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的暖天,我又去了中国传统文化村龙塘。此行的目的是参加民间一年一度和姊妹节活动,并顺便考察那个神秘的村寨。奉力是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一个老摄鬼,半句苗话也不懂,居然扛起单位给他的烂相机,释然地放逐心情,想到那些美丽的村庄,摘起那古老而纯美浪花。他说:“自然风光五百年,民族风情一瞬间。”虽然是一句“打油诗”式的诗,却道出了一个文化人对民族文化感到忧虑的心情。
我们的目的地是施秉双井镇的龙塘,那是一个美丽的苗族村寨。她不在江南,却胜似江南。和许多的江南水乡一样,没有城市中的喧啸,没有嘈杂的车流和紧张忙碌的行人,一切都保存着几百年前的那咎宁静和安逸。也许如此,她才能得到“民族文化村”的殊荣。
龙塘的全寨200多户苗族居住在一个山冲半腰上,大多数房屋集中在一块,看似建在一个圆的内部,在圆的外部有零散的几户人家。据当地的有些人说,龙塘的总体布局颇似道教的太极残图,这就给龙塘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宗教色彩。这种建筑布局和当地所信仰的道教文化和苗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体现了苗汉文化的神秘交融。
进入寨子的路有寨门,总共有十多条大约两米宽的小路,路面是用青石板铺成,每一条小路都非常相似,陌生人进入寨中很难找到出口。寨前一条小河围着寨子,小河为龙塘人民提供饮食之用,也为寨前的农田提供水源。龙塘民居是我国江南一带传统建筑造型和苗族吊脚楼的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龙塘民居具有200年以上的明清建筑,青砖白瓦,飞檐翘角,墙上有浮雕彩绘,还有横匾门联。龙塘民居都是连成一块,户与户之间为了避免发生火灾而使整个村寨遭殃,在房屋之间建立了防火墙。这种防火设施是马头墙。马头墙是一种围护墙,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双坡屋顶的山墙形式之一。该寨现存的马头墙上的阶梯形平面以瓦呈双坡状覆盖,其外侧瓦檐下用石灰抹上,上面绘有图案,主要以青色调为主色,有山水草木,花卉鸟虫等图案。
据寨上的老人说,以前寨上的人将杉木由清水江流放到湖南洪江一带卖,他们看到洪江地区的居民建筑造型优美,又具有防火作用,于是他们请来了工匠,烧制砖瓦,修筑了马头墙作为围护墙,以防一家失火而使全寨民居遭殃。龙塘民居体现了苗汉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由于该寨民居集中,马头墙这种防火设施是十分必要的,也因为这种需要使得马头墙在龙塘保存下来。村寨里曾有过防火池,它是为了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可以提供充足的水,防止火灾对村寨的大面积损害。
此外在龙塘民居还有科学、合理的排水设施,在民居群内有池塘,用于积水,便于雨水流入池中。这些是龙塘苗寨完美的外在结构,而龙塘的神韵在于砖墙内,用木质构成,有苗族传统特色的木地板吊脚楼、走廊、美人靠等,这些具有浓厚的苗族传统色彩,构成了龙塘民居的“神”。龙塘民居体现了建筑上的形神合一,苗汉文化的有机结合。
龙塘有邰姓,也有吴姓、刘姓和龙姓。以邰姓人口最多。去年我与中科院民研所的石茂明教授去龙塘采风时,我在村的西口看到了“吴祖庙”。里面祭拜有吴祖塑像,背景各绘一幅古人画,右边一幅叫“江湖大侠东方一杰”,左边一幅叫“大宋名巨包公”有案台置于前方。我不知道,在这个边远的民族村寨所立的祖庙为什么会将“包公”和“东方一杰”扯到一起来。一位老婆婆从一幢房屋里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这就是他们从江西来的先祖庙。听说我也姓吴,很高兴,不仅请我进了他家吃饭,我和石茂明先生也在他家住了一夜。从此,我成了他们的“家门”了,凡遇节日,都要电话给我,今年我就是根据她的电话邀请后,才来的。关于优级塘吴氏家族从何而来,当地人说不清楚。记得2010年,我在台江施洞镇采访的时候,塘龙村的吴氏村民告诉我,他们的先祖来自于江西,是明代洪武五年来的施秉县马号的江西街居住,后移居台江施洞塘龙村。其子孙后散居在巴拉河一带,老屯、巴拉河等村寨都有这支吴姓。后来,我在塘龙村临清水江边的一块古碑上得到了印证。龙塘吴氏也是从塘龙移居过来的,后来,有部份去了黄平的旧州、施秉的高塘、梭洞等地。据我在高塘村采访,他们也说,其先祖来自于江南,现在他们已变苗族了,可他们还是认为他们先祖来时是汉族——就是现在他们仍然是这样认为的。
