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img]<o:p></o:p>画家郭关以其奇幻清灵的工笔山水著称于画坛,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用中国画手法呈现出一个个心象意境,这是中国画在世纪探索的典范。其作品脱化传统技法符号,手法丰富多样,但都为营造画面效果服务;在审美取向上开拓了一片以“禅”为人文根基的奇幻山水领域,郭关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深知艺术若脱离传统哲学之母体,势必导致作品精神力量的缺失,陷入一片虚无、漫无目的、毫无意义,这也是不少当代艺术作品苍白空洞的弊病核心,郭关以禅观的视角诠释世间万物,山山水水,花花朵朵,人物走兽,天堂地狱……众多题材在他的作品里都有可能出现,但都能以统一的风格呈现于世人面前,这是进入一个“大风格”的创作境界。从艺术的源泉——思想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地,在这片领地上,郭关任意栽种心灵的果实,不受题材限制,也从不受技法围囿,这是艺术风格体现的高境界——是一种心灵的风格、思想的风格、意境的风格。一种奇幻空灵,而又富有现代浪漫气息作品在郭关笔下不断的产生,一张作品即有一个独立的意境,配以郭关的诗作,一张作品就成了郭关心灵里一棵独立的菩提树,生命盎然,那么富有诗意,每幅作品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段深奥的禅理,他在近作中题诗“一钵绿水一钵天,无量清心玄悟间。稽首西天三昧印,红尘幻影化轻烟,”这幅作品完全是借以灵山幻水在参悟禅理,仰观星空宇宙,俯察生灵万物,在无量清净的参悟中,山山水水仅为钵中缘物而已,以禅来悟万物,红尘幻影皆为过眼云烟,这不仅是郭关作品的深奥语境,更是郭关一种处世的态度,一份避世的清净心,他的作品里没有世事的纷扰,没有政治寓意批判,更没有小情小调的发泄,有的是超时空的一种思想,感受到的是一瞬间美的永恒,更是一种大气的张力,仿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都在一个时间维度里同时存在,作品奇幻的结构也寓意着世间万物皆为“梦幻泡影”“万法皆空”,郭关以作品存在之“有”揭示世间之“无”。根本禅理“八正道”中“正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即是说,我们所处身心世界和环境,是虚幻无常的幻景,亦没有真我的实体可求;彻见无常,实证无我,便是涅磐,便是寂静的圣境,这是修行佛法的目的,郭关即以绘画来阐释着深奥的禅理,其作品物象之奇幻,之丰富多变不正就是阐述着禅的“虚幻无常”吗?其营造出唯美、寂静、平和的意象又不正是禅的“涅磐寂静”吗?当作品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柱,它就肯定是感人的,郭关正是以超脱的心境从繁乱的尘世中看透人生,化思想为动力,创作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他用画笔描绘出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地方,每个人的心灵都想到达的圣地。在多年的绘画创作中,郭关形成了自己的绘画思想,长期从事着绘画理论研究,在中国画笔墨之争中,郭关清楚的认识到笔墨并非中国画的全部,笔墨的高度也基本由古人攀登到了顶峰,中国画需要发展就必须在笔墨之外寻找出路,当中国山水画大流还在以笔墨为中心时,郭关就以这样与众不同的美学思想进行着创新,涵盖了色彩创新、构图创新、风格创新、题材创新等等,这从美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正确的,也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郭关在绘画思想上强调放眼未来,广博众采,吸收其它画种长处,强化绘画语言优势,但在内在功力上却非常强调传统,他多年来一直深入宋元绘画研究,从其古意山水即可看出他深厚扎实的传统功力,郭关常常教导学生:“传统,是一个很宽范围的定义,做为画家研究绘画传统只是完成了一部份,绘画是门艺术,不是简单的技术,艺术的源泉就是思想,所以画家应该从思想上进行充电,应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做画家必须做一个“文人画家”,否则只是画匠之流而已,特别是在文人普遍缺失的当代。然而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是不考究画面功夫,注重画外功夫;而我们当代画家的要求应该不仅要考究画上功夫,而且还要考究画外的文人功夫”。郭关这样的提法可谓反传统而高于传统,严于传统,他也正是持之以恒的在这样高标准、严要求下身躬力行。在人们印象里,似乎水墨写意画才是文人画的专利,然而郭关的作品却正如画家姜坤所说的属于“工笔重彩文人画”。这是把工笔院体绘画与人文精神结合的产物,比传统意义上文人画更具专业性,在绘画上更具有学术性。对于艺术的追求,郭关常说:“其时我们不应该执着于把艺术做得有多高,非得学多少东西,也不必在意于多少成就,即使满腹经纶、名利双赢,生前只是梦幻泡影,死后亦化为一把黄土,乐于此道,仅此足矣”。郭关不仅乐于“画道”,更乐于“琴道”,常常在清净自在中醉心于幽操雅弄,他嗜琴如命,终日爱不释手,宁可食无菜不可居无琴,对琴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但郭关之琴少对人弹,因琴古有五不弹:不焚香不弹、遇风雨不弹、不正座不弹、不衣冠不弹、对俗人不弹,如遇知音则无处不弹耶。郭关亦常言“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其大音希声、古淡冲和的风格与时代的繁华喧嚣格格不入,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之“道器”,在当代已几临绝迹,难怪乎郭关心生孤独与寂寞,我有幸听其抚琴,可谓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种美的享受,在弦间指下同样能感受到他画作中的意境:香烟缭绕,在沉浑松透的琴音中,一股安宁的古意顿然生起,滚拂勾抹间激荡起的韵律足以透过心灵,直达心底,令心神摇荡,清澈纯净的泛音更是仿佛平湖中滴入雨水,一股宁静与悠远莫名而生,郭关爱弹梅花引,三段重复的泛音形象的表达出梅花傲雪凌霜,寒香冷临的风韵,往来呤猱中尽现梅花柔顺清和、从容圆转,长锁短唤中又似梅蕊迎风摇曳,一派高雅素洁,清奇古淡的音节,听之恍然身处孤山月下,萝浮道中,若真有暗香浮动,俨见疏影横斜,能长日醉心于此,夫复何求呢。郭关长期以来深入琴学研究,与老琴家探讨古指法,对比各类谱本,演奏打谱之余还尝试琴曲创作,特别对古琴美学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他从道家思想出发探讨古琴美学,从老子“淡兮其无味、大音希声”,庄子“法贵天真”等道家音乐审美取向,引申出历代古琴美学风格,诠释其间的渊源、发展。郭关又从儒教、佛教的角度阐释古琴美学的演绎,归纳出各类古琴美学,近日郭关又将古琴美学与中国画美学进行对比、归纳,这将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史上空白的填补,也是现代人对古琴美学一次全新角度的审视。郭关每日苦学清修,虔诚理佛,与琴为伴,习文练武,呤诗作赋,过着清净自在地生活,<o:p></o:p>在日益喧嚣的社会中,正是需要闲云野鹤般的艺术家去探寻心灵的美好之旅,栽下憧憬的种子,所绽放出来的必是有如圣洁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高贵和雅,给人留下的是一份宁静与崇敬!<o:p></o:p><o:p></o:p>美学博士董志强<o:p></o:p><o:p></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