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34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纳雍苗族族源与迁徙[爱心纳雍论坛(关注纳雍贫困儿童,关注纳雍失学儿童)]

[复制链接]

20

主题

9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qwt258 发表于 2009-9-20 00: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纳雍苗族族源与迁徙 纳雍苗族源流、迁徙与分布作者:谢洪溟 纳雍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口碑传说,居住在纳雍的苗族,其先民为古时为陕甘一带迁徙南下进入今川、滇、黔之“三苗”中的一部。《水西全传》载:“南北朝时梁、陈年间(公元522—555),彝族辖区就有黑苗九万人过境,有的定居在‘布诺’、‘阿哲’主辖地总溪河畔。”而后繁衍为今纳雍苗族的一部分。在元代,湖南宝庆苗族的一部分,在元末战乱时避居省内的水城等地(当时纳雍的阳长、以角等地属水城所辖);明代,朝廷有组织的移民,从外地征集屯戌境内及附近的苗族军人留居下来;清咸丰八年(1859),韭菜坪起义的苗民一部进入境内以麦地夹马洞一带定居;清同治五年(1866),祝万春、何玉堂领导的苗族义军失败后,当时的大定府将其三千多人安插于纳雍河、白泥屯(今百兴)、海座、阳长等地;同治六年(1867),毕节猪洪箐以陶三春、陶兴春为首的苗民义军战败后,有五百多人进入龙场地尾等地定居。解放前,人们常以服饰的差异将纳雍苗族分为“花苗”、“黑苗”、“白苗”、“箐苗”等,解放后统称为“苗族”。 境内苗族为大杂居小聚居,全县25个乡镇均有分布,遍及300多个村寨,总计18000多户。其中,1000户以上的有阳长镇、董地乡;900—1000户的有龙场镇、姑开乡、猪场乡;500—900户的有维新镇、老凹坝乡、水东乡、锅圈岩乡、羊场乡、昆寨乡、张家湾镇。其他乡镇都分别在100户以上500户以下。100户以上的大村寨有:雍熙镇龙井海弧戛161户;阳长镇木梳寨102户;维新镇坪子半坡寨124户;龙场镇地尾358户,地伟小营108户,自戛滑竹箐104户;董地乡癞石关137户;化作乡倮都108户;百兴镇水头寨114户;锅圈岩乡文化拉雍凯101户;姑开乡永德发珠寨179户,姑开陶家寨139户,火把大寨113户,火把小寨101户;昆寨乡大寨247户;猪场乡湾子寨121户,大多拱台沙坝118户。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苗族总人口为900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其中,3000人以上的有阳长镇、龙场镇、董地乡、姑开乡、水东乡、锅圈岩乡、昆寨乡;1000人以上3000人以下的有新房乡、维新镇、化作乡、乐治镇、沙包乡、老凹坝乡、百兴镇、羊场乡、张家湾镇、左鸠戛乡。300人以上的大村寨有:雍熙镇龙井海孤戛772人;骔岭镇海雍大荒坝356人;阳长镇木梳寨519人,以支达401人,小坝子460人,大塘371人,马店三棵桩445人;新房乡通作楷花苗寨342人;维新镇坪子半坡寨594人,坪子羊毛寨445人;龙场镇地尾1795人,小营519人,滑竹箐528人;董地乡以撒落445人,癞石关692人;化作乡石梯子371人,倮都519人;乐治镇高枧槽大寨342人;沙包乡安乐坝371人;老凹坝乡马路边352人,大寨314人,垭口寨356人,箐脚301人,果几盖375人;水东乡箱子何家寨353人,平寨314人;百兴镇丫口老寨子371人,水头寨549人;锅圈岩乡钟山坡头上302人,新联猫儿兔386人;姑开乡永德箐口401人,发珠寨861人,陶家寨668人,火把大寨572人,火把小寨511人,寨块321人,岩脚寨416人;昆寨乡大寨1187人,郭家冲312人;猪场乡湾子寨579人;大多拱台沙坝564人;张家湾镇老翁398人。(本文据《纳雍县志》和有关资料综合整理而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