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裕县达斡尔族风情富裕县有达斡尔族近六千人,主要分布在友谊、塔哈两个民族乡的登科、东极、大哈洲、两出房、十五里、东塔哈、小高粱、西塔哈、库木、吉期堡、富丰等村落。[历史]17世纪50年代,达斡尔族人从黑龙江流域迁至嫩江沿岸。大登科村就是达斡尔族人最早定居的村落,以后相继出现了东极、大哈洲、十五里岗子、东塔哈、库木屯、吉期堡等达斡尔族聚居的村落。[文化体育]达斡尔族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支,在语法构造上和语言系统上,与蒙语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达斡尔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用木克兰、四弦琴等民族乐器,说唱“乌钦”,跳“罕伯”舞。达斡尔族群众在节日期间还经常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打“包考”球(曲棍球)、毛得他特勒(拉棍)、赛马、摔跤、比箭、屋如古乐台勒(故事会)、讨乐卡其(猜谜语)、白乐苦那得勒(抓迷藏)等。[婚俗]达斡尔族历史上有早婚的习俗,20岁左右的年青人基本已完婚。达斡尔族人订亲时只要认为双方年龄、家教、出身适当就可。通常先通过介绍人探听女方父母的意见,经媒人说合,女方家同意后,媒人便磕头致谢,并及时将结果传达给男方家。之后,择日由男方备齐活马、活牛、 肉类、酒肴、点心等、在媒人的带领下拜访女方家。女方家则摆下酒宴招待亲朋好友,席上将未来的女婿介绍给大家。同时举行正式的订婚仪式,未婚女婿磕头礼拜,表示信守诺言,他将牛赠给未来的岳母,马赠予未来的岳父,以此感谢女方父母对女儿的养育之恩。婚礼那天,新郎身着盛装,骑着高头大马去迎娶新娘。女方家则派出三四名男宾乘马,女宾二三人陪伴新娘乘车,连同数辆嫁妆车一同前往。接亲的队伍返回时,男方亲属均到门前迎接。这时,新娘亲属中的主要人物领先进屋,随后新娘在女宾相的搀扶下进屋,被安置在南炕,脸上蒙着纱(绸)巾,面向窗户盘腿而坐。男宾相及其他亲友们则落座西炕,然后举办盛大的酒宴。婚宴结束后,两家近亲留下,这时才叫双方的父母及近亲相见。礼仪完毕后,继续进行酒宴,通宵达旦。[春节习俗]达斡尔族人过传统的春节,腊月三十那天在大门口放两堆烟火,祭祖,祭众神。据传说,那天是神仙下凡巡视之日,各地将在日常所供的神位前烧香点蜡,供果品,求神拜佛,虔诚祷告,这种祭祀延续到正月十五为止。三十晚饭一般不炒菜,就是粉条炖猪、羊肉,烀猪头,吃手扒肉。吃饭时晚辈们给长辈敬酒磕头。当晚去舅舅、伯父、叔父和岳父等近亲长辈家敬酒磕头。大年初一那天人们早早梳洗打扮,都换上节日的服装,走上街头,三五成群,逐户拜年,给长辈们请安、点烟、磕头。每到一家都受到热情招待,将全村走完为止。妇女们一般从初二开始拜年,身穿各种花色服装,给近亲的长辈们拜年。到外村走亲串门需过正月十五以后,见面后都有给长辈们磕头的习俗。 春节期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是黑灰日,到那天人人都往脸—亡抹锅底灰,不抹黑者不吉利。大人起床后取下锅底灰,先将自家的孩子抹上黑灰,东西邻舍和亲属之间对抹,打上花脸,嬉闹不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