,将最传奇的故事说给后人知。不过,我也总是有“挂一漏万”的时候,就比如说我先前介绍的杨柳塘镇的新寨,当我眉飞色舞地讲述给人们讲述两个女人故事的时候,却忘记了那里最美村容寨貌。 新寨自然寨就在杨柳塘镇西北面,隔着一条小溪沟,离杨柳塘镇政府所在地不足五百米。这是一个不大的自然寨,这里有传统的木造瓦房,也有现代砖房互拥着,又有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我去的时候正赶上村里人正在搞什么“新农村”建设,有人正在搭管子,有人正在粉刷墙壁。一个叫巫利的人说,可惜我老了,现在这个社会真好,不上粮,做活路国家还补钱,太平盛世了。我想也是,回想当年,这里的民族英雄巫耶,就是因为要税要粮太多,当时叫“苛政猛于虎”,她不得不带领一伙苗兵举义,当战争结事时,杨柳塘镇已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地步,有好多村寨只好又相聚一个寨,到人口发展之后,又才分居。 村子有一条古竹圆道,竹子都不高,有三百米长,路为石头铺就,据说那是苗族女义军巫耶修的。当时,清军入寨,苗军就在竹园里躲着,按兵不动,当敌人入道之后,巫耶振臂高呼,将敌人围在路中,敌人有进不能出,被消灭在寨子中。这都是传说,没有记载,但据说从此之后,敌人不敢进寨。 沿竹道前行,森林更大,有的大树插云霄,竹林更深,这就是走寨西门之地。我不清楚,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苗寨,居然还分出什么东门西门来。我好是个好奇之人,我不想遗漏这样的景致。果不然,一“西门”就挡在眼前,这是入寨的门吗?几个小孩正在那藤萝上游玩,他们说,这就是“西门”。说实话平生走那么多的苗乡侗寨,这样的寨门我可是第一次见过。这是由一群落古藤条组成的寨门。 寨门是由古老藤本植物组成的。几棵古树两旁对峙,古树有几围之大,中间留出一个通道,这个通道有丈余之阔,可供人通行。而这通道是不好过的,她犹如一道门坎儿。人们要跨过得门坎,得骑着藤条才能过。 藤子很大,大的地方径直 1.2 尺,小的也有三、四寸。而且这些藤条都是卷曲的,将“寨门”巴结得严严实实,如蛇如龙——翻江倒海。当地人这寨门称其为“龙门”。 这“龙门”是哪个时候建起的,又为什么人们不曾去破坏过她呢,当地有传说。话说村子吴氏人家从老寨分居这里之后,因地处较高,又有浓密的树荫,人们不见其寨。明时,杨氏土司入长田商事,只知有长田之寨,而不知有新寨。当把民事商量之后,土司见对门坡有炊烟升起,就问当地人,何以有炊烟?当地说,那密林里有人家。土司寻烟而去,果见有人家,于是取名“新寨”。苗寨里的土司其实并不那么可恶,他们仅仅是为了“编户齐民”而已。 但“不知有寨”无所谓,可当时的政府可不那么想,凡“守驿道皆由屯民”,所以每个地方除民屯人之外,这些苗民也参与了“守驿”。如何才能避免“守驿”?那时守驿要到新桥(古称‘滥桥’),新寨人很聪明,当土司带领家兵进村寻找守驿人时,他们将寨子装扮得严严实实。不升火,不开寨门,官兵、土司便不知道新寨有人。 一日,居住在这里的族长耇伏,梦境里遇人指点,那人说,我就是你们每天见到的藤老爷——寨门,你们在寨门立土地庙,我会让官兵不知道有寨,人们便不会进寨,你们也就不会被罚去“守驿”了。于是寨老号令村民,都备酒肉,请巫师立了土地庙,并祀奉着。果不其然,每次官兵来人,都冥宴之中——被鬼迷魂似的,不去寨子骚扰。后来,果然不再有人有人去骚扰新寨。于是当地人称“有神保佑”,大家尊藤为神,一直祀奉到现在。 那藤条其实是一种很普通的藤本植物,苗话叫“啦几嘎少”,当地汉语叫“岩豆”,上结果可食用。网上搜索,说“幼枝密被褐色毛。单叶互生 ; 叶片狭矩圆形,长 4 ~ 7 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短柔毛,边全缘,下面密生黑色脓点 ; 叶柄密被毛 ; 托叶早落。聚伞花序小,每 1 聚伞花序隐藏于大苞片内 ; 贝状苞片 2 列,顶端微块,两面被毛,紫色 ; 萼片卵形,在最下面的一片与其他 4 片几等长。荚果,矩圆状椭圆形,褐色,密被毛。花期 4 月。果期 10 ~ 12 月。”性温,味微苦辛。有祛风湿,行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阑尾炎,白带等。 新寨很美,美在她有世界上最美的藤门。 二 0 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
个人分类: 苗疆风光|1133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双井:苗族走亲
-
8551110535 2016-2-19 16:09
-
农历初五,春光似乎明媚着,双井镇把琴村里浪自然寨子的苗族同胞要到临近的凉伞走亲了。里浪去的人不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身着盛装,一路鼓声,一路歌声,浩浩荡荡。而凉伞大寨的苗族同胞更是在跑到双井镇的街头侯着,长长的队伍将大街塞得水泄不通,豪迈奔放,曲调明快的飞歌传到很远的地方,他们和她们都流露出热情洋溢的笑容。 吴旭先生是这支走亲队伍的组织者之一,他说,这次走亲是以“嘿尼”的名义去的。“嘿尼”是苗语,也就是捉鱼。一个寨子跑到另外一个寨子去捉鱼走亲。其实我们去时,并没有见到什么捉鱼活动。吴旭介绍说,里浪村与凉伞村是个“死对头”村,三十年前,因为玩龙灯一事,双方队员在“二龙抢宝”时,发生了矛盾,以至于到了两寨即将械斗,并约定于某日某时“宣战”。约定的时间到了,双方各几百人汇集在一个叫关土坳的两山之间拉开了战事,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幸得公安部门即时赶到,迅速地避免了这一场械斗。从此两寨之间老死不相往来。都视对方为死敌。三十多年过去了,年轻一代的人抛弃前嫌,都认为有必有走向“和解”,双方都认为: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解不了的结。于是,双方都伸出了友情的手,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进行和解,这种方式就是“嘿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度尽劫波兄弟在 , 相逢一笑泯恩仇。” 今年里浪走把琴,明年把琴同样在这个时候走里浪,双方的族长都要求我们去参加他们的走亲活动。我当然还是要去,因为这样的走亲活动十分有意义,特别是对于这样曾经有过不和的山寨,那一圈一圈的踩鼓舞步,随着鼓点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体现的是一种友爱与和谐,他们交流了情感,增进了友谊,让“走亲”成为一种文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 二 0 一六年二月十五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
1310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构巴仙:是一支苗族的圣山
-
8551110535 2015-12-7 21:38
-
苗族人的“别”、“波”或“巴”都是指的是山、山脊、山梁的意思,所以在黄平施秉一带的苗族村寨,常常出现这样的地名前置。如巴梭,就是杨柳塘。巴煲,就是谷陇。巴翁,就是白堡……如此等等。 构巴仙是杨柳塘镇的一坐山峰,它位于杨柳塘镇东南面两公里处。去巴仙有多条路可上,一条从翁西大坳,一条从板屯,一条从杨柳塘镇经屯上村。那就看你所处的方位便于上山而已。 每年的二月芦笙节前一天,杨柳塘地区的苗族芦笙队都是要先到那里举办祭祀活动,并在那里首先吹奏之后,才下到屯上下面的芦笙场吹奏,这是很久以前约定成俗的“规矩”。 从屯上出发,全是爬坡,坡度很大。先是村落,屯上村后山的森林植被很好,古树环绕其间,百余米高的榉木树参天而耸。这里有一处步道,石头铺就,梯状,自下至上攀爬,有百级之多。据说这步道最早由其杨柳塘吴氏先祖耇漾爵所修,至今已有五百多年了。 走过石级步道,突有指路碑、石凳置于左道,那是供人休憩之用。站于高岗之上,很多苗寨尽收眼底,长田、平磨、杨柳塘、老寨、李堡寨、板屯、岩头等寨历历在目。有炊烟升起,弥漫于山谷间,让村落更显得蒙胧与静谧。火车铁道自右而左将这些村落划为两边,然后消失在西山的尽头。 路还向上升,田园与森林相互照映着。别看山已抬升,而田园里照样有水,微风吹动,闪现出明晃晃的涟波。三月的天春开始萌动,鱼儿仿佛并不感觉到春意,它们还在上年的稻脚边一动不动。田角边上的牛棚确有牛吼叫了。它们是冬日里就来到这里的,它们要利用这一冬的蓄积,把粪便留在这牛棚里,让来年的人们有肥施地。牛棚是这道山梁的风景线,沿着山峦依山而建,用石块砌成,上盖毛草。有这些牛棚积肥,人们就用不着从村子里抬肥上山了。春天来临,人们从牛棚里挑入田地就可以了。 构巴仙是个植被完好的地方,大树不是很多,可能因为海拔的关系吧。不过,有一种树确长得很好,洋洋洒洒,把半匹大山都蔽阴了。这是一种炭薪林,当地人叫“菿哥”,汉名叫红青杠。主要生长在石山和石缝中,外皮粗糙,叶似板栗子叶,果和板栗子差不多但小,呈单个,这里的儿童爱用其做小陀螺玩。青杠树木质沉重坚硬,是最优良柴火,有着“除去青杠无好火,除去娘亲无好亲”的美誉。这种树爱金龟子最爱吃,它们就是寄生在这种树上,挖洞居住并食木。这种虫子营养价值高,我们小的时候常去将它们取出来烧着吃。青杠树是一种重复利用的树种,只要不挖掘老树庄,砍了之后几年又生长成林并可以烧炭了。明时有宋氏,他为偏桥千户宋诚之后,原为屯民,他不想去守屯,跑到这山里来烧炭出售。后宋氏族人以为其为“与苗为舞,有失族格”,于是将其驱逐,并撤去姓氏,不要他姓宋了。此君也义气,既然连姓都不给姓,那就变为苗,与苗族吴姓结为兄弟,从此改为吴姓。其后代均姓吴了。 构巴仙祭祖是有许多仪式的,鼓要一路击着,笙也要一路吹着。巫师走在前面,肩膀扛着刀具和芭茅,口念念有词,撒着米粒,呼天神,唤地鬼。跟着的人浩浩荡荡,默默无言。每行几十步都要停下来,甩打着法卦。