这次我和奉力先生到龙塘,当然少不了要去了解一下这里的古民居。离吴祖庙不远,一吴氏家门请我们去了他家,他说他家有一幅对联,看不清楚了,要我们去看看。龙塘居住比较拥挤,转了几个小巷才到。家的主人叫告赢,汉名我不记得了。喇叭形的大门向小巷斜开着。门两边是方形石柱立的,左右全为古封火砖所砌。呈土红色的抹面,左右小墙体绘有荷花和树木图案。门眉上有内框,内框里书有“延陵第”。从“延陵”二字可以确信,此吴姓即为江南吴姓无疑。延陵,也就是现在的江西江阴、常州一带。其实,也就是春秋时期春秋时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的封地,长子诸樊为王,欲以兄弟传国,诸樊死传弟馀祭,馀祭死传馀味,馀昧死欲传季札,季礼不受,让给馀昧之子僚(吴王僚——夫差的父亲),季札为了逃避王位,逃到封地延陵,后来吴姓的庙堂都绘有“延陵堂上”、“延陵堂”或“延陵第”,当然也有称“濮阳郡”、“郡望”、“ 长沙郡”的。因晋代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封于濮阳郡。长沙郡:秦时置郡。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
走过“延陵第”大门,走进告赢家的房廊,在一个阴暗处,一张搭斗挡住了一面墙体,那幅对联就在这墙面上。这是一个传统性的家联,中有一个大大的“福”字,两边即为对联。右联是“敢叫烟霞堅笑傲”,左联是“却将耕稼报升平”。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可以看出这个对联是个有文化的人写出来的。
其实,仔细斟酌不难看出,这幅对联出自明末清初的江南“娄东诗派”领袖吴伟业的《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之《七言律诗.押萧韵》,原文是:“柴门秋色草萧萧,幕府惊传折简招。敢向烟霞坚笑傲,却贪耕凿久逍遥。杨彪病后称遗老,周党归来话圣朝。自是玺书修盛举,此身只合伴渔樵。”取“敢向烟霞坚笑傲,却贪耕凿久逍遥”而作的。对联营造出一种闲适恬淡、清幽自在的氛围,流露出此吴氏风雅脱俗的情怀和对乡村宁静质朴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也算是对本族诗人吴伟业的一种纪念。更何况吴伟业在其诗《京江送远图歌》对其来到云贵的吴氏家族作了个简单的描述:那就是他们有一支吴氏族人“勾吴人去官巴蜀”,从此“巴蜀东南僰道开”,他们成了这“夷方”的居民,他无法知道“置郡始何年”?但“清郎远作蛮方牧”了。当官也好,作民也罢,笑傲烟霞,耕稼也要洒脱一些,也要当优雅风度的百姓。
在告赢的后面还有一户也有类似的门眉,上书“延陵堂”,可以看出,他们同是一个家族的。所不同的是“延陵堂”所住的人,可能比“延陵第”住的人辈份要高一点而已。
在龙塘小桥口边有一户人家,也是封火墙古民居。在挡巷子的一面也存有进堂门一方,门眉书着“昌平第”,也有左右门联。左联是:“祥光滿堂”,右联为:“瑞气盈庭”。此户姓邰,至于名什么不知道。邰姓,起源于姜姓,是周族始祖弃的后代。周部族的始祖叫后稷,姬姓,名弃,为姜嫄所生。姜嫄姓有邰氏,为炎帝之后,嫁给帝喾。相传,有邰密斯姜嫄,未出嫁前,生活在有邰氏部落(在今陕西武功境内)里。邰姓先祖因为是个种庄稼的能手。后来帝尧任命他为农官后稷。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农业连年丰产。帝尧很兴奋,就封他为有邰氏的国君,其后代,就用国名“邰”作为自己的姓氏。邰姓“郡望”为堂号,因望族居平卢(今山东益都),所以取“平昌”,而所建之屋自然也就是“平昌第”了(待考)。
