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年例”,即“年年有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民间风俗,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据《茂名市志》记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年例’是当地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中断,上世纪80年代又流行起来。每个地方做“年例”的时间不尽相同,从正月初二到年底都有,一般一天,有的两三天。每逢“年例”,村里都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每家每户都大摆筵席,邀请亲朋好友来吃喝玩乐,晚上村里放电影,做大戏,放烟花,整条村沉浸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传统的“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是人们美好的愿望!还有游神、游灯、点灯、打醮、舞狮、舞龙、做大戏、鬼仔戏等庆祝活动。在古代,人们的生产力极低,对大自然的驾驭能力很弱,因此,对神的敬畏是很深切的。现在,“年例”依然在继续过,敬神的色彩依然很浓,但是现在的“年例”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神而过,逐步演变成探亲访友的社交活动,成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文化载体,辛苦一年的农民高兴热闹几天,聚聚情谊,交流信息。 “年例”一般有三天,头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从“起年例”到“年例尾”,贯穿始终的是大吃大喝和一连串的迷信活动。家家户户用鸡,猪肉,鱼做成一副“三牲”摆在一起供“菩萨”享用,名之曰“摆忠”。之后是放鞭炮,鞭炮声伴着锣鼓声,不绝于耳,场面壮观。第二天是菩萨出游巡门,人们这天摆的是生果素菜,一个道士,扬着一把生锈的“利剑”,一路上口念念有词,陪着菩萨共舞,场面滑稽热闹。此时有花灯展赏,有木偶延长,有电影公映,有烟花燃放。甚至有勇士比武,醒狮献艺或粤剧上演。他们各占一方,各行其道,庞杂而相对有序,独立而相对统一。客人既可各择喜好,又无需四处奔走,转身变项,移步换景,浏览细赏相当方便。“年例尾”那天早上,火烧纸船,菩萨回庙,一年的年例也随之结束。 纵观粤西地区“年例”风俗,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农村文化,是属于粤西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宣传和引导,“年例”文化曾经逐步被庸俗化和迷信化。因此,要正确弘扬“年例”文化,尊重历史,尊重民俗,使“年例”从一种祭祀活动演变成为一种社交活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一种文化载体,成为农村讲团结、讲交流、讲文明的新风尚,把这个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以下是我近段时间拍到的有关“年例”的照片,让大家走近粤西“年例”,“睇”一次“年例”,从视觉上感受一次粤西乡土文化气息。 政府对它的态度: 政府出面,正面引导,打造年例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功德无量! 可惜最近几年茂名政府规划打造七大主题文化,包括冼夫人文化、石化文化、荔枝文化等,却漏了年例文化,可惜了。 我发觉年例确实是一种文化,值得引导和弘扬,就好像端午节等民间节日一样,好好开发,力争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什么的。 年例好,在于充满了文化和温情.听说某单位现盛行大家买东西去一起帮忙做的呢!这样的年例做起来既不破费又有意义! 想起年例 今晚选修,老师讲起了中国的民俗节日。这使我想起了家乡,一个简单的小城,一些很淳朴的人。我们那里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日是“年例” 没考究过到底什么是“年例”?来历又是什么?那已经在多年的演变中变得不重要了。从小到大,“年例”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从过去的“睇年例”到现在的“吃年例”,化州人的文化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小孩子到了“年例”往往比过年还要高兴,因为在那一天有一大堆美食在等着你,还有很多一年可能就只见这一次面的亲戚给压岁钱。男孩子最喜欢看舞狮了。晚上可以在村里的禾堂(晒谷的一片空地)上看电影,还在“睇鬼戏”。小孩子对此总是乐此不疲,今天这条村,明天那条村。有时,一天有好几个亲戚或同学过年例的,打电话来催无数次,不知去哪家吃好。只好采用轮换制,今年去这家,明年去那家。 做年例是很辛苦的,耗费大量物力、人力。我有个同学说,他家做年例,他要前一天晚上洗碗洗到两点钟,第二天又要早拜神等,不能休息。有些同学在一些较熟的人来“吃年例”时开玩笑说:“真好,你又来帮我洗碗了。”可见,做年例时,洗碗也会变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可是,只要经济允许的话,每家每户都想风光地做一次年例,宴请亲朋戚友(不管关系疏密)。 其实,年例讲究的是一种气氛,。人们虽然口头上说,我是去“吃年例”的,不是去“睇年例”的,但事实上吃的并不多,而重在叙旧,畅聊。一年可能就只有那么一次机会相聚,当然会分外珍惜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