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协“降低门槛”说法为何遭网络作家冷遇? 最近有作协人士提出,网络作家入作协可以“降低门槛”。曾几何时,一直被称为“写手”的网络作家,终于能够修成正果了,我情不自禁为他们高兴。然而,网络作家对此却反响冷漠。据报道,网络作家“江北南”对作协这一举措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我对这样的搞法不以为然,什么网络写手加入作协,表面上看是作协降低了门槛,其实是作协与当代年轻人写作严重脱离的表现。”也有网络作家撰文表示:“作协很夸张地说这事儿,似乎在表示很开明,似乎‘格外开恩’。不知道别的网络写手如何看此事,起码对于我来说,很可能会说NO。”有的网络作家,甚至气愤地说:“降低门槛的说法,是对网络作家的侮辱!” 为什么网络作家如此冷漠、甚至气愤?如果换位思考,似乎也不难理解。首先,“网络写手”这个称谓本身就表示:不承认网络文学创作者的“作家”身份,不承认他们具有作家实力和文学追求。其二,降低门槛的潜台词是,网络作家的作品与已入作协的专业作家相去甚远,需要降低门槛、降格以求,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对此,有的网络作家表示:网络不是文学乞丐,不需要居高临下的怜悯。降低门槛说蕴含的“高贵蔑视”,使他们无法平心静气地接受。 作协的说法与网络作家反响,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反差?我以为,这暴露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中国作协体制,与改革开放30年文化市场飞速拓展的现实已经脱节。随着互联网的迅捷发展,以网络为重要平台的中国文学,展现了无限扩容的创作空间;大量非专业的网络作家构成宏大创作群落;这个群落以惊人的创作速度和情感力度,彰显了网络作家参与生活的即时性、互动性和社会责任感,使网络文学如璀璨星河冉冉上升。网络作家群体,已成为当前创作的中坚力量。然而,某些文学话语权拥有者,却忽视了这一崭新文化现象的出现,忽视了网络创作群体的力量。 仅就我接触最多的网络诗人而言,我以为,网络诗歌已成为中国诗歌主流。 2008年5月汶川抗震抢险中,互联网成了最快捷广阔的信息平台;网络诗人群在震后迅速作出反应,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壮观的诗歌书写。互联网掀起的抗震诗歌狂潮,令世界瞩目。新华网、中国网、新浪网等纷纷开设抗震救灾专题,而人民网文化读书“心系汶川”征文稿件,就有70%是诗歌。抗震期间最热传的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也来自网络文学。汶川地震24小时后,我在新浪博客发出倡议书《灾难中,中国作家应拿起笔记录民族的疼痛和坚强》,不足两天就收到1000多份回帖,大部分是网络诗人的精彩诗作。在《诗刊》工作十几年,我对诗歌抱有职业的冷静,但这次阅读却再也无法控制波澜汹涌的感情。我一次次关闭电脑,害怕泪水流淌到触摸屏上。这些与抗震报道同步、与救援勇士进军同步的诗歌,写出了13亿中国人的热泪、热血与热忱。数以十万计的中国诗人们,用笔与天灾分秒必争,构成以网络作家为主流的中国诗歌,在世界范围的宏大阅兵和丰硕凯旋。与前线的十万大军相比,这支诗歌大军同样值得尊敬。是他们,借助互联网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坚强声音,作出了中国式的回答。 然而,他们却无法享受最起码的文化权利,甚至连“作家“称号还无权享有,至今还被称为“网络写手”……这种提法,与网络作家的创作实力和文化贡献相比,的确是对他们文学价值的贬值。 与此同时,抗震热潮前后,某些作协领导和著名作家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其一,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词句“纵做鬼,也幸福”,令网友大跌眼镜。 网名“一家村主”的作家李钟琴,为此在博客中撰文,宣布退出山东作协。他表示:“在这种不学无术的人领导之下,与这种恬不知耻的人为伍,真是耻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