关于龙塘邰姓是后来在考察古墓时,一个叫邰国燕的村民介绍的。他说,他们邰家和吴家是一起从江西来的。来时共有三个公,后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去了镇远的报京,变成了侗族。一个去了四川。而余下一个在这里。在这里的邰姓在这里又分成两个族,邰国燕这一支是汉族,这一家比较富裕,从清朝到现在,都有人在外当官(主要是当师爷之类的多),到他这一辈也算不错,当了个鲁班师弟。另房则变成了苗族。在龙塘苗族的这支邰姓发展比较快,仅龙塘就有一百多户,而外迁到六合平扒、贵科一带的也不少。邰姓苗族多次参加苗族起义,雍正年间,这房邰姓因参加苗族起义,后被告剿杀,因得汉族邰姓用长衫盖住,救了苗族邰姓小孩一命,后又才发展到今天这么个人口规模。当清末咸同苗民起义时,当时的义军想敲开汉姓祖坟掘墓时,苗族邰姓出来讲话,说这坟也是我祖,你掘他的祖坟不也是掘我家的坟墓吗?义军见说有礼,也便放弃掘墓的想法。
不论是汉族邰姓或是苗族邰姓,五百年前其实就是一家,凡为民大家都是是平等的,更何况他们还真是共一个祖呢。现在的邰国燕因结了个苗族媳妇,他的后代也是苗族了。其所有“官逼民反”,错的是反动统治阶级,与什么族别根本没有关系。我们在研究“古苗疆走廊”这一课题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一条走廊上的各民族现在为什么这样和谐?为什么它会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典范?这才是最重要。
外面人进龙塘,你总是为它们的巷道所迷惑。因为一不小心,你会进入一个迷宫之中,走不出来。而你想要走到地方突然间却走到了另外一个出口处去了。我进了村子里六七次了,现在去走,还是迷迷糊糊的。那天我和奉力先生试图从西面进去,意思把路径自西向东好好的走一遍,以摸清里面的方位。走了几个巷子之后,我看到“树德”门眉的家了,这是一排古建筑,三四道门均从里出来,临古建筑的上面有小卖部,卖烟的是个残疾人人,我去买了一包烟,从上面转了几圈之后,又回来。这时也看到一个小卖部,下面也是一排标有“树德”的古建筑。我探头进小卖部,一看那个卖货的人不对了。我问,刚才我是不是在他家买烟?他说不是,他的小卖部才开得几分钟。这就怪了,刚才不也是在这个地方买的吗?他说我看错了,你看到的“树德”门眉可能是吴家那边的那个?难道这里有两个“树德”房子吗?他说,原来还多呢,拆除了几个了。
后来我回到了吴治辉家,吴治辉老人才告诉我,这寨子过去老一辈阴阳五行设计的,共有三纵六横,每纵每横都设有直道和弯巷,住家户有雷同也有差异,户与户之间还有暗道相连,外面进来人稍不注意就走进了死胡同了。清朝时,苗族人民起义,清军进寨剿灭苗族时,时常进来了走不出,加之原来的房子与房子间均有封火墙,放火烧寨也不容易。
龙塘村比较神秘,神秘在这些巷子以外,其实还有一个至今不外露的秘密——那就是这里还有一个地下迷宫。既然是秘密村民不让外泄,这里只作个简单描述罢了。
在龙塘村一户村民家中,有一个只难容纳一个人出入的小洞,那里通向一个比较大的天地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溶洞,里面很阔,可以容纳上千居住。而进入这个洞之后,则又有五六个出口处,有的在几千米之外,而有的只有几百米之遥。难面的人是找不到入口处,也找不到出口处的。咸同苗族起义时,巫幕席就是借用这样的藏身洞组织义军搞击清军的。他们用这个洞制造枪炮火器,他们很有杀伤力的炮弹就在这里面制造出来。五十年代,龙塘村春节期间玩龙灯,他们就是在这里面炼硝,制成了火药之后拿出来作嘘花炮之用。
一个姓邰的人过去曾在洞里生活过,他看到里面有三根如龙柱的钟乳石支撑着洞顶,其中一根有点断裂,他认为是龙用身子磨坏了柱子,龙塘这地方要垮塌要,要发生地震。他很胆小,于是将他全家迁到了镇远居住去了。而当他过世了之后,他的后人来到龙塘,他又去了那个溶洞里探望,谁知那棵柱子确重新长成了,他很欣慰,他悢他的父亲将他家搬出去。
