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报纸谈《大国崛起》:中国是大国吗?【来源:生命时报-环球时报】 【作者:陈旭敏】 原标题:大国崛起引爆华人大国情结 国学复兴成潮流 英国《金融时报》12月30日文章,原题:中国人的大国情结 中国是大国吗?在一些西方人士看来,中国现在确实是个大国,无论是咄咄逼人的商品还是日渐崛起的综合国力,或是在国际政治和外交舞台上的影响力,都堪称大国。 不过,中国人自己对这个“桂冠”却很难挺起胸膛,至少目前还没有心理准备:微不足道的人均GDP和国民福利、选购商品时对“外国标志”高看一眼,每年大量优秀学生求学海外、外国公司在华仍享受“超国民待遇”、甚至一个外国人走在中国街头,也会频频招致回头。 即使如此,中国还是忍不住重新审视自己:2006年央视大片《大国崛起》的热播,终于引爆了中国人对大国心态的半信半疑。 不容置疑,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确实举足轻重,而这种自信在2006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六方会谈、中东问题、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等,中国的长袖善舞令人瞩目。 综合国力增长更让中国挺直了腰杆。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引擎,全球经济感受到“中国因素”的威力。 五年的WTO经历或许更能反映中国人心态的嬗变:五年前中国谈起WTO,保持着“狼来了”的警惕,而现在,与“狼”共舞的中国却为巨额顺差蹙起眉头。 政治经济的崛起已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中国人的心理:传统文化开始受重视,“国学复兴”渐成潮流。20年前登堂入室的西式婚纱虽仍是主流,但传统婚礼也逐渐回归。更微妙的是,2006年,“汉服”也渐有升温之势,这也许是厌倦了现代生活的繁华喧嚣后的点缀,但也可能是“文化复兴”的星星之火。 逐渐觉醒的大国心态,有可能使中国长期抑制的民族主义抬头。百年的屈辱史,给中国人刻下了无法抹平的伤疤,一旦中国在国际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扬眉吐气的自豪感极易导致心理失衡。对中国人来说,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适应现在的“和平崛起”?这至关重要。▲(陈旭敏)(责任编辑:松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