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返回首页

8551110535的个人空间 http://56china.com/bbs/?19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潕溪故事

已有 1301 次阅读 2016-1-17 12:05 |个人分类:苗疆风光|系统分类:民族旅游 | 故事



 

       潕阳上游有一个村落,名叫伍旗,那里有一个姓吴的朋友,他要去再去走一走上潕阳河,去写一写那里。我回答,那里不是有很多的人写了吗?他说,有人写了,而且写得很多,可作为当地人也不知道是写自己了。并说,特别是那些导游员,介绍起上潕阳河来,他们当地人都不知道是潕阳河了。还说,那里没有八仙,也没有唐曾,更没有小漓江……要我还原一下真实的潕溪,真实的潕阳河。

       潕溪自瓮安的都凹山而来,流过森林,流过田园。名字也改了不少,先是都凹水,次叫西门河,于是称三湾河、太阳河,过了老洞被称作潕溪。当她与施秉小河(又名小江)汇合之后,被称作镇阳江,之后又被称作潕阳河、潕水、沅水、洪江……。

       潕溪古名,早已有之。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沅水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也。”在贵州还没有建省之前,潕溪即为楚蜀分界地。据《嘉庆.黄平州志》载:“楚蜀分江,城西(这里指黄平旧州)北约二十里,由都凹山,群峰叠耸。东至松洞,旧名梭洞,衍为平岗。绵亘十余里,高千余仞,右溪由张旗冲,会牂牁江入楚。”又载:“梭洞两岸木翁翳至此由高而下,激石飞珠二十余丈,旁有大松数十株,又名松洞。”也就是说,现在称之为伍旗寨之上的梭洞和张旗冲交界的地方,明朝之前就是湖广行省与四川行省的交界。

      潕溪流过这苗地时,时而显得温文尔雅,时而显得桀骜不驯。当她离开了印地坝那一千顷沃野之后,便一溜烟隐身于崇山峻岭之中,不现了出头。就在这河谷里演绎着许多的传奇故事。太阳河处有太阳河女,太阳河女让耇庄走不出潕溪。

       传说古代有楚人耇庄带兵入潕溪,因两山森林过猛(茂盛),看不到天。河道又过于窄狭,礁石多﹑水流湍急,很多的士兵在过河时经常被急流卷走,损失惨重。张其冲是一片崖壁,那里有崖洞,可容千人,他的队伍在那里休息了。耇庄豪或许太累,累倒了。他在一块大石板上迷迷糊糊睡着了。梦境中,一苗女走近他身旁,这女人不凡:脸颊打着两朵红色太阳花,头戴小花帽,颈饰银铃,身着红色锦衣,下身着百褶裙,赤足,小腿间镶挂着一对银质花生球,一脸的灿烂笑容。耇庄问她是哪一个,她回答:我是太阳女,名叫阿牂牁,大地所生,太阳所养,吃的是雾,吐的是云。他又问,我要去往见(苗族将黄平旧州称为“往见”),去那个人很多的且兰(苗语“且兰”,即很多人居住的地方)。太阳女对他说,此去百里,也便是往见,那里人很多,那就是且兰。那里有我的父母,有我的兄弟姐妹。他们从遥远的东方来,他们为躲避老鹰和老虎逃避到这里,已来一千多年了,他们不想再有人打扰,你还是回去吧。耇庄摇摇头,接着说,我也是寻找我的族人的,他们也去了一千多年了。太阳回答,那好!可你去的时候,你要把刀放在腰里,你要把箭放在胸间,你要把枪放到船底,因为他们不想见到这些。如果你惊扰了他们,你也走不回这太阳河。说完漂然而去。他紧拽住太阳女的手:“太阳女,太阳女……”见他呼唤,士兵们摇醒了他,问他呼唤谁?他说,我梦见到了太阳女,她的名字叫阿牂牁,这条河就是牂牁江。为了能顺利到达往见,耇庄在张其冲那里立了庙宇,供奉着太阳神,于是他带着他的部队去到了往见。据说耇庄惊扰了那里的苗民,之后就再也回不了东方。庙宇现仅存遗址,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祭祀太阳神的,但之后的好多年代的人们,每过此地都是要带祭物到那庙宇祭拜,然后才能上船冲滩。