人们走走停停,一直至山顶。 从山脚下走到这山脊,人们已汗流浃背。因山高,有春风送以凉意,让人十分解疲。山脊的一个山垭口上,有一块宽大的坪地,有上百亩之阔。长着比较矮小的權木,还有一些厚厚的草甸。人们可以借着草甸平躺在地上,仰望着天空,看云来云往,云卷云舒。或立于颠峰,俯看起伏的山峦,河流的脉动,清数着星点村落。 这是一块圣洁之地,是杨柳塘苗族人心中的圣山。而到这里每年到这里祭祖,已成了千年不变的母题。苗族是个迁徙民族,他自江南而来,每到一地他们都会祖宗的灵魂带着,意在不忘恩背宗,以博取祖宗有德,护佑家族兴旺发达,人丁兴旺。 构巴仙,苗文写作“ ghf bal hveeb ” , “构巴”是山脊,“仙”是鬼或神。合译为“神仙居住的山梁”。杨柳塘人何以将不里划为圣洁之地,并将这里作为举办祭祖或祈雨之地呢?这还得从开山鼻祖耇漾爵( ghel yangf hsob )说起。 雍正年间,贵州东部发生一场苗族与朝庭争取地盘的战争,清政府的军队从清水江逆流而上,沿着巴拉河上绞“九股”,其先祖耇梭家人全灭,余下者均为无父无母之人,清军设卡,凡为男性均在被杀。先祖巫梭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将将其子“耇漾”藏躲开来,她将儿子的生殖器用绳子捆绑,叫儿穿上长裙,盖上其生殖器,过关口时,清军检查,捞开长裙,发现是“女儿”生,因而放过。巫梭带着儿子逃到了清水江的纪遨(平寨),在村民的帮助之下,他到了施秉县的巴梭开垦荒地,靠“娜纠都鹅”(又译成:刀耕火种)生存了下来。之后,他取了“巫漾” ——“漾锁”为妻。漾锁,其实也就是会做旱地的苗族姑娘。于是“巫漾锁耇漾爵”便成为这支苗族的祖先。 为了生存,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苗族人的先祖总是对他们的后代说,你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是要带着狗走,因为狗是苗族的好朋友,有了狗,你可以让他看家护院,有了狗,你可以让它寻找野兽,让人有生活的来源。于是他们走到哪里,必须将它带到哪里。更何况苗族人的种子(苗族人历来认为水稻、小米、高梁、玉米)都是狗带来的。最早的耇漾也按照这样的指点,先居住在构巴仙。他将他的祖先也安排在山上,并立有祖宗之牌位——也就是立有神位。一日,一条狗摞山(也就是追野兽),累了,它从山谷底下回来,见狗身上带着“怖”(浮萍)回来,耇漾很高兴,知道河谷里有水,而且有浮萍——地方表示有肥沃的土地。由狗引导。随来到了山谷底,才发现这里有可让人居住的荒地。之后,他们定居下来。但为了感恩,他将巴仙取为神地,于是“巴仙”之名应运而生。也为了感恩,他每年都是要在举行一些祭祀活动。 巴仙之地,先是祭祖,之后又因为祈雨灵验,又成为这支苗族的圣地,将其劈为“圣山”。 我找不出“圣”的地方在哪里,可从人们凝重神情的背后,我读懂了这支苗族真正的深邃含义。 当地人说,祭祖之事原来每年都举办的,因为当地的苗族因为战争,死的死,逃的逃,这种活无法正常进行。后来,人们因为祈雨之事,才顺便举行罢了。 现在的巴仙祭祀同样是凝重的。他们会将这地方划出一块洁净之地出来。用“嘙”——一种用五彩纸剪好,卷一匹匹竹块之上,两头插地,加上一些小纸人,画出圈儿来,再在中央立有杉木,上挂鸡头与鸡翅,白纸带——祭祀的圣洁之地完成。 巫师是通天通地的人,他能与鬼神对话,与万物谈情,与天地交流。借用着他的巫术,祭祀天地和神灵。巫师有助手,他们张罗着神界用品,时而鸣锣,时而呼啸,尽“情”时还流着泪水……一切的一切总是在那么的怪诞和离奇怪。 我们无法解读这些事,也无法知道其中真正的含义。你能看到的是那样一种神情,读懂只能是他们对天对地对这个民族的虔诚。 当参与的人们仰望着天空,面对着东方,呼唤的时候,祭祀才了结。他们是渴望东方?他们是想回归故里?他们是期盼着新生?他们是祈祷着未来……我们无法知晓。 祭祀结束,这些人们便欢呼雀跃,随着芦笙的音律,随着那铜鼓空鸣绕场而转,绕场而歌。天,也许在聆听,地也许在颤悠。我从来都是认为这个民族是快乐着,在那旋转着的芦笙场里,你看不到他们有一丝的忧伤。这是一个快乐着的民族,现在依然。 巴仙的祭祀活动在晚霞中结束,明是天将他们还要举行更大的集会,这个集会也就是施秉县巴梭芦笙会。 二 0 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 紫夏) 邮箱: wam520sb @163.com
-
1186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震撼心灵的丹寨苗族“祭尤”
-
8551110535 2015-12-7 21:38
-
参加好贵州省社科联年会之后,好友王宏良先生**来了,说是要我去丹寨县的洋颂看看,因为那里正在举办“祭尤”活动,是个难得的机会。并叮嘱说相机可千万有电唷。说实,关于“祭尤”活动,我确实没有参加过,能有这样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丹寨县洋颂位于丹寨县东北面,离县城九公里远。车从金钟开发区大道向东行走,在一个转弯的路口则折北而去,路变成了乡村道。一路可见的是:几处丘陵,几岭的丛林,还有星点的村落和田园美景。此时,车突然下行,转了几个大大的急湾之后,洋颂村就在一汪秋水的尽头。芦笙和芒筒的声腔混杂着响彻于山谷间。洋颂的村民们均已穿着盛装,他们和她们正在村口的寨门迎接前来参加祭尤活动的人们。我听过芦笙的吹奏,但没有听过芒筒的吹奏。当芒筒与芦笙一同吹奏时,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这些混杂着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悠扬,似高山流水,如流泻轻盈,宛如天籁之音飘逸而灵动。 寨门是一座木楼,大木制作的,八柱立起,楼檐翘角上翻,如大鹏展翼欲飞状。配以对联,书法极具龙飞凤舞之态。横联上书着“蚩尤后代欢迎你!”蚩尤,苗族的远祖,苗族人叫他“耇尤”。蚩尤是上古时代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上古时期,苗族的这位先祖曾与炎帝大战黄河流域一带,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被炎帝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侧流注阪泉”。又引《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故涿鹿在今河北涿鹿县。我们的这位老祖宗,曾是中原的主人,中原才是他的故土。他们后代何以跑到这蕞尔之地的大西南来呢? 也许他带着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下战败而走散,蚩尤已不知道“三苗”之后的事。更不知道他的后代自北而南、自东而西行走了。 5000 多年了,他的灵魂还在故土里游荡。他不知道他的后代还传唱着古歌 —— 那些关于他传奇的故事。他不知道他的后代至今天还保留了大量与他相关的村名、山沟、溪水……还专门为他设立了祭祀坛,每年都在祭拜着。 洋颂村前有蛇形小溪,溪水潺潺流动着,跨过田园,绕过竹垄,一直伸向远方的山峦。溪畔有瓦楞长亭,围栏处是美人靠。洋颂人很聪明,这里的刺绣能手们早早就将自己的刺绣产品展示出来,把长亭装扮花枝招展。锦衣、花布、手织围腰、绣片应有尽有,让人“见其扬翚振彩,倏来倏往,目不暇给。”主人与客人交头接耳讨价还价,双方都流露出满足和自信。 祭尤坛位于村子中间的一个小山岗之上,中心有祭坛,靠东面还建有“ 蚩尤祠” ,四周有古树环绕着。祭坛用青石块砌成,长方形,高约一米,面积约有七平方米,正面的石级上。蚩尤祠古朴大方,气势磅礴。祠门用黄色布缦依门而挂,祠堂内空高约三米,二十多平方米的空间内置有塑蚩尤神像。在古代文献的记载中,蚩尤的形象是非常复杂和紊乱的。如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 遂禽杀蚩尤。”而据《龙鱼河图》记载:“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二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马戟人驽,威振天下。”武天国作《神仙》这样描述:“牛头、牛足、人身、四眼、六臂,耳鬓能倒立,似一柄尖利的剑戟,头上还长着又长又硬的角,用来斗人,有万夫莫挡之力。”或许苗族人是为了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眼前的蚩尤神像也有牛角头结,胸挂半月饰件,右握斧子,左托方塔,平目远视,其高大神圣栩栩如生。这是黔东南唯一的一座蚩尤祠了。蚩尤神像前架子上放着木鼓和香坛。“鼓”是祖先神灵的象征,《苗族古歌》载云:蝴蝶妈妈是枫树生出来的,所以苗族崇拜枫树。既然祖宗的老家在枫树心里,用枫树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苗族最高的神是祖先,是生命始祖枫树和蝴蝶妈妈。鼓藏节就是祭祀神枫树和蝴蝶妈妈。蚩尤既然是远古时候苗族先祖,他的灵魂自然也住在鼓里,苗族人走到哪里就必须把他带到哪里,所以凡先祖的寺祠自然也放有“灵魂”的鼓。 蚩尤,苗族人叫他“耇尤”。据“祭尤节”“非遗”传承人龙永超介绍说,在很久远的古代,洋颂、腊尧等地苗族先祖叫“耇尤”,他居住在黄泱泱的河畔,他们有九族八十一兄弟,后因与“丢”发生战争,耇尤被杀,九族八十一兄弟走散,其中有一族人把“耇尤”的灵魂放到鼓里,并带着这面鼓溯江而西不停地迁徙,最后来到了黔东南,来到了丹寨。洋颂和腊尧成了他们最后的家园,世代繁衍生息,成为今天的“耇尤”后裔。而这一带的苗族仍然有“魂归故里”的习俗,每当有人去世,他的灵魂将由巫师颂“引路词”,把他的灵魂送回故里——东方或浑水故地。“蚩尤”一语来源于汉语,我们不知道这“蚩尤”是不是苗族语言中的“耇尤”,如果是,那么黄河中下游可能就是苗族人的祖居地。“蚩尤”可能就是“耇尤”,而洋颂苗族也就可能是蚩尤的后裔。 