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37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黎平会议专题】2005中国(贵州)原生态稻作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zhuyisheng 发表于 2009-9-21 11:2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3

主题

10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exine54846 发表于 2009-9-21 14:40:23 | 只看该作者
—万年的历史。经过漫长岁月的不断摸索、积累和创新,创造了丰富的稻作文化,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主要是: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的生产结构,包括水田的开辟和整治,依赖于水稻耕作的副业生产,为水稻提供水源的森林,相应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由稻作农耕而形成的文物古迹,如新石器时代的大石铲,古老的灌溉系统,铜鼓,花山崖壁画;与水稻种植密切相关的民风民俗,如饮食、节日、宗教祭祀、人生礼仪等;口头传承文化,如相应的民族语言和文学艺术,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血汗的结晶,弥足珍贵,在当今的社会上中,依然发挥其相应的功能,甚至是重要的功能。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现代化的浪潮里,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正受到严重的威胁,而它们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何对它们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开发中又不使之遭受破坏,是我们面临的严重挑战。键词:稻作文化保护利用者:梁庭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亿人口,有一半以上的人的餐桌上是以大米为主食的。而且由于口感好,这个数字还有扩大之势。关于中国的这项发明,其作用和意义与四大发明任何一项相比都不逊色。正因为如此,我在一次全国民族科技史学术会上提出水稻人工栽培应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国人(具体说是当今江南汉族和壮侗语族诸族的共同祖先越人)发明水稻人工栽培,证据很多,从记载上看,《说文》说:“秏,稻属。从禾,毛声。伊尹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南海之秏。’秏,呼到切。”空桑之子伊尹辅助商汤取得天下,荣任商朝首任宰相,尹就是宰相,时为公元前16世纪,距今3600多年。秏念是古越人对稻米的称呼,用到现在。《说文》虽然是汉代字典,当时一定有先秦典籍为据。《说文》里还有糇(,米,米饭)、稴(,籼稻)、稬(,糯稻)、秜(,儿童,意为野生稻)等字,都是越语,说明壮侗语族各族在分化以前很早就种植水稻了。不过最过硬的是考古,现将有人工栽培稻考古成果的主要遗址排列如下:2),意为首领,头领,官;Laux(la:u4)是大的意思,都老即大首领,大官,大头人。故“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明史·刘显传))“家有铜鼓,子孙秘传,号为右族。”(《续资治通鉴长编》)《唐书·南蛮传》说,东谢蛮“赏有功者以牛马铜鼓。”东谢蛮即贵州布依族、仡佬族的祖先。不过这种功能随着奴隶制的终结而结束了,只有祭祀、娱乐功能延续至今。唐温庭筠诗《河渎神》:“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唐许浑诗《送客南归有怀》“瓦樽留海客,铜鼓赛江神。”《湖南通志》引王阮亭诗:“铜鼓蛮歌争日上,竹林深处拜竹王。”竹王不就是布依族等民族的祖先吗?清嘉庆《续黔书》黔中曲十三首之一:“斗大山城景物熙,雨风风雨竹王祠。迎神一曲鸣铜鼓,窨酒满斟倒接罹。”到现在依然这样,瑶族盘王节和壮族蛙婆节一打就是几十面上百面,地动山摇,壮观极了。今年四月广西田阳敢壮山公祭人文始祖布洛陀,几十面铜鼓把气氛推向高潮。敲击铜鼓祭神,重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收成好了六畜才能兴旺;仓实栏满人丁才能健康平安,都有连带关系。这一目的在壮族铸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面上的青蛙立雕表现得最明显,蛙立雕身上布满了稻穗纹,直接把人们的意念表现在上面。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徐君德 发表于 2009-9-21 17:55:48 | 只看该作者