故事是真的,而且有名有姓。其实那棵柱子重新长成是石灰岩的原因。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龙塘的上方有河,是从地下暗河里出来的,泉水黄桶般大小。因此,当它溢出来之后,就注定要滋养一群人。河水出来之后,沿着一段狭窄的沟,过了几个小瀑布,要到寨子的入口处时,一分为二,分成东西两支,流到了寨子的中央。河水在寨子的转弯处稍稍停留了一下,然后在寨子的下方绕了一圈之后,向南部的徒坡一泻而下了。而这个转弯处就是码头,我们乡下人把河边的码头叫着水码头。
别看水码头很小,它确是这个村庄最为显眼的地方了。早晨起来,村子的瓦楞上笼罩着一层层的雾气。而水码头更上热气腾腾的,因为初春的泉水刚出地下河里的,水气弥漫整个一条小河。
水码头是洗洗濯之地,什么东西可以在这里完成,故事、玩笑、流话、典故……凡属于想到的,都可以在这里毫不掩饰的倾出来。然后又让这一切从这里传播出去。也算是这山乡文化有个完整的注脚。就像我们生命中的鲜活记忆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地升腾、枯萎了,再升腾,再沉没了一样。夜深的时候,那白白的月亮写满了安详。
这龙塘的苗族人不简单,早在几百年之前他们都对这水码头就有了规定,吴家和邰家最早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对这条泉水就十分的敬畏,他们认为,水是洁净之物,水也是生存之本,所以每到二月二的时候,他们都敬水井,把它喻为神,喻为衣食父母。所以你总会看到水井边祭着花环。
水码头是龙塘风景线,那里真正的有“小桥,流水、人家”,这是国人最喜爱的景致。一条小拱桥横跨河流之上,桥上是一座风雨桥,是老人、小孩、寨人休闲之地。老人们可以在这里讲故事,闞门子。夏天到了,大家争着在那里纳凉,热了可以在池子里去滚一下。故事可以从无胡子的时候讲到白胡子去。临寨的那一石壁可是寨子里的标志,那可全是用钟乳石砌成的。龙塘人很聪明,他们觉得用这种石灰石砌成的坎,不仅不会倒塌,而且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还会“长大”,粘连成一块。
在水码头处的小拱桥边,至今天耸立着两块石碑,石碑上刻有关于水码头卫生的相关规定。这算是龙塘最早的村规民约了。碑立于中华民国二十五年闰三月。碑额上分别写作《永垂不朽》和《万古流芳》。《永垂不朽》碑刻曰:“从来水之网,系重大为用,甚繁人之生存,皆赖乎水,烹饪非水不能调和,洗濯非水不能清洁,故水居于五行之首也。庆我龙塘源滚水滔,环抱村前,人烟百余,居此所得,居此得所。先人修此码头,早晚运水洗菜,实属便宜,迄今年久,堤岸崩塌,兼之狭小,每缝担水洗菜异常拥挤,是从我等会议,复行增修宽畅,始向我邰君润生弟兄聘让田坎四尺,以余池步议方便,洋三六已承慨允,当此石工告成,非不谓先前,亦可以裕后竣。将倡首诸君,捐资复修及全寨各户,芳名另录一碑,以记其事为序。
附公议条款于左:一、公议水码头,业已修呈格,成三段。上段汲水,中段洗菜,下段洗衣物等件,及放牛马、洗澡,不准越界。二、近水码头,不准新开阴阳沟渠,倾污水、废物,堵塞码头。三、由水码头以上,不准洗污秽之物。路旁亦不准堆积粪草及烧灰,一切有碍卫生。四、水码头以上之田,不准新开缺口放水入河,以上公议各条违者议罚。五、此碑自立之后,倘有儿童手抵石头斧敲损者,查出赔偿,父兄训诫慎之慎之。”
另一块碑碑额为《万古流芳》,署捐赠者之名若干。附有说明:共收入洋壹佰四拾元,付石工洋壹佰一十四元。剩余十八元九两以作邰老何,吴老生,邰左福以作故伸费用无存。
从这两块碑上,我们可以看出龙塘人对于环境卫生是怎么样的的一种保护意识,也看得出他们是怎样的和谐相处的。近百年的时间了,那两碑还起着何等的“法律”作用。
去龙塘村,我相信你一定去水码头,我也相信你也会有很多的沉思:我们有的保护环境卫生的法律,为什么就不如古人的两块碑文呢。
农历二月十五日,我去了施秉县双井镇龙塘村过姊妹节了。这种节日举办地点在施秉和台江两县交界河——清水江的南北两岸所有的苗寨。有的是二月十五,有的是三月十五。
苗族姊妹节,苗语叫"喽嘎良",它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约情人一起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主要活动内容。它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