徐杰舜著的《中国民族史新编》中有记述:“据传说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一说其酋长是蚩尤。并传说他有兄弟 81 人,即 81 个氏族酋长”。洋颂的“祭尤”能说与蚩尤部落没有渊源关系吗? 龙永超年纪不大,他头缠头巾,身着长袍马褂,一派巫师的行头。别看他如此的年轻,可他谙熟着令人难以读懂的祭祀辞令,是他挑起了“祭尤”的重担,成了国家认可的“非遗”传承人。祭祀的头人有三位,除龙永超外,还有两名助手,他们都是祭祀的主角。 一切祭祀用品均准备完毕,有鱼、糍粑、酒坛、菜叶、米扇、法器、香纸等等都放到了祭坛之上。 祭祀开始了。芦笙队和芒筒队分队排列两旁。先是吹芦笙的八个男人吹响了芦笙,接着是十二位女芒筒手也奏鸣了芒筒音。香纸、蜡烛都分别点燃,龙永超走上了祭坛。他面向着神圣的祭尤祠,严肃的目光里闪烁智慧,也隐喻着对古人的虔诚。他手提着米扇, 念诵祭词。时不时抛散着米粒——米粒是给先人开启的路。诵词里你能隐约地知道他在呼唤着先祖,呼唤着来自东方尤神的名字,他是在与神灵对话。所诵之经词时而低沉,时而高亢。两位助手有条不紊地操持着祭品和卦爻。“新火”是带路的明灯,“新火”点燃,意味着祭祀进入了最高境界。当诵经告一段落,就要给酒碗里盛酒。 芦笙和芒筒还是不间断的吹奏。 巫师念诵祭词有几十分钟的时间。为了表示先祖与活着人同在,其间要供尤神饮洒八次多,此间参加祭祀的人也饮酒八次。占竹卦也有讲究,当竹卦于地,能见到左扑右翻方即为“吉祥”, 也算得上得到耇尤“赐福”。 祭词念毕, 芦笙和芒筒也停止了吹奏。这些人都在祭坛周围候着,意思是耇尤已送回故里,人们要与先祖同乐,他们要将祭品分给大家食用。此时的助手拿起了刀子,把那些祭物分成小块, 分发给在场人共享。吃完这些祭物之后,所有的村民都纷纷给祖先蚩尤上香,以求多福。 洋颂“祭尤”起源于何时,谁也说不清楚,他们都是说从古时候到现在一直都是这样进行的。这种公祭活动曾在“文革”期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中断了十年,但在他们自家里,还是悄悄的举行。“祭尤”选择在农历十月的第二个丑日(牛日),那是先辈们定的规矩,因那一天是“耇尤”的安葬之日。 余未人认为,蚩尤领导下的东夷部族有过灿烂的文化创造,应该也视为中华人文初祖。事实上,河北涿鹿建设了中华文化三祖堂,祭祀的正是黄帝、炎帝和蚩尤,这承认蚩尤也是中华人文始祖。有报道说韩国人自称是蚩尤子孙,对蚩尤文化资源得研究与利用十分重视。而我们的洋颂苗族人世代不忘祭尤,可见“祭尤”在苗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崇高。洋颂祭尤其活动独特而传统,具有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心理学、宗教学、苗族文化等研究价值。有人建议:“挖掘保护蚩尤文化,打造蚩尤文化品牌”,我认为苗族人的这种文化现象是与生俱来的,还需要“打造”吗?我认为:不能把这种与生俱来的文化现象粘上铜臭的气味。不能让先祖对他们的后裔感到失望和沮丧。 离开祭坛,我深思着:祖宗有德,活着的人不能背祖忘宗,祭祀先祖不是为炫耀,而是希望后人传承先祖精神。 二 0 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紫夏) 邮箱: wam520sb@163.com
-
1074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苗族:中秋的故事
-
8551110535 2015-9-28 10:42
-
中秋到了,免不了有文人墨客要写出好多好多的诗文出来,古代一样,现代亦然。或对秋月有几多的感慨,或对秋雨有几多的愁情。而作为平头百姓的我们没有什么可说的,几个圆饼,一堞小菜,三柱香一帖纸在香坛上供着,新人和旧人在一张桌了喝酒吃菜,也就叫团圆了。 关于中秋的月亮,小时候听老人们说,中秋这天,月亮很圆,月亮出来时,小孩子不要用手指着它,否则半夜月亮会跑到房间里来割耳朵。于是大家只是看着,而不用手来指它。这事好像确有其事,我大姨爹家的长生就不听话,那天他居然用手指了月亮,早上起,后耳朵根还真有个柔柔的伤口,没流血,只出淡淡的水,几天就好了。于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确信月亮真的会割人耳朵的。 在汉族的故事里,他们说月亮上有月亮神,要想得到月亮神的保佑,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祭月、拜月、赏月。有的地方拜月亮神还很隆重,晚上将桌子搬在屋外朝着月亮的方向,桌上供奉各种时鲜水果,点起香,拉着调儿念念有词地唱起了拜月歌。 苗族好像也有有这样的神。流传于黄平施秉这一带的《苗族古歌》(神词)里就说这月亮神就有“七位管日月神”、“九位管日月神”、“十二位管日月神”等等。“七位管日月神”中就有七位管日的姑娘,七位管月的少妇。她们都居住在日出村和月出寨。而这些鬼大多是坏鬼,她们或作弄妇女血崩,或作弄妇女肚痛的,或作弄妇女生小孩养不大的。这些鬼是恶鬼,是坏鬼。不过,只要经过巫师的努力,先祭拜她们,让她们有吃的,然后叫她们回到月亮寨去,她们便成了好鬼了。我的老辈子吴玉庭是个巫师,我曾问他,为什么现在太阳鬼和月亮鬼都少了?他回答:现在飞机多了,她们下来作鬼不方便,怕撞到飞机和火箭——一种调侃。我想,可能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鬼来到人间只要乘火箭到地球来找吃的,几分钟又可以飞回月亮上去了,她们在每天在月亮上过神仙般的生活,没有必要再去作弄人间了。 月亮上有神,这是母亲说的,月亮上的神叫“耇耶”,苗语写作“ gaol vaib ”,也有人叫他为“姜央”,也就是聪明神,因为过于聪明,因此人们将他葬在月亮之上。耇耶和耇呼都是从“妈榜妹榴”的十二个蛋里孵化出来的,所以是弟兄。又说耇耶是人类的始祖,而耇呼则是神。耇耶和耇呼是亲弟兄,耇呼是哥,耇耶是弟。一个霸道,一个聪明,就是因为脾气合不来,分了家。耇呼仗着自己是哥,天上地下的好田好土他全要了,只分给耇耶一条老狗。牛可以犁地,而狗是不可犁田。耇耶有耇耶的主意,他弄了好多的糍粑,在狗的身上把犁铧套上,将米粑往前一丢,狗寻食,一跑接着就把犁铧带走了,这样就可以得一铧,这样来回多次,田可以犁了一大半。可到了没有米粑的时候,狗不干了,田犁不成了。他想,还是去找大哥,要他的牛来犁,雷公当然不同意,就有意出难题给耇耶。他楞眉鼓眼地对先耶说:“你要牛也可以,不过我们两个来比比本事,哪个本事大牛就归哪个。”耇耶同意了。耇耶是小的,雷公先要耇耶出难题。耇耶想了想,就说哪个能用脚跺得动通天桥,哪个就赢。雷公先跺,一点也不动。耇耶有耇耶的办法,他先捉了一只鸟放在身上,轮到他跺时,他把鸟捏得“叽叽”的叫,好似桥要断一样,雷公以为桥要断,只好叫停。 一计不成又生第二计,这次由雷公出题了。雷公说,我的牛你犁不了,牛只能由我犁,你犁了牛就不走了。耇耶是小的硬说自己能行,只要给牛就行。雷公无奈,只好答应了。但必须三天还牛。耇耶也同意,他想,既然只给我三天,何不把它杀吃了,大家穷得个干净。于是他带着一帮人,把牛杀吃了。可如何应付雷公?他想了想,干脆就把牛尾巴插到烂泥田里去,就说牛进了泥潭起不来了。如此之后他飞快跑到雷公那里汇报,说牛进泥潭起不来了,要他去拉。雷公半信半疑,到田边一看,确实只剩下尾巴了。雷公组织大家去拉,绳子套在牛尾巴上,大家一用力,跌得个狗吃屎。耇耶说:哥牛下得太深,只拉出个尾巴来,没有办法。雷公知道这是耇耶把牛杀吃了。雷公气虎虎地说:“哼,别个借牛来犁田,你借牛来杀吃,三天之后,我不来劈你天都不答应。”说完,怒气冲冲地走了。 这时雷公想整死耇耶了。雷公回到天上,这次他放水七天七夜,眨眼人间山坡滚水,平地起浪,淹没了田地,卷走了房屋,直涨到天水相连,一望无边,他才关了天河,断了雨脚。第八天早晨,雷公老是担心着这耇耶不死,就打发鸭子去天庭边看看。鸭听到吩咐,南天门上一看,只见耇耶坐在一只葫芦上趬起二郎腿,葫芦在浪头一漂一漂的,嘴巴上还刁起一个烟杆,飞云吐雾。赶紧回来跟雷公讲。雷公硬说鸭子在扯谎,顺手把鸭嘴巴一摁,把嘴都压扁了。直到现在鸭子的嘴巴还是扁的。 雷公又叫公鸡去看看。鸡不会凫水,只得慌慌忙忙地在天庭门打一望着就回来了。回来就对雷公说:天底下一片汪洋,耇耶早死了。雷公就喜欢奉承,觉得鸡很懂事,就用手不断的给鸡不断的抺嘴,鸡从此就尖了起来,直到现在。 耇耶是活了,他叫狗从雷公那里偷得了粮食,又在一个叫做“嘎断萨”的地方,开起了生活。可这耇耶不那么听话,仍旧好吃懒做的样子。有一天,他给他母亲说,我去菜园子打猪菜,你来背回去。这家伙聪明过度,连自家的母亲也不放过,他把猪菜打好之后,自己躲在菜篓子里,上面盖着猪菜,母亲去背猪菜时,连同他一起背了回来。 又有一天,八十八弟兄都要去挖土,他也去了。可他制作了好多稻草人,在山的顶了挖土,其他人见了,以为他在组织人挖地,也努力的去挖土。可后来才知道,他根本就没有挖出地来。大家想:耇耶是这样,太不公道,干脆把他杀了。他的母亲也觉得耇耶太不孝道,也应该杀了。可怎么样才杀呢?因为他太狡猾了。雷公出了点子,说是月亮上有树,叫他去砍,然后顺便把他杀死在月亮上。 那时候上天比较容易,去月亮砍树没有人管他,他就觉得更自由了。耇耶当然愿意。耇耶到了月亮之后,树子很多,他砍第一棵树就遇到麻烦,每砍一斧,斧口马上又生出木来补上,一棵树也砍不倒过。他问母亲,母亲回答:别人砍树都是要用颈部往斧口塞上,那斧口就不长出来了。聪明一事糊涂一时,耇耶照办。当他把颈子往斧口上一塞,树倒下了,他被卡死在桂花树脚。现在你所看到的月亮确实有一棵树,树脚下耇耶就上卡死在那里。留得个“耶不是好人,埋在月亮寨,天上人间都看到,没有孝道就没有好下场”这样的古训。 苗族人对于中秋,并非赏月,而是说人要孝道,否则就象耇耶那样,被卡死在月亮之上。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汉语里说“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苗族关于孝也可能起于远古时代了。 二 0 一五年九月二十七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 紫夏) 邮箱: Wam520sb@163.com
