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商业周刊:为何“中国龙”难以驯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陷入“繁荣—膨胀—泡沫破裂—衰退”的怪圈,一些经济曾经高速增长的“明星国家”甚至因此陨落。然而,北京面临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个经济总量已经超过26000亿美元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如今仍在高速前进。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高达 11.1%。就向一列高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让它降下来速度实属不易。 为了避免出现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的通货膨胀,中国政府的经济班子已经进行了为时三年多的努力,目的是使中国经济变得温顺驯服,以免出现剧烈动荡。到目前为止,这些努力似乎幷没有收到切实的效果。 如何给经济降温成为了“博鳌亚洲论坛”的首要议题之一,这个汇集了亚洲工商界领袖的盛会4月20-2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这次会议的另外一个重要议题是:如何防止中国经济高速列车脱轨。 尽管人民币汇率政策受到指责,但北京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如何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中国经济失衡的一个首要表现是进出口贸易失去平衡,贸易顺差持续增多。一方面投资在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却是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缓解巨额储蓄存款给银行造成的压力,中国政府一直在实行促进和鼓励消费的政策,但是收效甚微。统计显示,相当一部分居民储蓄减少幷没有真正进入消费领域,而是进入了股票市场。这加大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 在中国之前,世界经济从来还没有见证过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实现如此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预计明年中国就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众口一词的赞美似乎足以让中国领导人陶醉,但他们却表露了深深的担忧,为什么呢? 提到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2000美元,所有人都要倒吸了一口凉气,然而这却是中国的实际。考虑到外向型经济在中国占很大比重,这个国家的相当一部分GDP是由外资企业贡献的,因此中国实际人均国民收入要远远小于上述数字。而且,在中国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不平衡。在沿海地区城市实现小康的时候,西部部分落后省份仍然在处于贫困线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抗经济过热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中国真正需要放慢的投资扩张的速度,正是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和公司企业的盲目扩张导致了物价上涨和经济过热。加息是抑制经济过热的有效手段,但在中国却不见得如此。国有企业享有许多政策优惠,它们对贷款利率幷不敏感,因此加息幷不会减少它们对贷款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居民却对储蓄存款有着强烈偏好,在未来充满许多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居民需要用存款来给自己增加一些安全感。因此,即便小幅度加息也会使储蓄存款快速增多。事实上,只要存款利率高于物价上涨的速度,中国人对存款的热情就不会减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应该进一步加息确实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由此看来,给中国经济降温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