“姊妹节”前夕,苗族姑娘会邀约着伙伴到山上去,她们都上山去采撷南烛木叶、姊妹花等花草树叶来,将它煮出汁液来,然后用来泡糯米,米粒成色之后,捞取出来蒸煮。熟了之后,五颜六色的糯米饭就好了。为了让节日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姑娘们还要拿着捞篼到河边或田里去捕鱼或捞虾。在这一天,无论是哪一家的田,她们都要去捞,没有任何人会骂她们的。她们将鱼或虾集中起来,混合着煮,后来还加些菜叶。这节日鸭蛋是不能少的,她们会不经过父母的同意将鸭蛋偷了出来,还找一些碎银子,用来购买鸭子,然后就集中于一家(这家最好不要有大男孩),共同动手煮菜煮饭。
夜幕降临,各种饭菜做好了,外地的小伙到来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汇集于村子中的游方场——苗族青年谈恋爱的地方。他们吹着口哨,唱着情歌,有意将声音放得更加的悠扬。姑娘们知道,于是悄悄地叫着男孩们进家里吃饭去了。
饭毕,他们会邀约着进游方场上去,对歌谈情,男人们会用尽了横身解数,希望赢得姑娘们的芳心。深夜人静时候也就是男孩们要离开的时候,同时也是恋爱是否“收获”的时候。男孩们开始向姑娘们讨姊妹饭了。他们会唱着那千年不变的歌:送点嘎良吃,半夜挡蚊子,蚊子不叮人……挡蚊子是假,讨情爱是真,因为那彩色的糯米团里放着姑娘的信物。姑娘们会在掐成团的糯米里放着不同的东西,以表达对男方的不同感情。打开黛帕,糯米饭倘若放着一对红筷,则表示姑娘愿与成双成对;如果只有一支,那绝不是遗忘,而是姑娘客气地暗示水伙子不要再徒然单相思;倘若糯米饭上摆有辣椒葱蒜,知趣的小伙子就该转移目标了。对待尚未成熟的爱情,姑娘们会摆上树叶或松针,暗示讨要绸缎或线线,得到这样的物示,小伙子豪不沮丧,谁都明白,红丝线最终将牵连起的会是什么。
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清水江一带她显得特别的动人和美丽。她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苗族社会没有离婚的现象,也可能是来源于感情基础稳定的原因,而这种感情基础,就是经过姊妹节这样的场活里历炼出来的。
随着打工时代的到来,人们观念有了变化,如今真正还靠“姊妹节”来达到恋爱和婚姻的目的已不太可能。这次我到龙塘过节,男女女孩们上课的上课去了,打工的打工去了,找一个姑娘出来踩鼓都是找不到。节日仿佛只留下一个符号。不过,走亲访友的习俗还在继续着。姑妈或舅爷还是要提着鸡和糖果来走亲,苗族的酒歌还能在长桌宴上掠过。鼓点还是敲击着,虽说年轻人少了点,可大家还是亦步亦趋跟着鼓点动着。围着长桌吃饭的老人还给我们摆起他们年轻时去讨姊妹饭的那种满足感。唯一感到令人沮丧的是——那个曾经欢快的游方场上空无一个。
苗族姊妹节真实地展现了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变迁过程中,妇女掌管政治、经济和文化大权,统治社会一切事务的习俗,以及男女情爱生活景象。此间,古老悠久的苗族歌舞服饰艺术、剽悍惊心的舞龙斗牛娱乐活动,宁静温馨的农家田间生活与追求返璞归真的现代旅游活动交织互动,是人文生态演化进程的一大奇观。姊妹节同时也是社区内人们走亲访友、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的活动舞台,是民族内凝聚人心、加强团结的纽带。
2014年2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丁方院长为龙塘村的民风所感动, 他把目光放到大西南,放到高高的苗岭,放到以紫色为底调的苗乡龙塘,他体验了一下这种民族 “苦难的忍耐力和生存的勇气”。他说,龙塘不仅有江南之美,更美在有底蕴深厚民族民风。
二0一五年十一月十二日于偏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紫夏)
手机:1388554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