-
2315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杨柳塘苗族“不落夫家”习俗
-
8551110535 2015-9-26 11:20
-
“不落夫家”,也叫“坐娘家”,这是杨柳塘苗族婚姻形态中的共存现象。“不落夫家”是指女子结婚后,经过短暂的十三天婚期,即返回娘家长住,经二、三年的来来往往,经夫妻多次接触已怀上小孩后才到男家定居。“不落夫家”的习俗,就是正式结婚之后,新娘在男家逗留时间通常为 13 天,可谓短暂的婚期。村寨约定俗成,新婚夫妇不得在婚期内同房。婚期要由男人家的一位小姑娘陪同起居。新娘回门后,即开始了她的“坐家”的新妇生活,这—段时间可能是两三年,也可能是四、五年,个别的甚至更长。通常“坐家”的时间维持在 3 、 5 年并有了小孩后才结束者居多。 一般情况下,返回夫家的新妇遵循“非请不到”的原则。苗族的做法通常是在新妇回门后的几个月或半年内,到季节性生产劳动时,由新郎家人或是委托他人去请新娘,新妇被接回后,帮助做些家务,小住三、五天或稍长。苗族请回新妇的说法都是“接媳妇来家纺线”、“接媳妇来家栽秧”、“接媳妇来家吃李子”、“接媳妇来过节”、“接媳妇来帮忙”凡此等等,理由可以很多,那就得看公公婆婆如何找了。时间可不能乱定,要知趣,必须理由要充分,比如二月捶田坎、三月踩秧青、四月栽秧苗、五月薅秧草、八月打谷,都是传统的接新妇时间。其实,接新妇帮忙不过是一种借口,新妇到夫家并不参加下田插秧,更不承担诸如挑粪等重体力劳动,以免弄脏新裙。逢年过节也是接新妇的传统时间,不过,有的地方规定新妇第一年不能去夫家过年,有的则到第三年才开禁。 接时,一般是老人,如亲公或亲婆(因为这里的苗族媳妇对男人家的父母不称为父亲或母亲,而是按其下一代小孩对公婆的称呼),去时都要备礼,礼物一般是比较简单,糖果之类的,原来有砖糖或兰花根,现在可以用饮料代替。媳妇接回来之后,此时可以和丈夫同居了。每次来夫家居住时间长短也不同,短则一两天,长则半个月。新媳妇来“坐家”期间,不改变装束,和未嫁前一样参加家里的农业生产及家务劳动。“坐家”媳妇不好当,第一件事就是每天早晨得必须起得很早去挑水,然后才是打菜洗菜、煮饭之类的。挑水要会问话,遇到去挑水的人必须先打招呼,是老喊老是小喊小,哪怕喊错了辈份别人也不怪你,因为你是新媳妇嘛。 苗族人送媳妇回娘家要备大礼,根据季节的不同,其礼数也有异,比如挑糍粑、棕粑等等,春夏之间的插秧、端午或六、七月份是棕子,其他月份是糍粑。媳妇的盛装衣服要挑来挑去,姑娘到哪里得挑到哪里。女方家也不是白吃,他们还得请起族人,准备 宴席,三天三夜作陪,又是唱歌,又是搳拳,其费用也不简单,其实正如汉族说的一样,“不开亲是两家,开亲了就是一家。”这其实是交流情感,增加两家之间友谊的一种方式而已。 做新媳妇也不好当,最关键是“资格”问题。尽管老人,主要是婆婆,她肯定叫你不做,但你得事事“抢”着干。而且婆婆要干,你哪怕干累了,你也得假装叫婆婆不要做。这就是苗族的习俗,也是一种文化具体体现。 姑娘到婆婆家,活路要帮着做,平常一有空,雕花绣朵——刺绣或织锦等等,是必须要努力的去做。给自己做,给还没生出来的小孩做,那是必须的。苗族人认为,你这样做了,别人很敬佩,比如“你家的媳妇真勤快!”媳妇有满足感,婆婆有自豪感。家里面或邻里争论什么事情,新媳妇不要参与,别人要问你的观点,你可以笑而不答,别人说你修养好,有内涵。 兄外,新婚媳妇也还有很多的“权利”,如同未嫁时一样,比如上游方场“游方”,也可以谈恋爱,但绝对不能有越轨行为,也就是不能玩“真”的,家庭和社会舆论都不能有所非议。当然,男方也不例外地享有同等的社交自由。 苗族姑娘很聪明,为了使这当姑娘的时间长一点,又出于害羞心里,她们都千方百计避免与自己男人有性接触,以求得在娘家“坐家”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就是三年五年不怀孕,别人也不会笑话。 关于“不落夫家”的习俗,我们也可以从人类学民族学上加以解读。根据苗族开亲歌词里的表述认为,由于受“舅权”制度的影响,曾经的“一河八百簖,一方八百村,八百个火坑,八百人一村”,则因为“聘礼的繁重,亲事办不起,笙沉六百对,叶沉六百张,人不玩老了,饭不吃也光,阳雀哭水涨,杜鹃哭秧长……游方场荒芜,误妹三十岁,误哥四十春。”后又经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来决议:“舅爷让银子,舅娘让花布,汉人让骡马,众人让鸡鸭,让去了光光,青年才成双,老人才得亲。”聘礼一直让到“生米代白银,茶叶代骡马,以蛋代鸡鸭,以糖代水牛,丝线代绣布,样样有代替,请‘亲’进了屋,大家才得亲。”我们无法知道“沉亲”是哪一个时代,然而,关于苗族婚姻自主的抗争是艰辛的,因为“刻道”的礼单,人们经过了三次的“沉亲”,三次的“出亲”,最后才搭成自由的恋爱和婚配。而姑娘婚嫁了之后,她们还努力着某种程度的自由,其“不落夫家”也是一种自由的表现。 我们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度里,我们总觉得苗族人在这方面在很早之前似乎做得比较好,也比较彻底。汉中婚姻自由则是在解放之后的事情,苗族则比汉族早了几千年的历史。而又因为很多度的“游方场”的邂逅,感情基础则比较牢固,因而苗族社会里几乎没有休妻、离婚的概念。在当代,我们所见到的苗族也有离婚的例子,虽然比较少,但多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本身的苗族无关。 苗族社会男女比较平等,过去是这样,现在亦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苗族的“恋爱和婚姻是自由的”结论。 二 0 一五年九月二十六日于偏大桥古镇 作者: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 紫夏)
-
1149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冯玉祥将军与施秉苗族
-
8551110535 2015-7-31 20:16
-
冯玉祥将军 1949 年 9 月,在冯玉祥遇难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平隆重举行追悼会。毛泽东送了挽联,周恩来致悼词,高度评价了冯玉祥为实现民主的新中国所做的努力。 1953 年,根据冯玉祥生前的愿望,将他的遗骨安葬在泰山,安葬仪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题写了挽联,郭沫若题墓壁“冯玉祥先生之墓”;周恩来总理在悼念冯玉祥将军时称:“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 1982 年乌兰夫(次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在冯玉祥诞辰 100 周年纪念大会上评价:“冯玉祥将军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可敬的民主斗士,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 其实,就是这样一位汉族将军确与苗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对于发动中华全民族的全面抗日,以及民族间的平等和团结作了一定的贡献。 冯玉祥,字焕章。原籍安徽省巢县, 1882 年出生在河北省保定附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因家境贫寒,十一岁时,他即在清朝军队挂上了名,随后不久,中途辍学,投身兵营。 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冯玉祥在滦州任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营长,举兵响应,并任义军参谋总长。后因兵败,被递解回籍。辛亥革命后,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领导权,继而阴谋恢复帝制。冯玉祥积极地参加了倒袁的革命运动。 1917 年六、七月间,张勋率兵进紫禁城,演出了一场复辟的丑剧。冯玉祥闻讯,即率领旧部,与其他部队一起,奋起讨伐,攻破北京,驱走了张勋。随后,冯仍任旅长职务。第二年,在武穴,冯玉祥通电全国,反对内战。 1930 年,冯曾与阎锡山等起兵反蒋,没能成功。“九·一八”事变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了抗日同盟军,起用著名抗日将领共产党员吉鸿昌等,给日本侵略者以有力打击。但是,由于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破坏,抗日同盟军孤军奋战,终于失败。 1935 年 4 月被授为陆军一级上将。 12 月以蒋答应实行抗日为条件,在南京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 1938 年 10 月 , 冯玉祥将军在武汉参加由蒋介石主持召开的一次最高国防会议上与汪精卫等人为抗战问题发生了激烈争执 , 会议不欢而散。事后,蒋介石为了息事宁人。有一天,蒋介石对冯玉祥说,希望他到湘、黔、川各省去检阅军队。他同意了,出发之前,他召集随同的廿多位文武官员,规定了几条纪律:“一、不许喝人家的茶;二、不许吃人家的饭;三、不许收人家的礼物;四、不托人家代买东西;五、不介绍人求差事;六、不借人家的钱。”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熟悉贵州的人知道黔道更难,以至于“峰际连天,飞鸟不通”。他在进入贵州的头一天,这种险道就感觉受到了。他在日记里写道:“进了贵州界,有一段汽车路坡度太大,开车的人若是本事稍微差一点,就要出大乱子的。