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庄,悠远的历史,给古镇造就了诸多胜景。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盛赞周庄“不但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 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
全镇近千户民居中,明清和民国初期的建筑仍保存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及60余个砖雕门楼。
周庄民居,古风犹存,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
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0.4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
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
周庄是水的世界,古镇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
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街,因桥成市,桥桥相望,桥桥相连,为水乡周庄增添了魅力。
坐在船上游览,穿桥过洞,颇有情趣。悠游网每穿过一个桥洞就出现一种景色;每拐过一座桥堍,又另有一种意境,从不同角度构成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画。
周庄环境清静优雅,是读书的好地方,也颇有读书的好传统,历史上曾出过进士、举人20多人。
除了张翰、周迪功郎和江南巨富沈万三,先后寓居或游钓于此的有刘禹锡、陆龟蒙等,还有给近代中国留下深广影响的叶楚伧等人。
名胜还有全福寺建于宋元佑元年(1086年)。地处贞丰桥畔的迷楼。澄虚道院俗称“圣堂”,该道院创建于宋元佑年间(1086-1093),距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
游览周庄,双桥是不能不看的。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
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至清乾隆三十年(公元 1765 年)两桥皆重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又由里人捐资重建。1957年永安桥再次修缮。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
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人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欵乃声声的小船在桥洞穿过。桥边,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各地美术院校的师生,在全神贯注地写生,摄影爱好者则端起照相机,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站在市河一侧举目望去,钥匙形的双桥连同不远处的清代石拱桥——太平桥,一个镜头可以摄下市河上的三座古桥。
在周庄的近千户民居中,明清和民国明期的建筑至今仍保存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和六十多个砖雕门楼,还有一些过街骑楼和水墙门,这在江南水乡是堪称典型的。在这些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沈厅位于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北朝南,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间房屋,分布在一百米长的中轴线两旁,占地两千多平方米,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据《周庄镇志》记载:“沈本仁早岁喜欢邪游,所交者皆匪类。及父殁,人有'不出三年,必倾家者'。本仁闻之,仍置酒,召诸匪类饮,各赠以钱,而告之曰:'我今当为支持门户,计不能与诸君游也!'由是,闭门谢客经营农业,于所居大业堂侧拓敬业堂宅,广厦百馀椽,良田千亩,遂成一镇巨室。”看来沈本仁是属于那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物,他没有把上辈人遗传的家产挥霍殆尽,在父亲死后发愤耕可与苏州网师园中的砖雕门楼媲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