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是贵州东南部的一个小县,也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因有水书,又有马尾绣,还有端节而名声在外。我去三都,也就是正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时候。虽独在异乡为异客,我对于三都的爱并不减。
人们总是把杏花、春雨、油纸伞,还有水阁、桥梁和石板巷,比作江南的代表。她们用这些字眼构建了一种文化记忆,于是到了春花三月之时,总让人忆起“江南”。三都在西南,在西南的大山峰峦之中,她不在江南却胜似江南。
都柳江是一条美丽的江,属珠江水系。她发源于独山县,自西南向东北,九曲九折,平缓地流过三都县城,把三都县城划分成南北两半。都是柳江在境内蜿蜒近百公里,然后向东走去,直达中国的东南部出海。
俗语道,“热三合,冷八寨。”三合即三都城关,八寨则为丹寨城关。先前在丹寨还是冷飕飕的,下到三都就感觉到温暖起来。它们直线距离不过二十多公里,气温却相差甚远。
早晨没有了阳光,三都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城的四周被大山环绕着,高大的林子,粗野的树都处在雾茫茫之中,朦胧不清。街道并不清冷,么喝声,喇叭声,混杂着店铺的音响声,给小城带来了莫名的骚动。独行也好,孤独也罢,就随着这骚乱的街区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游吧。
随环东路南行,走到河堤,也就是龙嘴角大桥。桥梁跨过了都柳江向南延伸出去了。以桥为中心,河滨路分割成河滨东路和西路。桥头是水码头,有石级自上而下,直至河面,方便了洗濯的人们。河堤和河滨路都植有很多的榕树。东路要密荫些,西路要稀疏一些。那就先往东走吧,更何况那里还横卧着一座风雨楼桥呢。
榕树都不是很大,但都枝叶繁茂,青翠欲滴。有时还夹杂着柳树。我的一个乡人以前没见过榕树,他到了三都后,回去就对我说,那里长着很多的胡子树,胡子长到了脚底下。我想,他说的也可能就是这榕树吧。对于榕树,你最好用“虬枝龙爪”或“盘根错节”比喻最为恰当,因为世界上可能没有一种树可与之相比了。在榕树的节枝之上,你总能看到很多的根,有细如发丝,也有如主杆大小。颜色都是土红色的,一葡一葡的,似山羊的胡子。有的伸下地来,缠绕着主杆,有时分不清哪是主杆哪是所须根。
榕树的行道间,修建有很多的亭子,有长的,有园的,有的还画有的彩绘。名称也叫得文绉绉,什么“待柳亭”等等,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愉悦,给人以想象。
在东河滨路尽头,新修有风雨桥一座。她由七个阁楼组成,高高低低,浑然一体。桥面由围栏、长廊、美人靠、回廊组成。虽然天气还是凉的,桥上还是有很多人停留。他们或依栏而坐,或看书籍,或照相,或打太极拳……这是一个休憩的好场所。
长廊的柱子上镶嵌着很多的文字,那些文字十分古怪,它形似甲骨文,又类金文。查“百度百科”方知:水书,又称“鬼书”、“反书”,其一是指其结构,有的字虽是仿汉字,但基本上是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字型的写法。“水书”文字为何与汉字不一样,其写法与汉字相反,这些问题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其二就是:在古代,水族先民因受统治阶级所迫害,相传其祖先“陆铎公”创制“鬼书”以反对和报复统治者。目前,水书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的文字当中唯一的非拼音文字。水书是我国水族的独特文字,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大多数水族人只能通过前辈的口口相传学习水语。“水书”大部分掌握在民间被称为“鬼师”或“师人”的水书先生手里。水书在民国《三合县志》里也有记载。2002年3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将水书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走过风雨桥,我便到了江的南岸,或许是新区,没有多少建筑,人也比较少。这可是个教学区,自上而下,分布着三都民族中学,三都第二中学等学校。我认为,这种设置是合理的,它避开了城市的喧嚣,给学生以安静的良好学习环境。三都民族中学的墙体外,是文化墙。
这是一条长四五百米的文化长廊,她设有“校园文化篇”、“民俗文化篇”、“民居文化篇”、“风情文化篇”、“田园风光篇”五个主题,把三都的文化集中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据说这些作品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创作。先由教师描好形,然后再由学生随后上色。五百米的长廊,九十幅图片,居然三天就完成了,这是一种何等的速度。
现在我又该跨过另一道桥,往北走了,桥梁的对面就是水族风情街。我也只有跨过这座桥,又寻着河滨西路东行才能回到原点。
据网上资料悉,三都水族风情街,规划总用地面积7.7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长1135米、宽38米,总建设用地面积46337平方米,分为广场文化区、土特产销售区、民族工艺品销售区、民族歌舞表演区、休闲娱乐区、民族餐饮客栈区六大功能区。我去的时候,工程已基本完工。从南岸边向北看去,这就是一组粉红色的建筑,两头都建有牌坊大门。
走近这个街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街的牌坊和喷泉。这个牌坊比较独特,门似汉字的“八”字,两边佩以侧门。左右两边自下而上共建有五重叠檐,小青瓦覆盖。门楣上书作“水族风情步行街”,左右两边的门椽上书有黄色的“水书”,字迹刚劲,但不知其意。
喷泉由五个大圆形组成,地面由黄色大理石铺就。围绕喷泉的是圆形的鹅卵石,临河的一面由四根浮雕柱子组成,浮雕都讲述的一些民俗故事。
寻着牌坊进去,这是一条封闭的街区,两边门市,中间还摆着一排摊位。不知是太早或是不到赶集日,反正没有几个人影,店面都紧闭着。
这条街道的两旁,塑有很多的铜质雕塑,这些雕塑都集中地反映三都的水族风情和市井文化的。如“搬手劲”、“童子拜师”、“修锁匠”、“跨人栏”,“鱼打鼓”以及所映水族文化特征的铜鼓舞、斗牛舞、芦笙舞等。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而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百科全书”,是城市的“名片”,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必需。三都是人聪明的,他们将自己的文化凝固在城市的中心,让人读出了水乡的灵魂。
走完风情街,还望西头,一棵大榕树盘据在码头,树枝都匍匐着,向江外延伸。上面挂着很多的红灯笼,这些都是打扮城市的夜灯。据说,这码头叫“月亮码头”。为了弄清其名字的来历,问当地人,没有人知道。后来,我又查找民国版《三合县志》,也没有找到其源头。不过,这古榕树下一侧的一个台子上,摆设着一个汽车模型,下面有几行字倒也令人兴奋。铭文上载:“民国16年(1927年),贵州省主席周西成卢涛赴香港购买一辆七座福特牌汽车至梧州,并到广州聘请李济深的司机曹孝端跟随,从梧州经柳州到榕江。改用两只小船并搭沿都柳江运到三合月亮码头上岸,然后拆卸,先后雇请民工260多人,搬到贵阳复装,从此贵州有了第一台汽车。”呵!这月亮码头还真是在把贵州引进文明时代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时代的发展,江河的航运不再发挥,公路铁路飞机等等,一切现代化工具让人们一日千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站在都柳江畔,试图寻找“孤帆”远去的景况。然而,连“孤帆”也绝了,眼前是滚动着的江水还在,远景是朦胧的山,升腾的雾。还望南北两岸,是真实的蓬莱,现实的海市蜃楼,一幅桃园景画。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二0一六年四月十一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紫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