这个路也是‘欲速则不达’,应当按着交通的准则重新改造。坡度太大了,拐弯太急了,一辆车不要紧,一天也不要紧,日子长了,车多了,总要生岔子,害死多少人 ! 这是不可不慎重的事。” 在贵州,冯玉祥看到了很多的地名,如“镇远”、“威远”、“安顺”、“黄平”等等,他认为这些地名都充满了“帝国主义的色彩”,都是皇帝派兵来杀百姓,杀完了之后,起个名字作纪念。民国以后,都应当把它改过来,像“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民权”、“民乐”、“民喜”、“民安”、“民康”……这些名字不好吗 ? 还有些更不好的名字,叫“狗场”、“兔场”,这一定是由于卖狗、卖兔子的原因留下来的名字。他“倒不赞成都改得像重庆附近地方什么“小龙坎”、“化龙桥”、“虎溪河”等等唬人的名字。”他的想法是要改为“‘高士乡’、‘忠义场’、‘侠义桥’、‘利他集’这一类的不迷信而又平民化的名字,是最有意思了”。 到了贵州和广西交界处,一路上,冯玉祥看见许多前清时代府官、县官立的一种政令碑,上面写的有“獞人”字样。“僮”(注:现改为“壮”字。)字现在都改成立人,原来是犬字边,这就是轻视僮人的意思。大概是在民国以后,一律平等,就不用那个“犬”字了。这种僮人,跟我们普通汉人全是一样的,一点分别没有,哪看得出来,大家一定是一个祖先。这种政令碑我觉着有保存的价值,那可以证明皇帝时代和民国时代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1938 年 12 月 4 日,冯玉祥视察贵州后致函蒋介石,申述“犬”旁族名,含有歧视之意,“自来由于大汉族主义之错误政策与观念,苗夷同胞,备受汉人歧视,……西南民族名称,如‘獞’、‘猺’、‘狆家’、‘猓猡’、‘犯狫’等,均从‘犬’旁。”约在 1938 年底 1939 年初,中国大众文化社也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部递交呈文,“为我国边疆民族之名称常因‘猺族’、‘獞族’、‘猡猡’等犬旁名词,引起国人之歧视;请予纠正,以免误会”。 因为那时也还没有搞民族识别,一路所见官员们都介绍说这是花苗,那是黑苗,这是生苗,那是熟苗……。在他的印象中,就是“贵州苗族同胞很多,各式各样的。有人说有花苗,好穿花衣服;有的叫白苗,也许是长得白一点;有的叫黑苗,是好穿黑衣服;有的叫熟苗,是指着他会说汉话;有的叫生苗,言其在山里头住着,不会说汉话。”他走近很多的百姓之中打听打听苗族同胞的情形和生活方式。他才从中得知:“汉官不论文武,常常欺压他们,或是诳骗他们,日长月久彼此就不免有些隔膜,由小隔膜变大隔膜,由大隔膜就闹出乱子来了。这就是前些年苗族同胞常常闹民变的根本原因,说来真是一件可耻的事。”他说,为什么我们这些不去办教育呢?政府不办教育,“他们不能读书,自然就不能明理,不能明理,那就容易出岔子。看外国教会上的人,他们在那里立礼拜堂,给他们编一种罗马字母,教他们说话认字,还编出书来给他们读。若是我们能办,一定比他们办得好。可是我们不办,这是不是羞耻的事呢 ? ”他认为苗族妇女的服装比较美,苗族妇女们“用蓝布绣各样的花,都是图案画,精美巧妙,非常好看”。 冯玉祥到了施秉之后,看到的都“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的荒村僻野,苍凉萧条的景象,这给他半心酸来半心寒。“看苗族同胞住的以草房为多,底下是猪和牛,一边或者是上边就是人住的。这样一来,没有好空气,人就容易生病,身体也不容易健康。”作为一个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确实十分关心民生的。 冯玉祥与蒋介石 1938 年冬的某一天,他在县长杜光武的陪同之下,到施秉飞机场,召开群众大会。 施秉飞机场位于施秉城东门外大河坝操场。兴建于 1933 年,时征用民夫 200 余人,次年,县内民夫征至 1000 余人,从邻县镇远,台拱(现台江)各征调 500 人投入扩建, 1933 年,县城遭遇水灾,机场淹没,之后停工。后又为抗战需要,又兴建,整个机场长 820 米,宽 400 米,无任何导航设施,建成后,年内到过 4 架飞机,但从未正式使用。 1939 年六月四日,国民党某航空部队 16 分队的一架飞机进行着陆,误落潕阳河岸边的一大堆沙坑内,严重受撞损。 1944 年 11 月,两架广西飞来的飞机在县城上空盘旋,因寻找不到机场而由西向东迫降,均于魁阁山脚坠毁,遂废。 之前,他了解到施秉的苗族没有盐巴,是因为历代反动政府“杀伐他们的时候,一封锁几个月,不给他们运盐进去,他们吃过这个没有盐的亏,因此愈知盐巴之可珍贵。”于是借着这个机会,冯将军购买了大量的盐以及一些糖,准备送给苗族同胞。他在日记中写中写道“我送了他们每人二三斤盐巴,也送了些糖。” 就在这次动员大会上,冯玉祥先讲了各民族共同抗日的重要性。他的讲话由一个苗语翻译给予翻译,让苗族同胞听懂。除此之外,主要是讲民族团结话题。 关于民族团结方面,他大至说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人类的祖先都是一个。二、不论汉、满、蒙、回、藏、苗、壮、夷,都是一个祖先。三、因为兄弟们多了,分处各地,生活互异,意见不合,就发生了你吃的东西我不吃,你穿的衣服我不穿,你说的话我不说这些风俗习惯上的不同处。四、年头久了,弄得他们老弟兄们的子孙们彼此十分隔阂了,就是这个原因。五、今天我们的国家被日本鬼子欺侮到了极点了,我们大家不团结起来必定都遭灭亡。六、我们从今天起,要有一个新的觉悟,彼此认识,我们是兄弟姊妹,要彼此相爱,彼此相敬。” 紧接着他讲到了“鼻子跟嘴不能闹意见的故事”。他说的那个故事是这样: 有一个人,他的一张嘴说:“我作一个嘴真不容易,既要吃饭,又要喝水,说话也是我,读书也是我,这负着多大的责任。鼻子这个东西,他管些啥事 ? 反倒在我上边,我实在是不能忍受,不掉换掉换是不成的 ! ”鼻子说:“我在这里不但是摆着好看,并且帮助呼吸,哪是香,哪是臭,没有我你们还知道吗 ? 你看那眼睛管啥事 ? 倒摆我上头,我也是忍受不了了,非掉换掉换不可。”眼睛说:“你们这些该死的东西,我替你们看黑看白,看着道路,看着各样的东西,你们反倒说怪话,说我在你们的上边,我从今天就不管事,我看你们怎么办 ? 你们没有看见那耳朵,他在那里只是摆设,你们怎么不说他呢 ? ”耳朵说:“我不光是摆设啊 ! 你们既然不愿意我,从今天起我就不管听了。” 这样一来,七窍全都不动了,几天后这个人快要死了。后来都有了觉悟,说这个人完了,咱们也就完了,我们快悔改吧,也不要争高争低,各尽各人的责任好了。就这样,这个人渐渐康健了,什么工作也能做了。大家精诚团结,马上就都好了,彼此指责,彼此埋怨,马上就坏了。 我们全国同胞在日本鬼子进入我们国内的时候,我们只有自己觉悟,你不能离开我,我不能离开你,因为我们是一个祖宗遗留下来的兄弟姊妹同胞。我们亲热起来,彼此相帮,彼此相助,什么样的大灾难,我们都可以闯过去的。 话说完了,又经过苗语的翻译,都很懂得意思,并且说他讲的话很对。苗民们还哈哈大笑,都高兴起来,都喜欢了。这可以说是好多个世纪以来,“朝庭官员”第一次让施秉苗族同胞听到的“乐”的故事。 散会之后,冯将军的随行人员将井盐砍成小砣,发给每个到会的人,大家感激不尽。 施秉是有名的黄果之乡,早在明代就已名声在外,城中农民王国芝有一片桔园,里面黄果结得令人嘴馋。冯将军问及是谁家的,是否能卖点给他们。平民见官,畏畏缩缩,哪敢说要钱?更何况那是中央下来的官员,只管说:“吃嘛,不要钱的,不要钱的。”没等问完话早就跑去摘了一大袋了。冯玉祥当及付给她两块,试想,那时候的国民党官员吃百姓的东西能付钱的吗?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冯玉祥确做到了。事后,冯玉祥买黄果之事传为佳话。 【 注:本文根据《冯玉祥日记》(冯玉祥著)和《冯玉祥在施秉》李良友、郑立铭著)整理而成 】 施秉苗族 二 0 一五年七月三十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邮箱: Wam520sb @163.com
-
1292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苗族“刻道”引起了清华园的关注
-
8551110535 2015-7-10 22:51
-
《刻道》文化博物馆的馆长、施秉苗学会会长潘家相对我说,清华大学有个教授要来施秉,要苗学会的几个付会长前去陪同一下。问他是个什么样的教授,他也说不知道,只知道姓赵,也不知道是男的或是女的,并说随同赵教授的还有一个姓孔的,身份更是一头雾水。接车的那天,我去了,潘会长也带车去了。接车的地方是小面的车站。他的车就是三轮车,已用十年了,锈蚀严重,而且经常加不起电——谁能相信这就是一个曾任过县级干部的专车。而他就是用这部车去接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教授。 话又说回来,不认识人怎么接人?我想:既然是清华的教授,可能是北方人,要相接的人那就看个子、听语言了。在面的小车站,人们散了一沷又一沷,可就是没看到我想象中那种特征的人。临近天擦黑时,才从远处看到一辆小面的开近。果然也如我的想象——两个女士,一大个子,一中等个儿,北方口音,确信我接的人就是她们的。前去攀谈,准确无误。她们一个叫赵丽明,一个叫孔令敏。 接风的地点就是在潘会长馆里,几个小菜,一钵酸菜,这就是我们犒劳清华大学教授的“盛宴”。席间谈到了她们“身世”,原来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最穷的博物馆里,我们接待的教授不是一般的人。她叫赵丽明,女,清华大学主讲教授。出生于 1948 年 10 月,祖籍山东烟台。 1988 年 1 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文系语言教研室主任。 1994 年 2 月 -1994 年 12 月公派到韩国高丽大学任客座教授。 1995 年参加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 NGO 《东方女性与东方女性文化》专题论坛并为第一报告人。