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返回首页

8551110535的个人空间 http://56china.com/bbs/?19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余庆:现森林一片,满园芳菲

已有 1195 次阅读 2015-6-8 10:43 |系统分类:民族旅游 | 森林, 余庆


        从偏城去余庆,虽说各为一区,但并不遥远,高速路已开通,几十分钟就到了。

        余庆曾给我的印象是:一条小街横卧在西山间,长得看不到尽头。那里的集市叫做“三天两头赶”,即遇到三、六、九的数字,也便是赶集的天了。那赶集的人,无论是男的或是女的,他们和她们头上都包着白头巾,都背着一个小背篓。站在高处,你看不清楚了男人还是女士,只看到那包头在流动。《余庆县志》载:男装“衣着为偏襟短袄(衫),或对襟短袄(衫),缀布条纹面横∞字形纽扣5-9对,裤子大裆,长及小腿。”而女子则“绣花镶边的襟袄(衫),俗称‘父母装’,扎百褶裙或四扇飘带裙,裙长及足,裤为大裆。”这种服装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还有少量延续着。现在除少量老人之外,这种景致几乎绝迹了。

        余庆在明时实为“苗地”, 乾隆时的知县詹官在他的《修他山书院碑记》说:“自唐至明,设白泥、余庆两土司统率苗类。万历庚子平播后,改土归流,椎髻卉裳之俗渐移,衣冠文物之风渐改。”也就是说,清代雍正年间,主持西南改土归流的是云贵总督鄂尔泰。鄂尔泰认为土司制度是西南边疆的最大隐患,必须尽早尽快解决。改土归流之后,余庆的苗族也在这一“改土归流”过程中,“椎髻卉裳之俗渐移,衣冠文物之风渐改。”余庆原为四川播州(遵义)辖地,自然就是在清中期“渐改”四川汉民之俗了。

        余庆之地一向很美,郭子章在《过余庆司》一诗中就曾有“荒村祭社仍茅屋,新户编门半竹篱。夹道櫻榉七白蕊,隔江杨柳换新枝”这样的诗句,这样的景致与“桃花园”无异。而清人杨玉润更把这方土地比做江南姑苏,其诗《翠屏晚照》云:“几点丹青有若无,寒山十里望姑苏。河桥廿四扬州路,恨不依稀入画图。”

        据余庆摄协的王远平主席说,余庆“都市第三地”生态园盛大开园活动,是一个以“浪漫田园•休闲余庆”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文化旅游活动,节日要进行很多天。我们想,那就去晚一点吧,因为活动的时间很长,没有必要那么怱忙。因为大多数的开园,多是领导那些没完没了的讲话而已。谁知,我们真还错过了“扬花时节”。不过,我们并不遗憾,早晨的太阳跌落在山海那一边,此时的天空更加深蓝了。

        “都市第三地”生态园就是在这城市的中央。一条叫作“余庆”的河自西向东行走然后转向北面。这河好像知道白泥人的喜欢婀娜之美似的,它并不那么来得直接,而是弯弯曲曲之后,突然来个自西而东,又自东北而西,然后形成一个“ξ”形,甩下一片大大的田园。城市的居民就在这“ξ”形河两岸居住。这大片田园十分肥沃,一种叫做“红金橘”的地方名特果品就出自这里。红金橘具有皮薄汁多、味甜化渣、食药皆佳、色泽鲜艳、易于保鲜等特点,是家庭食用和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据《余庆县志》记载:1935年,红军长征过余庆时,有百余名受伤、失散红军被地方反动武装俘虏和杀害,其中有1名小红军被龙家横担山一个庙里的小和尚救了出来,并给他指明了到遵义的去路,小红军流着眼泪,从裤袋里摸出几十颗橘树种,交待小和尚种在红军牺牲的地方以作纪念。小和尚按照小红军的嘱咐,将橘种育成苗并全部栽种。每年秋天,橘子树上都结满了金红色的橘子,小和尚告诉附近的穷苦百姓:这是红军鲜血浇出来的橘子,叫“红军橘”。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报复和破坏,人们将“红军橘”改叫“红金橘”。如今,红金橘已遍布全县各地,形成了县内的一大产业,每当挂果时节,人们就会时时怀念当年的红军和“红军橘”。

        余庆县摄协的王远平主席发给我的邀请“函”,写作“余庆‘都市第三地’生态园盛大开园”。我当时有点发蒙,何谓“都市第三地”?回来之后,查找资料方知:都市“第三地”源自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提出的“第三空间”概念,泛指人们日常除家庭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个常念常想常光顾的地方。此前,国内的都市第三地多为酒吧、私人俱乐部等。余庆人别出心裁,将都市“第三地”打造成生态园来。而这个生态园就是在城中心。在此前的城市规划中,余庆县将贯城河合围的3000亩土地留出,禁止开发楼盘,将之作为苗圃。这就是余庆人的智慧。

        在这个“第三地”里,我们见到了很多民工正在施工,说明工程还在进行中。走近园中,你总能见到各种精致的景观:观赏亭、人工湖、石拱桥、水车、果树、花圃等,还有100多个异域风情小木屋。我们没有走近那些小屋,我想那里面可能设有咖啡吧、酒吧、茶艺馆之类服务吧。我没有出过国,不解域外的风情。想必染成赤、橙、黄、绿、青、兰、紫的小屋也便是异域的景致了。在北欧文化里,人们对事物无比珍视。不仅对家居如此,对小摆件等生活杂货样样如此。“尽量长时间地使用”是北欧人的生活信条。简洁、实用、环保的理念渗透在北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北欧人本身就倡导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人们在自然中得到安乐与满足。从大自然获得灵感而产生的设计,随处可见。余庆人读懂了“第三地”的含义。

        余庆“第三地”不是“世界之窗”,我们不能要求它什么都让各种建筑文化加以彰显。想必有的地方文化可能已经想到,比如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傣族的竹楼、哈尼族的蘑菇房、彝族的土掌房、仡佬族的石板房、瑶族的歇山顶茅屋……如此等等。这个园区既然是带着“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作品、新模式”共同发展起来的,很多思路则肯定是在酝酿。余庆之名,语出《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已建成2000亩观赏花木展示区,1000亩的沁春花,绘就了20万平方米的锦绣田园,其特有智能雨水回收与小气候维持系统可以看出,其别出新栽的思考,更是中国生态观光园建设的首创,这就是另外一种“积善”了。让人身心放松愉悦、心灵沉静转场,正是都市人向往和追逐的“第三地”。北方的风沙太大,沿海的人又太多,西部的空气则太稀薄,中部的水乡又常患水灾……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余庆“都市第三地”生态园将迅速升温为都市休闲旅游的首选地。

        余庆是个小城,就是在这样一个小城市里出现森林一片,满园芳菲,县名是明神宗钦定,又有明末大儒钱邦芑、郑蓬元、胡钦华等先后隐居余庆,刻石留墨,晓吟暮读,著书立说,结庐教化。现在又是“四在农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源地,又有峡谷峻岩峭壁,险幽奇绝,令人叹为观止大乌江风景名胜区,以及红军长征三次转战余庆,留下了强渡乌江的回龙渡战斗遗址等革命遗迹,“他山”石刻、敖溪土司古镇、星宿岩碑林等文脉古韵……这些铸就了余庆必定成为贵州旅游的新名片。

        余庆,蓝天碧水,养身养心你就去余庆吧!

 

0一五年五月三十日于偏桥古镇

 

作者:贵州省施秉县茵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邮箱:wam520sb@163.com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