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北京2008奥运的周末,踏上前往中国琉璃之乡——山东博山的火车。此行目的是探访博山现今的琉璃行业发展状况,也是为拜访从事琉璃雕琢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张维用先生。 初到见面,就体会到山东人特有的豪爽之气,已经67岁的张老怕我们找不到,抛开正在整理的出版资料,亲自到路口迎接。至家中,我们谈及博山琉璃的发展及自身的成长过程,观看家中摆放的字画奇石等,了解到关于张老的一些故事。 中国工艺美术馆内,有一件名为“十六大阿罗汉”瓶的琉璃雕琢作品,因其雕琢精细,所制浑朴简古,艳如宝玉,被作为馆藏工艺品永远收藏,作品署名冰花楼主。很长一段时间,香港收藏界以为冰花楼主是一位清朝乾隆年间的琉璃艺术“高人”,然而遍查资料却找不到关于“冰花楼主”的资料。直到2000年9月,香港收藏家李景勳举办个人藏品——清代玻璃珍品展览时,请来故宫博物院文物专家夏更起先生,方才知道冰花楼主原来是山东博山美术琉璃厂的一名高级工艺师,本名张维用。 热情交谈之际,张老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工作室“两平米精舍”、文稿、以往琉璃雕琢作品的样稿、照片等,并赠再版的《冰花楼诗文集》与《烟壶》杂志创刊号,另我等不胜欣喜。“两平米精舍”是一个空间狭小的工作间,只容得下一人之座、一台雕琢机、一个灯和细小的雕琢工具,墙上挂着两幅“两平米精舍”字样。<STRONG> 张维用 生平纪事</STRONG><STRONG></STRONG> “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一个工匠。” 张维用,别名冰花楼主,1941年生于连云港市新浦。1960年参加工作,先学习内画,后改为琉璃雕琢设计。1964年他设计了一只梅花碗,上有“孤山前面三百株”七字隶书,这在当时的博山还属首创,从这只碗开始了他雕琢艺术的生活。几个月后,这个刚进入刻花组的新手就担负起设计制作新产品的任务。有堆雕瓶、堆雕青蛙烟缸、套红荷花烟缸等,其中青蛙烟缸的照片被青岛外贸部门印的一本样品册选作封面。 1966年遭文化大革命迫害,批斗专政,终年劳改。12年后才昭雪平反。 1974年,他开始了16寸至20寸特大型琉璃雕琢瓶的创作。他先后创作《三打白骨精》瓶,《龙风纹》瓶,《缠枝西番莲》瓶、《赤壁麈兵》瓶等大件作品共8件,代表了那个时期博山琉璃雕琢的最高水平。 1979年,他制作的《后羿射日》壶和山他没计的《镂空风纹笔筒》在省工艺美术创新评比展览会上双双获奖,《淄博日报》的一篇长篇报道《美琉之春》中报道了他这一时期的许多雕琢精品。 1982年6月根据领导的安排,他参与了《淄博市志》琉璃部分的编纂工作,之后重返专业岗位。先后创作了《竹林七贤》、《兰牛序》,《红楼梦》,《白蛇传》,《十六大阿罗汉》等仿旧产品,其中《十六大阿罗汉》瓶一共4件。第一件在创作中即被港商看中,以高价买去;第二件在首届北京世界博览会上获该会颁发的铜牌奖;第三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他创作的作品被评为“宋元风格”、“书卷气”、“文学趣味”。 现在,张老已经从博山美术琉璃厂退休十余载。按他的话说,就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但也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笔架山诗社顾问的身份。 他的琉璃雕琢多次获部级、省级及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奖项,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他兼擅诗文和考据,主持撰写《琉璃志稿》,出版《冰花楼诗文集》。他对博山琉璃的考证堪称中国第一人,各类文章被收入丛书期刊或在国外发表约40万字。干福熹院士编著的《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一书中,“元明清时代的古代玻璃技术”部分是张维用先生编写的。博山琉璃博物馆藏品<STRONG> 创自中国,肇自清代</STRONG><STRONG></STRONG> 琉璃雕琢,创自中国,肇自清代,博山是其主要产地。“琉璃雕琢”,是指在玻璃器皿上以琢磨工艺作出浮雕纹样的工艺品,有单色、套色、多层套色等,在国际艺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利用“套料”的多层烧结技术,把深浅各异的色料雕刻图案。 制作时先用一种色料作烟壶坯胎,再将熔融的其他色料与烟壶坯胎熔连为一体,然后用雕花技术研磨出浮雕的图案,并剔除多余部分精雕细磨,直至显露出烟壶坯胎。再经过精细的加工之后,外层具有浮雕效果的深色花纹就在洁白的坯胎料地子上凸现出来,一深一浅,对比强烈却又十分和谐醒目。博山玻璃中亦有由“套料”发展而来的单色或仿玉色器皿,其中“鸡油黄”单色玻璃最为名贵。 琉璃雕琢产品最早出现于清康熙年间,至乾隆时期技艺益精,珍品迭出,清宫造办处曾大量生产,以供皇帝赏赐外国使者及文武臣工。“矩凿所至,细入毫发,扪之有棱”的雕琢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清亡后,此技艺流入民间,“庶民之家乃得陈设玩赏”。1957年,在博山外贸部门的提议下,琉璃雕琢工艺引入博山。