同年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1997 年获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社会兼职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训诂学会理事、北京语言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女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她目最大的工作就是:抢救濒临文字,解读文明密码,用自己的亲身行动追溯文明之光。她组建并带领了一个团队,包含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青春年华回报社会,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文明发展的特殊经验和普遍价值,阐述了人类文明不同形态的发展历程。在讲座中,这支“清华军团”向我们展示了他们走进西南,走进横断山脉,走进六江领域,追寻茶马古道、沿着藏黎走廊,去发现,去探讨,去挖掘各族人民留下来的文明遗迹。 她师从于张舜徽、陆宗达, 1988 年 1 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任教清华大学。研究领域涉及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文字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包括方言学、社会语言学)、妇女学等。并课外指导学生 SRT (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即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自 2002 年以来连续获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校院金奖、一二等奖。 主持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的抢救、整理与研究”、“清华大学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化研究中心”。她已出版著作 20 余部(包括合作),主要有:《中国女书合集》( 5 卷本)、《女书用字比较》、《女书与女书文化》、《古代汉语研读》(理工)、《汉字应用与传播》、《中越文化交流与汉字传播》、《中国西南濒危文字图录》、《神奇的刺青——西双版纳文身调查》等。主要论文 80 余篇,主要有:《字位理论探讨—从女书国际编码谈起》、《女书基本字与字源考》、《从出土邯郸合文现象谈起——兼谈文字体制与文字制度》、《从汉字传播看六书层次》、《段学述要》、《清儒说文古音研究》、《〈小学考〉的编撰及其学术史价值》、《坡芽歌书是文字吗》、《康熙字典 对海外的影响——中外文化交通》、《马礼逊与传教士语言学》、《中国西南濒危文字抢救报告》等。 苗族“刻道”即“刻木”,汉语译为《苗族开亲歌》 ,是施秉苗族酒歌的一种,因它的主要内容刻于圆形竹木之上,苗民们持棒而歌,故有此称谓。主要流传于贵州省 施秉、黄平、镇远、凯里等县市 。“刻道”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苗族群体中,至今唯一保留的一种古老的刻木记事符号。它是迄今为止苗族最早的记事实物和该支系最古老的文字工具。 2006 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丽明老师是在一次无意之中,发现了这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她决定亲自跑来看个究竟。作为主研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的人,她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刻道》的发现,已推翻了“苗族没有文字”的结论。她是一部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苗族婚姻叙事长诗,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婚姻法典,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活化石。 为了能亲身体会这种文字的神秘性,第二天,由潘家相会长骑着他的三轮车去施秉三角洲参观了文物展览。一个七十五岁的老者,开着一辆陈旧的老三轮车,并带两位教授在大街上转悠,我萌起一种心酸的感觉,这样大的一个县,难道就找不到一辆可供她们在县城参观的车吗?孔教授说:在基层做民族文化工作确实很辛苦,她们为能有潘会长这种为传统文化奔波而无私奉献的人感到自豪。没有这样的人坚持守护着这方水土的民族文化,那才真正的是“文化沙漠”。在展览室,赵教授十分震撼:《刻道》是苗族古歌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流传最广的酒歌,有一万多行的歌词。它是苗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和演变而形成的,其间吸收了其他民族优秀的民歌精华,形成了苗族诗歌独具的特色和风格。潘会长等人为此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了,并写了大量的研究文章,用图解的形式解读了这部史诗,可是居然县里没有给他们出过一本书,就是要求正式出版一本传承的歌书的机会也没有,这很不正常。她觉得必须尽自己的努力,哪怕借款也要为他们出一本苗族自己喜欢的书,让这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午我们去了平宁村,国家级传承人吴治光已准备了一桌好菜,他要让赵教授们领略一下《刻道》的文化魅力。菜摆了一大长桌,菜都是鸡、鸭、鱼之肉的家常菜。客主对坐,潘会长尊坐中央。先是三杯共饮,接着是轮番敬上。主人客人一杯也不能少。酒过三巡之后就是唱歌。歌唱的就是《刻道》歌,这是苗族《开亲歌》中的精华部分。随着得到大酒碗之间的对饮、交换、劝慰……酒歌也唱到了“旺时”。赵教授也才感觉到:这等复杂古歌,这些苗族同胞居然信手拈来,让她们十分敬佩。而当我们离开的时候,主人同样按苗族的习俗牛角酒酌上,花猫也打上,并唱着“送亲歌”让客人出门。 赵丽明老师不是来看表演的,而是带着一种责任心来关注苗族《刻道》文化的。之后,她们将其纳入清华大学“中国西南濒危文字”课题名单,并决定给予支持和帮助,如出版《刻道》文化图书、光盘等等。 但愿在赵丽明等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之下,苗族的古歌更加能够得到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 二 0 一五年七月十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吴安明(紫夏) 邮箱: wam520sb@163.com 手机: 13378551572
-
1473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潕阳河苗族过端午节的习俗
-
热度 2
8551110535 2015-6-20 23:16
-
端午,是中国民间很传统很普通的一个节日之一。其所谓传说故事,多大同小异。其习俗多是悬艾叶、菖蒲,吃粽子,划龙舟。湖北湖南人说这是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而江南人说这是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节日。清水江苗族则认为那是请龙回来祈雨的节日。在我们西部方言的苗族同胞过端午节,则另有说法。 黔西北 六寨苗族把过端午叫作“遘亿”。遘亿是为纪念蚩尤老在涿鹿同炎黄集团战争被害。苗族由于农历五月五日取胜过一次,这次苗族将“蚩尤旗”插入涿鹿战地,以对蚩尤老的取胜表示纪念。现在我们来谈谈潕阳河畔的苗族又是如何解读这一节日的。 《镇远府志》载:“端午日,为端午节,以箬叶裏糯米为粽,悬艾叶,菖蒲于门前,饮菖蒲、雄黄酒,又浸蒲蒜而饮之,余末及雄黄抹塗小儿面、鼻及手心,谓可避蚊疫,或以荷叶包裏肉类拌糯米蒸而食之。是日,作龙舟戏,结彩两岸,觀者如堵,以祈岁稔。竹枝辞有云:‘鸣锣急响在船头,划桨争行较劣优。独有遊人听不得,翻身直上玉皇楼。’”这里的记录也只是当地汉族人的习俗。而苗族好像不是这样。 传说苗族很多年之前就来到了千旧嘎汪敖(即现施秉城),在这里:西有潕阳河,北有杉木河,南面有小河,三条河流汇集于此,的冲击平原之上。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有水乡泽国之称。他们来自于江南,曾经居住在嘎几呢(洞庭湖),早就知道了如何种植水稻。当苗族人踏上这片土地时,他们就深爱了这片土地,于是他们走到这里也便停留下来。他们在这里开垦荒地,建设家园。苗族古歌《遨塕陇》唱到:“我们的族人,我们逃出来,离开了父母,走散了族人。走过九十道湾,趟过八十八条河。来到千旧嘞,千旧嘎汪敖。三条河来抱,在九座山来归。有田园万担,有耕地入千。这里是故乡,这里有苗寨。筑塘啊锄地,养老的们啊,爱小的们去……河中啊我们捉鱼,岸上啊我们种地。要富象嘎几呢,要富过戛兰地。” 施秉进入中原政府的眼里是在明朝,而当他们进到这里之后,他们只知道偏桥(现县城)之地“四面皆苗穴”。说明苗族最早就在这里居住了。 关于苗族过端午,县城城外小河一带的苗族有这样的传说。传说古代小河一带有户苗族人靠打鱼为生。他有一个儿子能进龙潭捉鱼捞虾,闹得龙潭不可开交。