与稻作文化有关的文物古迹还很多很多,无法赘举。这么多文物古迹中,只有广西东兰铜鼓刚刚纳入《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名单中,叫做专业性试点。花山崖壁画虽然定为省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并没有真正开展保护。由于生态环境变坏,酸雨等腐蚀严重,不断脱落,褪色,还有人为破坏,旅游者乘人不注意,就敲一块放在兜里带走了。有的只看眼前利益,只管开发利用而不保护。看来有必要制定文物古迹名录,指定相应法规条例,落实责任,有奖有惩,才能遏止稻作文化文物古迹的毁坏,保护祖先留下的这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第三.与稻作文化相关的民俗的保护和开发。这部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易流失。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各稻作民族都形成五彩缤纷的民风民俗,包括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节日民俗、文艺民俗、人生礼仪、宗教信仰等等,极为丰富。生产民俗很多,如种植习惯、田崇拜、谷神崇拜、招谷魂、开耕礼、稻草人、打背工,等等。《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载,土家族“凡插秧之先,植竿标纸于田中,既插秧则以竿纸归之,收获后延师巫,献蔬供,杵糯米为馒首以祀,谓之早斋会。”类似开耕礼,稻作民族都有。打背工源于氏族社会的集体劳动,是一种无偿互助方式,我在泰国曼谷郊区就见到,可见在稻作民族中很普遍。在古代,有的民族还在田间模拟交媾,通过互渗观念促进稻穗灌浆。服饰南方尚蓝黑,取之于禾苗浓绿的颜色。加上其染料蟒蛇藤汁不变色,不脱色,在田间沾泥一洗就掉。普遍都是宽裤脚,随时能挽至腿根,便于下田。饮食方面,以大米制作的食品一共有米饭系列、米粥系列、粽子系列、糍粑系列、米粉系列、米饼系列、米花系列、米糕系列、米酒系列、元宵系列等十多个系列的160多种,光米饭就有焖饭、蒸饭、涝饭、竹筒饭、绿豆饭、黑豆饭、饭豆饭、大米玉米渣饭、五色饭、油炒饭、煨南瓜饭、抓饭……不一而足。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吃法,像侗族和傣族就特别喜欢吃糯米饭。副食主要是稻米转化物诸鸡鸭鹅,有些稻作民族禁食吃草动物的肉,这与阿拉伯民族正好相反。南方各族爱住干栏,从适应自然环境需要看,干栏通风透光,可防暑防潮。但其结构还考虑到水稻生产。人居住第二层,通风干爽,第三层晾晒和保存谷物,任二层烟熏,可防虫。下层养禽畜,便于用米糠、稻草喂养,禽畜粪便又可肥田,良性循环。惟一的缺点是不大卫生,不少家庭已经改变,另起畜圈。人生礼仪离不开水稻。如给神或新亡人供的只能是米饭或大米制品,决不能供玉米粥、薯类。壮侗语族各族视稻米为生命的象征,做寿叫做“补粮”。年过半半的老人都有个近一米高的陶罐,称为寿米缸,生日请巫师诵经,子孙往缸里加新米,表示延寿。里面的米平时可以掏一些熬粥,但再穷也不能掏净,掏净了就意味生命即将终结,不吉利。此俗现在尚存。很多节日直接间接与水稻有关,像苗族的吃新节、吃戌节、吃秀节;侗族的龙姓年、过重年(吃合米饭)、节龙节、活路节、侗年、吃新节、乌饭节、社节(祭主管农事社公)、牛节;水族的端节、卯节、霞节(祭水神求雨);仡佬族吃新节、牛王节、火把节(烧稻虫);仫佬族的牛诞节、驱虫保苗节、依饭节;毛南族的牛节、分龙节;布依族的开耕节、牛王节、关秧门节、三月三;壮族的蛙婆节、铜鼓节、开耕节、歌节、神农诞节、插秧节、脱轭节、泼泥节、六月节、莫一大王节、凤莫节、莫那节、壮年(旧历十一月)、洗小铁节,等等。以上节日直接与水稻种植有关,其中插秧节、牛王节、尝新节等,几乎各民族都有。其他如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端午节等,则间接与稻作有关。尝新节很有意思,有的地方新谷登场煮第一锅新饭,第一碗饭要喂狗,以感谢它为人类找到稻种的功劳。泼泥节男女青年互相用水田泥浆往对方身上泼撒,据说泼得越多水稻越丰收。这些节日都充满了乐趣,也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宗教信仰。南方种稻的民族,其宗教分为三个层次,或处于宗教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层次是原始宗教。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在南方稻作民族中仍有普遍影响,不过已属于残余形态。进入稻作农耕社会,这些崇拜都逐步向稻作文化靠拢,比如把生殖崇拜与稻穗灌浆互渗;把蛙图腾上升为民族保护神,雷、鸟、牛等地位下降;敬祭祖先成为祈求水稻丰收和儿孙平安蕃衍(即两种生产的繁荣)的功利;把灵魂崇拜引申到稻魂,在傣族中稻魂奶奶的威力甚至佛祖也得让几分。侗族中还引申出一个井神,天柱侗人大年初一要去挑井水,并扔些硬币于井里感谢井神。第二个层次是原生性民间宗教,如壮族、布依族的麽教,壮族等的巫教(师公的师教)等,这是宗教发展的第二阶段——准宗教阶段,或者说是从原始宗教到人为宗教的过渡阶段。到这阶段,稻作文化在宗教中的分量便大为加重了。壮族麽教的35位造物男神里,有20多位与水稻生产有关,如布六记造田、布花变造泉、布洛卡造塘、布结纸造米筒、布卡翁造干栏、布三雪造鸡、布天贡造鸭、布朗莫造猪、布比朋造簸箕、布黄回造阳光、布飞佛造风、布万本造三脚架,等等。这些神祗之造物,大多围绕着种田展开。宗教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人为宗教,不过南方民族人为宗教如道教、佛教都是引入的,而且被民族文化涵化,其面貌和功能与原生性民间宗教相差无几,只有傣族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例外。但傣族的小乘佛教也是适应于稻作文化的。总之,南方民族的宗教,无论是本民族的或是外来的,都纳入了稻作文化。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属于精神文化和方式文化,经常处于静态和动态之中,如不加以保护,有的很容易流失,其保护工作正面临严峻的形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