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5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没有城墙的丽江古城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lzxzd 发表于 2009-10-11 18:4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66408503289.jpg:
         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这是因为丽江纳西族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之故。古城型如一块砚,俗称大研镇;但生活在这里的纳西人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巩本芝”,意为“仓廪集市”。漫游中国的徐霞客在丽江流连忘返,他的《滇游日记》里说大研镇“宫室之丽,比于王者”、“居庐骈集,萦坡带谷”,为这个僻静的边陲小城写下了优美的一笔。四十多年前,旅居丽江十年的俄国学者顾彼得不得不离开丽江以后,在他怀念丽江的书《被遗忘的王国》里深情的怀想:离开丽江的念头或许永远是不可忍受的。在我动荡的人生中,我没有在任何地方欣赏过象丽江那样宁静、幸福的生活。对我来说,那是天堂。我一直梦想找到并且生活在那个重重大山使它与世隔绝的地方。现在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文革还是现代建设和大地震的破坏,这块美丽的地方总算是很完整的保留下来了,1996年丽江大地震后仅仅两年,联合国正式把丽江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理由就是丽江是一个中国少数民族居民仍然生活着的古老城镇,它不是僵死的古董,不是遗址,而是活的文化。
         倘佯在丽江古城街头,到处是清澈的溪流沿街流淌,穿墙过屋。我们下榻的农家小店在厨房里就可以取水用。路面的五花石板湿漉漉的干净锃亮,街头巷尾荡着清爽的凉气。原来这是古城特有的“洗街”习俗,在古城高处闸住河水,冲洗古城街场。在密士巷的缓坡处,有一口“溢璨泉”,泉水如珠涌现,晶莹洁净。旁有护井栏,书“护井公约”,还有给人方便的小碗,行人可自行舀饮,甘甜清冽的感觉如古城民风一般醇厚。 我们在丽江古城人家作客,都是典型的传统院落式民居。主人用零碎的卵石、瓦片镶嵌宅院地面,值得一看;还筑沟引水,让溪流穿堂过屋,再广植花木,养上几只鸟,整个院子就泉水淙淙、鸟语花香——这些都是大研镇的寻常之景。古城人都是艺术家,他们把自己的方寸之地安排得安逸闲适,充分地享受生活。 古城中心是滇西一带闻名遐尔的丽江四方街。它是一个400平方米的露天集市,摊贩云集,古玩百货琳琅满目。粗犷的乡民做的锅盖可以当草帽,铜打的瓢勺就象是镜子。四方街往外辐射出几条街,每条主街又分出数条支巷再向外围衍射。四方街四围店铺客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缜密而又开放,整个布局与中原传统井字型街道是不同的。
        古城的街市其实是四方街集市的延伸和补充,往往单街独巷经营,各具特色。象新华街专司织麻、制革和理发;新义街已变为古城“洋人街”;而四方街旁边的街巷,又都是纳西小吃的天下。在丽江旅游,你自然不能错过每天晚上的纳西古乐演奏会。这是中国久已失传的音乐,而古城却保留了它的遗韵,海内外媒介称其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古乐演奏大厅挂着灯笼,牵了红绸,气氛祥和温馨;乐师们长袍马褂,缓步就坐,徐徐起音,一丝不苟在明快的中庸节奏里演奏着天籁之音,足可以让你的灵魂洗个澡。纳西族城镇社会里,妇女几乎承担了全部体力劳动,而男人却在音乐、绘画、诗词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天才。在古城,你会发现最悠闲的就是男人,他们经常背着手到处游逛。女性的能干造就了男人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文化和领略美好的事物。古城的妇女们披着纳西族独特的羊皮披肩,上面缀着一排圆布圈,用丝线绣上漂亮的图案,俗称“披星戴月”——这也是纳西族妇女辛勤劳动的生动写照。要是在古城多呆一段时间,你就会发觉最忙的是这些面色红润,轮廓漂亮的妇女。她们摆摊设点,勤劳当家,所以当地民谚说“娶个纳西婆,胜过十匹骡”。古城的店铺到处悬挂着东巴字画,吸引了游客不断驻足。纳西族东巴文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存活并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作为在东巴文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东巴字画,在古城已经存在了“打假”的问题,这确实是古城文化跟商业接轨的一点点遗憾。“祭司”东巴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在丽江,东巴已经不到二十人,最年轻的都已经七十三岁。随着东巴文化生境的逐渐消失,古城的东巴字画还能标价代沽多久呢?江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