龙王发怒,叫一只乌龟将小孩带进龙庭给龙王做使唤童子去了。出不来了,渔夫很着急,闷闷不乐之中他在岸边入睡了。这时龙王托梦给他,说是你要儿子的话,除非划船来我在龙潭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捉我子孙(鱼虾之类)我才放他出。渔夫大喜,醒来时去村里叫来族人,大家带着酒肉、鸡鸭、粽子等供品,敲锣打鼓乘船,男男女妇前往龙潭祭拜,渔夫的儿子果然被放了出来。从此,每到农历的初五都去争着去给龙王祭拜,龙船就这样划起来了。在一船的情况下,其他地方是没有女人划龙船的,但因小河人是男男女女去唤回小孩的,所以小河的龙船男女都要划,这一习俗一直沿袭下来,并影响了县城的居民,从此之后,施秉县城也才有女人划龙船。 乾隆《镇远府志》之施秉县风俗载:“端阳,……农夫各操舟争勝于跨虹桥下,舟上龙有五色,在前者勝。苗人男吹笙,女旋绕而跳,其音铿然,观者如云。”说明小河苗族人不仅是划龙船,而且还吹芦笙,并“旋绕而跳”。 端午节包粽子,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一般都是方形和三角形。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是视其箬叶而定的。因为其他形状不好包裹。《施秉县志》(民国稿)载:“端阳日……用箬叶裏米,制成多形者,曰羊角粽。长者,曰枕头粽。食之曰解粽。有宴会,必备红苋菜以啖宾。”也就是说,这粽粑包裹的形状有羊角粽和枕头粽,这是视形状来取名的。同时,苗族人在包粽子还有很多种形状,如有大粽子背小粽子的,,还有五个头人形的。 潕阳河的苗族的解读是:那方形的是龙船,那三角形的是螺丝姑娘、大粽子背小粽子的是子孙粽、五角粽子叫健康粽。当然,因寨子不同,说法也各异。 在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螺丝姑娘》的童话,这里的苗族也同样有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小伙,忠厚勤恳,光身未娶。每天做活路回来,自己还得动手做饭。有一日他在一口塘子里摸鱼,可摸了半天,只得到一颗田螺,丢了几回,还是摸到那枚螺丝。也好“一个螺丝三埦汤”,也要了。拿回去放在坛子口上。然后又出去劳作了。可一回来,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放在屋里。门是锁着的,怎么会有这样一桌饭菜。因为这小伙子人品比较好,很得到村里人的关心。他想:可能是村子里的的给做的。吃好之后,他到村子里打听,但谁也没有人承认帮他过。可这事连续几天,都能吃到丰盛的饭菜。自感蹊跷,村人出点子,不仿探过究竟。有一天,他照常说话:今天去犁地去。说完假装离开,瞬息又转回一个隐藏处观望。只听“噗通”一声,那只放在坛子口的螺丝跳将下来,变成一个美艳的姑娘。小伙子惊呆了,原来那颗螺丝居然是个美女。抢步将其抓住:“你为什么跑到我家来?”姑娘莞尔而笑而笑:“是你把我带来的啊,我就是你带来的那个螺丝。我看辛苦干活,所以才帮你煮饭的。”真相大白,小伙子感激涕零。螺丝姑娘微笑着对他说:“如不嫌弃,我就嫁给你吧!”这等好事,那能放过,满口答应了。 成婚后的第二年,他们生了一个胖小子。可是,小伙子在逗乐小孩时,时常说:“当托当托!你妈背个螺丝壳。当拖当拖!你妈是个螺丝妈!”螺丝姑娘觉得太伤感情,趁某天不注意,螺丝姑娘跳进河中去了。父子俩目噔口呆。螺丝姑娘回过头来对儿子说,你要见你妈,你每年的五月初五过端午节的时候,就在河头抛撒粽子,人就出来看你。儿子无奈,每到这一天,儿子总是要把粽子包成螺丝形状,抛撒进河里,螺丝姑娘得到了螺丝状粽子之后,总是带着很多的螺丝上到岸边来。过完初五,又回到河里去了。这一天,螺丝姑娘见到儿子长大了,就对他说:你生儿育女之后,你不要象你父亲那样对不起媳妇,你要在这一天,要带子孙粽子去外婆婆家走走,让他们保佑你子孙繁衍,发财发富。从此之后,每当儿子生儿育女,每到这一天,都是要挑子孙粽子、人形粽子回外婆家去。并带鹅或鸭子去,表示礼物由鹅或鸭带去,送给河里的螺丝姑娘。这也叫做一种儿子对母亲的忏悔吧。 当节日到来之后,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过节,此时他们会挑来粽子、鸡鸭,带着小孩不过节。唱的歌是《遨塕陇》、《回春歌》等,以祈风调雨顺,祝秋收有所收成。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请原作者 见谅 。 二 0 一五年六月十八日于偏桥古镇 作者:贵州省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紫夏) 邮箱: wam520sb@163.com
-
1635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黔东南苗族蚕业之“源”
-
8551110535 2015-6-8 10:46
-
屯上村的村长吴清华要去蔡家庄养蚕了,要我去看看。这是屯上村的一块飞地,离屯上有五六公里,可确要过长田村。近年来,因为有点远,加上大多的村民外出打工,有的地都荒芜了。面积比较大,有几十亩之多,一旦没有人耕种,那就成了荒地。于是他就利用这些地种起桑树来,现在叫“带头治富”。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桑园桑树长得十分的茂盛了,可以说是进入盛产期了。 为此,我想到了苗族养蚕。施秉苗族有养蚕的历史,苗族锦衣“欧嘎根希”,以及百褶裙“都堆嘎也包”也都是用丝绒丝线绣、织而成。在以前,一套锦衣,那是苗族姑娘一生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不会做或没有这样的服装,也便成笨拙的姑娘。 《孟子•尽心上》:“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说的是在孟了的时代,只有在五亩的宅院内种上桑树,农妇勤快的养蚕缫丝,才能足够家人穿衣。不过,我想:在那个时代,为是不可能甚至不允许着衣帛的,充其量是供交纳赋税而已。 养蚕,苗话叫“夷给”,苗语写作 Yangx geeb 。虫,叫“给”,蚕虫叫“给阿”,写成苗文就是 geeb ad 。 蚕茧叫“给” geeb Lix 。“阿”,在苗族人的字意就是姑娘、女人等等,因为这种虫子是姑娘或女性喂养的,所以叫“给阿”。 苗族人养蚕起源于何时,历史上没有记载。《战国策》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这是指整个苗蛮集团的活动地域,彭蠡、洞庭就是后世的鄱阳湖、洞庭湖,衡山是《水经注·汝水》中提及的在雉县(今河南南召县南)界的雉衡山,文山地望不详,但可知尧舜禹伐三苗以前,苗蛮集团的居地范凿在洞庭、鄱阳湖之间,北界在伏牛山南麓,包括了整个南阳盆地。 2500 年前的《山海经》上虽有“衡山其上多桑”之说,衡山在洞庭湖之南,当为蛮夷之地,但只能说明那个“蛮夷之地”生长着这种植物,并没有说明已经养蚕。 长沙马王堆的出土文物,其中“素纱禅衣,薄如蝉翼”的丝织品,是否是蛮夷的产物不得而知。因为马王堆墓的主人是利苍夫人。利苍是汉中央派来襄助吴王的“长沙相”。其丝织是汉皇帝赏赐的礼物?或是蛮夷所织?没有考证。 秦昭王(公元前 306 年)使白伐楚,略取蛮方,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郡。苗人在这一带确实十分活跃,但没见到苗人蚕业的记载。 《农桑辑要 . 蚕事起本》:“《汉·食货志》:“嘉谷、布帛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易·系辞》: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疏:黄帝已上,衣鸟兽之皮,其后人多兽少,事或穷乏,故以丝、麻、布、帛而制衣裳,使民得宜也。《通典》:周制,享先蚕。先蚕,天驷也,蚕与马同气。汉制,祭蚕神,曰苑窳羊主反妇人、寓氏公主。北齐,先蚕,祠黄帝轩辕氏,如先农礼。后周,祭先蚕西陵氏……”这些记载好像也与苗族无关。 东观汉记卷十八载曰:“茨充,字子河,宛人也。初举孝廉,之京师,同侣马死,充到前亭,辄舍车持马还相迎,乡里号之曰“一马两车茨子河”……茨充为桂阳(今郴州)太守,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缊着衣,民堕窳,少□履,盛冬皆以火燎。充令属县教民益种桑柘,养蚕桑织履,复令种纻麻,数年之间,人赖其利,衣履温暖。”桂阳为楚国辖地,这是汉典籍上关于苗地养蚕的最早开端。但也不能说是苗族人种桑养蚕的开始。 关于贵州的养蚕,汉史只是乾隆年间的事。《清史稿·列传》称:“在贵州兴蚕桑,为百世之利。时遵义知府陈玉壂,山东历城人,到郡见多檞树,土人取为薪炭。玉壂曰:‘此青莱树也,吾得以富吾民矣。’乃购历城山蚕种,兼以蚕师来,试育五年,而蚕大熟,获茧八百万,自是遵绸之名大著……。”“ 数年蚕业大兴,迄今几百渐推渐广,精益求精,从此遵绸之名竟与吴绫蜀锦争惯于中州。”(见《遵义府志》) 莫友芝更是称赞说:“陈省庵(即陈玉壂)旧守之诒泽远矣!”那指的是山蚕。也就是用槲 (h ú ) 树,即白青岗林放养的那种。 关于苗族养蚕织锦的主要记载有,《后汉书 . 南蛮传》载,苗族先民“绩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遵义府志》:“锦用木棉染成五色织之,质粗有纹采。俗人传武侯征铜仁蛮不下,时蛮儿女患豆疾,多有荡,求武侯,教织此锦,为卧具,立活,故至今名曰武侯锦。”《铜仁府志》:“女苗习耕种,勤纺织,养家蚕,织板丝绢及花布锦,以为业。”《镇远府志》:苗人“女子更劳,日则出作,夜则纺织……以色锦缘袖。”《八寨志》(民国稿):“蚕者邑地只事家蚕,不事山蚕,橡树隨处皆有,无人提倡放养。缫织以其限于地势,资财故也。村民所养之家蚕又不能织锦,只供用线而已。十年至计是所望于热心实业者。”等等。 苗族种桑养蚕,在苗族古歌中有所体现。 