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0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肇兴:侗寨淳风照古今(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phoenixsvan 发表于 2009-9-21 16: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center><center></center></center>  清晨,当阳光缓缓照亮仁团鼓楼高高的塔尖时,黔东南肇兴的大街小巷也渐渐热闹起来,侗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街道上。这些侗民,虽然服饰外表已经与他们的先辈大相径庭,却始终延续着不知多少年月的生活方式。卖早点的大妈一边与路人们聊着天,一边用筷子翻动着煎锅里香喷喷的粑粑,肉贩将各式肉块抬上案板,并不失时机地摆上相应的“首级”,是猪肉就放上闭了眼睛的猪头,是狗肉就放上耷拉舌头的狗头,是羊肉就挂上一个山羊头,这样大概表示既货真价实又新鲜可靠。 吃过早饭后,村民就早早地出门了,带着农具和空空的篮子,下到寨子外面远远的田地间去劳作,他们也许要天黑才回家,回来时,带着两裤管的泥巴和满满的一篮收获。  寨子里最显眼的莫过于那五座高耸的鼓楼。按照书本上说,鼓楼是侗民姓氏的标志,一个鼓楼代表一个同姓聚集体,因此大多侗寨是一寨一鼓楼,而肇兴侗寨800多户居民全姓陆,书上的纲纲条条就说不通了,可信的解释却来自肇兴街边卖书的陆老先生。他说,肇兴规模过于庞大,为了管理方便,便将全寨按“仁、义、礼、智、信”划分为五团,每团一两百户,各拥有一座以本团名字命名的鼓楼,因此形成了鼓楼林立的风景。  肇兴鼓楼均为密檐式,横切面呈偶数的六面或者八面流水。楼的层次为奇数,有7层,9层至11层不等。鼓楼内部全系木质结构,以杉木凿榫衔接,甚至不需要用一根铁钉,鼓楼以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据说,主柱代表了四季风调雨顺,而围绕主柱的12根衬柱则代表着一年12个月。为了装饰和保护木构部分,在鼓楼的外额上绘有龙凤鸟兽、古今人物以及侗族生活风俗的油饰图案。观察鼓楼内有规律的木构架排列和重复的变化,犹如欣赏乐曲,陶醉于优美的韵律之中。  在鼓楼及其周围广场,我看到不少侗族居民在下棋,吹芦笙,聊天或看书。这里平时是侗民们休息会友的所在,如果遇到节日或者侗寨的重大事情时,敲响皮鼓,人们便会立即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鼓楼,举行歌舞庆典,决策讨论,排解纠纷。总之,鼓楼的功能大抵类似于城市中心的会堂和广场——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肇兴,同样形成漂亮风景的还有风雨桥。和鼓楼一样,它们精巧的构造令我流连忘返。肇兴从寨头到寨尾的溪流上横跨着五座风雨桥,它们也以仁、义、礼、智、信为名,风雨桥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主要用于沟通河两岸,桥廊有长凳供人休息乘凉。这样的桥因能遮风避雨,所以称为“风雨桥”,又因桥身有油漆彩绘,雕梁画栋,所以又称“花桥”,侗民也把花桥当作吉祥彩龙的化身,每当明月高悬,清澈的河水倒映着灯光摇曳的花桥,可称作肇兴一景。  风雨桥边,分布着侗族的干栏吊脚楼,吊脚楼将沿河的住宅楼底连通,成为全寨人的公共走廊,加上五座风雨桥,即便在雨雪天,居民们仍可以自由地穿梭于村寨中而毫发不湿,从这种“上分下连”的构造中,我们能够看到氏族社会时期集体居住的影子,了解到侗民们渴望团结的心理。  虽然鼓楼和风雨桥被侗民们浓妆艳抹,侗族人家的房子却很少装修,甚至大多数房屋连增加一点点色彩的油漆也没有涂,并非像皖南黟县或者云南大理的明清民居那样,住宅的豪华程度成为官商贵族间相互攀比,相互嫉妒,明争暗斗的产物。大概侗族人不愿意在邻里之间争高低,他们认为竞争意味着胜负,也就意味着破坏内部团结,所以,爱美的侗民并不过分装饰自己的房子,而把积压的情感与艺术天赋全部倾注到鼓楼和花桥上。或许,这就是鼓楼和花桥天生丽质的原因。  离开肇兴,当我在高高的山岭上眺望这座古老侗寨时,太阳高高升起,五条彩龙静卧在滋润大地的河流中,保佑着这里的一切风调雨顺。更远,是成片的农田,五谷庄稼生机勃勃地生长其间。  图为侗寨民居建筑和正在接受采访的侗族姑娘<div id=[/img]

19

主题

9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pagedbolton 发表于 2009-9-21 18:14:1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