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西城乃至今黔西县城,史载秦代以前为。。、卢国、夜郎底,汉为。县地。南北朝时为昆明彝卢鹿部属地。唐代属龚州。宋为罗氏鬼国。元属亦溪不薛军民府和顺元路。明代属氺西。清代先后为黔西府,州驻地。民国三年(1914年)为黔西县政府驻地。《贵州通志.建城碑》载:“安陆侯吴复、、、、当年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三月初五日,仍领州等卫官军,钦依至氺西选连地名郭张兴工筑成,至五月十八完备圈们。”《黔西州志》载:氺西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都督马晔建,周围9里3分,高1丈8尺,东西南北各一门,后段。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黔西知府王命来,总兵李如碧重修。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年,知州何缙,副将谢英重修,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知州陈德劳重修东西城门,建石额二块,东叫“旭升”。西叫“宝城”。八年(公元1730年)知州鲍尚忠筑城楼四周垣,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知州冯光修西门城楼,前世谦石额书刻“黔阳锁阴”、氺西保障。”乾隆二十四龙井于城外,并拱石城门五道,东名“凝霞”。咸丰、同治年间,在城墙尚增修4座炮台,又修西门内水井-----“月池”,引回龙河水入城。光绪年间又于南面开暗沟引河水入城,名唤“新水井”。解放后的1956年。为扩建市区,将城墙全部拆毁,仅存三一段。
[本帖最后由玲飞于2008-12-913:30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