剑河版《苗族古歌》在描写美神仰阿莎:“身材苗条像竹子,洁白如清泉,头发像蚕丝,脸儿像鸭蛋,脸色自如雪,眉毛似茶叶,嘴唇圆又圆,眼腈明又亮,手指像竹笋,又白又细嫩,裙脚像菌褶,银梳如仓枋,项圈大又圆,银花闪闪亮,丝裙均又匀,俊俏又美丽。”将头发比如“蚕丝”,丝裙也说明是蚕丝所制。 《苗族大歌》之《仰阿桑》是这样描述她的美丽:“最美仰阿莎,最靓仰阿莎,苗条如桑枝,鬓发象青丝,颜面白又胖。穿着欧给散(蚕丝制作的锦衣),颈饰银项圈,手戴银镯子,裙脚似渔网,腰带马缰状。去旁海跳笙,要涉清水江,过河挽花裙,挽过脚腿上,露出大腿长,健美白晃晃。人见人人爱,盼与她成双,想多想晕头,爱她爱发狂。”这其中也提到她身着锦衣“欧给散”之事。苗族“欧给散”的用料,必须是蚕丝线来制作。 流传于施秉、黄平一带的《开亲歌》也有相关丝线或丝绸的歌载。如歌中给便几做媒人的宝香,其打扮是:“头戴丝绸帽,身穿丝绸袄,脚穿牛皮靴,他做媒去了。”而他的这身丝织品是谷娜(苗文写作 ghaib lix, 译为仙女)用蚕丝来做的。而《开亲歌》之刻道一节中,已将蚕丝线作为聘礼了。也即《刻道》歌棒第七格正面提到“一支蚕丝线( ib fux daib hfod diol )。” 又如《开亲歌》中逼嫁一节,阿便几被逼嫁,让其茶不思饭不进的凄惨的描写:“阿便几姑娘,焦虑把路上,愁闷象鬼样,一脸山猴相,面黄似蚕亮,腰细蚂蚁状,愁得要断肠。”其歌中“似蚕亮”,这是蚕虫的一种生理现象,也就是在蚕虫在要吐丝之前,肚子里的分泌物全都排泄出去,此时的身体是透明的,身体十分软弱,直到吐完丝化成蛹。此诗文说明阿便几身体无力,柔软。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证明在母系氏族时期,苗族人已掌握了养蚕技术。 苗族古歌,苗族开亲歌所反映的是上古时期甚至更早之前的苗族故事,虽说都是口传心授的歌载, 由此,可以肯定地说,新石器时代是中国纺织技术的发端期。由此缘起的纺织技术滋育着当时生活在长江、黄河沿岸的各部族,也滋育了当时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苗族先民。 以上已充分说明,苗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很早的时候,就掌握了种桑养蚕的技术。 二 0 一五年六月七日于偏桥古镇 作者: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邮箱: wam520sb @163.com
-
1418 次阅读|
0 个评论
-
-
分享
祭祀神牛,感受苗族农耕文化
-
8551110535 2015-6-8 10:42
-
——黄平县飞云崖四月八祭祀纪实 5 月 25 日,黄平飞云崖沉没在静默之中。古柏参天, , 树木葱郁,曲径幽深,深山古刹,钟声悠扬。红色的高足大香随风缭绕。以代表农耕文明的水稻、高梁、小米、小麦、玉米端放在祭坛的中央。一年一度的祭祀神牛大典如期举行。来自不同村寨的苗族同胞驻足相望,他们都在等待着这一庄严的时刻。 巫师肩扛着开路的芭茅草立定于祭坛之间。他口念着经文,歌唱巫词,抛撒定路的银粒(米粒),招唤着牛神。牛神来了,在冥冥之中来到了人间。你无法看到这精灵,也无法知晓这些伙伴,巫师说,它已来到了人间。就是在这个时候,就是在此刻之间…… 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客人与当地的 10 余万各族同胞深吸空气,见证着这庄严肃穆场面。 这是一个农耕民族特有的祭典,这是一个民族敬畏自然的盛宴。因为在苗族的民族主体意识中,有抹不去江南古老农耕生活,更有无法抹去的部落战争记忆。 苗族,一个古老的民族,它来自于北方,他们住在黄河边上的蚩尤坝上。蚩尤带领八十一个兄弟,种庄稼,建城池,神鸟带他去找药,他又发现铜,冶炼铜,制兵器。黄龙公来攻打,蚩尤头戴牛角帽,身穿牛皮袍,挥舞铜宝剑,杀退了敌人。黄龙怕铜(现在人们还说龙怕铜),逃跑了。黄龙公又用宝葫芦来收苗家,蚩尤就用火烧葫芦。雷老五假意拜蚩尤为兄,向蚩尤学到了医药和冶炼铜造兵器之术,还骗走了蚩尤的铜板斧。最后,黄龙公联合赤龙公和雷老五一起攻打蚩尤,蚩尤牺牲,而他的族人则带着部族渡黄河南迁江南。 江南,一个美丽的地方。他们在那里有组建苗蛮部落,又称三苗部落。《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史记》也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勾绘出距今约 4300 年前三苗部落故土的大至轮廓,三苗故土:东至翻阳湖之滨,西到洞庭湖,南达南岭、武夷山,北达淮河流域的中上游。概而言之,三苗故土就在今汉水中下游、长江中游、沅江、湘江、赣江的中下游和淮河中上游的广大平原地区。包括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大部分地区和安徽、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而农耕文明在这里发展到了极至。《苗族古歌》有很多的故事,这些故对他们的部族在这一带所进行的农耕进行了回顾:有两兄弟分家,一个得到了牛,而另一个只分到了一只狗。牛当然已用于了犁田,而分得到狗有弟弟也试探着用狗来耕地。这故事看似荒诞,其实证明了苗族人在早期,也曾用其它动物耕地过。那时也有了提水灌溉,以至于牛在河沟里找不到出河的路。桐花开了,那是育秧的时候。洪水滔天,让耕地成了一片汪洋,是狗偷来了谷种……这些是故事,是一个农耕民族战胜自然,争取民族发展和生存的的写照。 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对苗族的耕作状况作了描述:“有坞南北开洋,其底甚平,犁而为田,此处已用牛耕,不若六寨以南之用概撬矣。波耕水耨,盈盈其间。”正因为如此,苗族的耕地也才会“波耕水耨,盈盈其间”。 牛是神,它来自于天上。相传很久以前,天下还没有牛,人们耕作土地全凭人的双手,粮食难以糊口。有一年,天下大旱。天神告呼也不知道天下的情况,于是就叫牛到天庭边去探望,回来后就对告呼说:天下确实太旱,人们没有了吃的,到处是饥饿的人群。告呼也没有办法,就对牛说:那你就下去一躺,就对他们说一天洗三次脸,吃一顿饭就不饥饿了。牛听后便立即下凡到人间。他也许没有听清告呼的圣旨,而对人说,告呼要他们一天吃三餐,一天洗一次脸。于是又回了天庭。告呼又问他:你给人间怎么样说的?牛回答:我按你的圣旨传了,要他们一天吃三餐,一天洗一次脸。告呼勃然大怒,想到本来天下人就缺粮,这样一天吃三餐,一天洗一次脸,那他们不就更加没吃的吗?人们遵旨行事,缺粮食饿死的人就更加多了,世间男女老少无不埋怨,怨气直冲九霄云外。作为兄弟的告呼知道这已没有办法收回圣旨,只有对牛说:你传错了圣旨,只有你到人间去,给他们耕地天底下才有饭吃。牛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没有办法,只好下界了。也就在四月八这一天,他来到了人间。 牛到了人间后,就对人说,我上次传错了圣旨,你们太苦了,我是来给你们耕地的,我给你们种地我不要哪样,你们收粮食你们吃粮食,只要你们给我草吃就行了。人们听了很高兴,便收留了它。从此,牛帮助人们耕田犁土,生产得到了发展,粮食增收了。人们生活有了着落。牛由于长期吃草,又只干重活,不用头脑,慢慢变得不会说话,而且忘记了在凡间的时间,再没有回天庭去。人们得到牛的好处太多了,为了感谢牛,就把牛来凡间的四月初八这天定为牛的生日。每年这天,放牛休息一天,人们都到略寺曰去办几天会,吹笙、赛马、斗雀、对歌以示祝贺,“四月八”节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六百年前,黄平潘氏就来到了飞云洞这方土地,先民们除了思考着开山劈土,建设耕地之后,便想到了他们的伙伴——牛。他们为牛劈出了祭祀的圣地,让牛登上了圣坛,以祝颂牛的丰功,铭记着牛给予人带来的美好愿望。 而之后的汉人也看中了这块圣地,明朝正统八年( 1443 )始建月潭寺,后经历代增修扩建,遂形成一组宗教建筑、民族建筑和园林建筑相间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明朝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盛赞之曰:“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在贵州名胜中,飞云崖是文献记叙和游人题咏最多的一处,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诗文、联语、摩崖、碑碣,故人们又将其誉为贵州的“文化富矿”。多元文化的兼容,民族间相互的和谐相处,成就了“贵州第一古刹”、“黔南第一洞天”等殊誉。飞云崖由此成为一处融汇佛、道宗教文化,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祭祀牛神,娱人娱神,各民族同胞数万人云集飞云崖,开展吹芦笙、踩笙、赛马、斗雀、对歌、民间绝技表演等活动。正如李承栋诗文写作的那样:谁家少妇年十六,生长夷乡服夷服。更有头妆复别样,银花大插发茎上。鸟髻不减远山青,金冠直合秋月亮。弯弯娥眉掩秋波,浓浓胭颊粉红拖。身疑飞燕轻还减,怨拟明妃愁更多。铜鼓一声天地惊,窄衫舞出麝兰芬。长杨枝弱腰娜娜,蛱蝶迎风翻不了。 时逢盛世,这里不再是晨钟暮鼓梵音之地,其祭祀活动更今非惜比,这里亦然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地。苗族古歌、苗族大歌……已让人们“清歌曼舞谁得知,佳人归后云还绕。几回春艳几回欢,惆怅云山不忍还”了。 二 0 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于偏桥古镇 作者: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邮箱: wam520sb@163.com
-
1169 次阅读|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