       老洞,在太阳河之下。《乾隆.镇远府志》载:“老洞,城西三十里,古磉侧近黄平界。其滩广,不盈丈,仅可至此,如石滚坡,如箭脱弦,瞬息即过。舟下时,河水奔赴,浪高于蓬,盖较诸葛洞为尤险也。是洞开在诸葛洞之先,故名。”诸葛洞开于明代,那么老洞的历史更应该是明代之前。明时就在这里设屯,有吴氏族人在此守护,护理南来北往的船只上下洞头。潕溪航舶运输源远流长。如果是从《后汉书》载的战国楚顷襄王时期,庄蹻领军乘船溯沅江抵达且兰国算起,距今已有近2400多年的航舶历史了。在两湖的一些历史档案里,我们常常零星的见到关于潕溪(潕阳河或镇阳江)的老里坝、中桥河码头、诸葛洞、高碑、柳塘铺、禹门、大河关、米码头、上北门码头等这些古代码头名称记载。

       过了老洞,也就是杉木塘,有小屯河水汇入。观音岩水电站就修建在杉木塘狭窄处。观音岩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城市防洪、旅游功能的舞阳河上的龙头水电站,工程于19871月动工,总投资4792万元。坝址以上流域面积941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2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63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5510万千瓦时,199012月机组相继投产,199311月通过省级验收。“上潕阳河风景”也因这个水力发电站的建成而诞生。

       潕溪,又名伍旗,在上潕阳河风景区之下。潕溪之水自西而来,到了伍旗之后,经过这里之后,曾经繁华过。最喧嚣的是水码头,那里千帆过尽,贩夫走卒,南来北往。纤夫的汗撒布在纤道之上,纤夫泪挥洒于潕溪之中。

       伍旗分为两个寨:上古磉寨、下古磉寨,宋代为偏桥安氏土司辖地。明代洪武初年,江苏江阴官至指挥使的杨友芳将军,随友德大将军平云贵,任安顺府参将府。永乐中,调镇舞阳河潕溪(也即伍旗),功封千户长。子孙世袭。遂家于此卒。谥武德将军。杨友芳到了潕溪之后,将上古磉寨和下古磉寨改名为上潕溪和下潕溪。时为屯军之地。伍旗处在楚蜀之孔道,因这一带“两腋皆苗,中通一线,粟米不足供外来之用。”“王师定滇、黔,贝勒诸军驻滇、黔,及镇兵散布黔南郡县者,以亿万计……而都匀、平越之郡,得此转输,可以仰给他县,无水旱之困。”楚军用粮多从楚地运进来,扼守潕阳河其战略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才在此屯军。

       后因潕溪患水害,上潕溪因水灾,人们才渐渐离开上潕溪,移动到离河流水位较高的下潕溪来居住。上潕溪寨遂废。那么一个叫潕溪的地方何以改称为伍旗了呢?当地的百姓说,因“潕溪”二字实在太多笔划,说是黔南有一个官员写了一封公文,要驿官送到潕溪去,他不认识几个字,不知道潕溪如何写,遂将“潕溪”写成了“伍旗”,公文送到了湖南沅州,耽误了军期,巡抚将把这个官员杀了,于是将潕溪顺便改为伍旗了。文革时期,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当时的大队干部为了适应政治需要,还顺便改成了“五七”,好在时间不长,现在又才写成“伍旗”。

       当公路取代了河运之后,今天的人们似乎忽略了“潕溪”的存在,加之古“潕溪”之名只能见诸于典籍,不知“伍旗”即为“潕溪”,仿佛忘却了它曾经的荣耀。这些历史、这些辉煌都已堙没在风化的码头石基、残存的故事里,等待着你去发掘、去回想、去深思。

  0一六年元月十六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 (笔名/紫夏)

      邮箱:Wam520sb@163.com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