经过艺人们四十余年的努力探索,琉璃雕琢这朵传统的民间工艺奇葩在博山生根发芽。 套料即套色,是琉璃制品区别于玉石器的独特工艺,即在琉璃制品的表面再套上一层或数层与底子不同的色料,再在这些色料上,根据需要绘制山水花鸟等图画,经过雕琢加工,使图画显露出来,雕镂错采,光色鲜明,琳琅悦目。 这是一个复杂的细密的加工过程,要经过吹制成型、套料,整型、磨面,设计图型,加温涂蜡,刻画轮廓、落地打砂,浮雕研磨,精雕细刻、抛光、酸洗等许多道工序,一件成品才能制作出来。在过去,一个套料刻花瓶,一个技工要用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有些精品,则更加费时费工。 一般套一色的居多,有的多至五色。色彩配合与图案设计可以形成不同的格调,如:白底套兰,典雅凝重,白底套红,鲜明富丽,白底套绿,郁茂葱翠:多色相间,争辉斗艳,光彩夺目。单色浮雕多是名贵色料,如:鸡油黄,鸡血红,柠檬黄、月白,松石兰等。作为精致的艺术品,套料雕刻单个制作,用料讲究,配合适当,除雕琢精细外,都在匠心独运,以奇巧取胜。套料制品,有的光色协调,高雅出俗,有的强烈对比,色彩分明,千姿百态,各呈奇妙。 制品不同,式样不同,规格大小也不相同。以刻花瓶为例,小的6时,大的14时,最大者到20时。形体也富于变化,美人瓶呈圆角形,萝卜瓶纺棰形,天球瓶下粗如鼓,上细如柱,观音瓶亭亭玉立,还有灯笼瓶,椰子瓶、鱼尾瓶等、都因物取名,各象其形。除圆形者外,还有瓜棱瓶、八棱,四棱等多种。 套色浮雕以花卉禽鸟为多,还有山水,人物、走兽等。传统的图案,如:天女散花,龙凤呈祥、嫦娥奔月,松鹤延年、凤戏牡丹等,工艺独到,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和民族色彩,更受欢迎。 博山的套刻工艺有悠久的历史,清朝康熙年间,宫廷内的鼻烟壶作坊,就有博山的工匠。清朝乾隆时,北京的套料多取给于博山,然后运到北京的玉石作坊,进行刻画加工。孙昌元就是制作套料(半成品)的著名大师。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开始有了本地的雕刻品。民国初年,博山的套料雕刻相当兴盛,洋烟嘴是重要产品,直奉战争后,多已歇业停产,水手行(磨工)后继无人。 解放后博山已经成为琉璃雕琢工艺品的重要产地,1958年,琉璃厂招来北京玉雕工人王德行,恢复了雕琢生产。随着对外贸易的日益扩大,雕琢技艺人员也逐渐增多,1986年“文化大革命”前,发展成一个刻花车间,有技工100多人,套料刻花制品有200多种。在提高工效的同时,工艺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1959年,采用电动设备机转动,代替脚蹬。1963年,用空气压缩机喷砂代替原来费时费工的“落地子”工序。1964年,改进抛光工艺,以麻根轮代替细砂研磨。1973年,采用人造金刚石磨头,大大提高了工效。 博山众多的琉璃雕琢艺人中,冰花楼主是其中的佼佼者。刻画设计人员张维用勤于思索,在接受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他的作品粲然溢古,妙趣横生。他创作的“女娲补天”壶,塑造了一个匡世女神的优美形象,突出表现了她炼石补天的神奇业迹。 “大禹治水”瓶,刻画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大禹的指导下,战洪水、抗灾害的宏伟奇观,也突出了大禹日夜操劳,仆仆风尘, “三过其门而不入”的勤苦神态。取材《西游记》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纹瓶,取材于三国故事的“亦壁鏖兵”纹瓶,构思奇巧,人物生动。仿珊瑚的“后羿”壶、 “观音”壶,想象丰富,别具一格。 “红叶题诗”壶,不仅有人物故事,还镌刻了“红叶”和菏句,这些诗文,字迹清晰,书法遒丽,图文并茂,俱臻佳境。张维用琉璃雕琢作品 一件完整的雕琢作品的完成,大约需要1-2个月的时间。琉璃雕琢整个过程就是用金刚石轮在料器上一点点研磨而成,所用的轮子大的如杯盖,最小的如火柴头一般。雕琢从设计开始,根据作品的尺寸、颜色、造型等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雕琢的图案,如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选定以后,开始进入雕琢程序。 首先是去料,就是把图案中的多余部分用轮子磨掉,设计好的图案留在瓶面上;然后开始雕琢,经过粗磨和细磨,瓶上的图案开始显现,并逐渐清晰。随后进入细雕程序,这一过程也是展现精湛工艺的关键工序,需要全神贯注,关键之处如人的面部表情,五官的雕琢,需屏住呼吸,稍有不甚,人物表情就不会栩栩如生。 琉璃瓶约有2-5公斤重,需稳稳当当托在手中,这份耐力也非初学者所能承受。琉璃是易碎品,在雕琢凹凸不平的地方时,极易碎裂,这那就完全失败了。<STRONG> 琉璃雕琢,后继无人</STRONG> 在张老的作品照片里,我们还看到有8套色的烟壶雕琢,层峦叠嶂,令人生叹!张老说这种壶举世之中,只有自己制作过11个。但现今的工艺连8套色的壶体都没法完成,遇刀则裂。 我们在博山琉璃博物馆中看到的器皿制品、雕琢及内画精品大多是老一辈的作品,现代的仿古之作多出于河北,粗俗不整。看到现今的博山琉璃雕琢后继无人,步履蹒跚,实在令人痛惜不已。张老说,他的手艺并非闭门不传,而是无人肯静心学习。愿有为者有志者见到此文,有机会向张老诚心求学,吾也可欣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