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0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老的毛利塔尼亚琉璃珠制作过程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hurler7592 发表于 2009-9-19 21:5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老的毛利塔尼亚琉璃珠色彩斑斓,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这种珠子又是如何制作成的呢?第一步:制作珠形。将透明玻璃瓶子用石头砸碎。粉碎玻璃后,添加少量的稀释阿拉伯树胶到玻璃粉末中,通过双手掌心滚动将粉末揉成玻璃球。然后,以木制的鸡尾酒棒在玻璃珠核心穿一个洞。第二步:装饰珠身。塑料瓶盖作为容器,装着其它颜色的粉状玻璃。添加数滴阿拉伯树胶,混合成糊状,作为有颜色的色料。将不同颜色的玻璃色料绘制到珠身。第三步:烧制。准备一个金属锅,锅的底部有一些透气孔,并铺上湿润的砂子。然后,将绘制好的珠子放在砂中。将木炭覆盖在锅盖上,并进行燃烧约2小时。烧制而成的珠子。粉碎玻璃后,添加少量的稀释阿拉伯树胶到玻璃粉末中,通过双手掌心滚动将粉末揉成玻璃球。然后,以木制的鸡尾酒棒在玻璃珠核心穿一个洞。第二步:装饰珠身。塑料瓶盖作为容器,装着其它颜色的粉状玻璃。添加数滴阿拉伯树胶,混合成糊状,作为有颜色的色料。将不同颜色的玻璃色料绘制到珠身。第三步:烧制。准备一个金属锅,锅的底部有一些透气孔,并铺上湿润的砂子。然后,将绘制好的珠子放在砂中。将木炭覆盖在锅盖上,并进行燃烧约2小时。烧制而成的珠子。将木炭覆盖在锅盖上,并进行燃烧约2小时。烧制而成的珠子。烧制而成的珠子。原文地址:http://www.dimor.cn/Culture/viewArticle.asp?aid=274参考资料:www.dimor.cn<img src=http://www.cncraftinfo.com/bbs/images/c.gif width=1 height=3><td bgcolor=[/img]<td class=[/img] 主题:回复:古老的毛利塔尼亚琉璃珠制作过程      

21

主题

9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enricolomb 发表于 2009-9-19 23:56:3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中国琉璃:相关链接:Pincarno的淘宝个人空间......清代康熙玻璃厂的建立与康熙时期制作的玻璃品种与工艺。玻璃质脆,不易保存,故能够留存至今的康熙玻璃器寥若晨星,目前仅知比较准确的只有三件,其珍贵程度不言自明,它们是康熙御制玻璃的缩影。......套玻璃康熙时期玻璃制作工艺的另一创新,是“套料”的烧制成功。所谓“套玻璃”是指由两种以上玻璃制成的器物,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在玻璃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之后在外层玻璃上雕琢花纹;一是用经加热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在胎上作花纹。它是玻璃成型工艺与雕刻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是玻璃制作工艺史上的重要发明。这两种方法制作出的器物均见凸雕效果,既有玻璃的质色美,又有纹饰凹凸的立体之美。清代著名学者赵之谦在光绪六年(1880年)撰写的《勇庐闲诘》中写到:“时(康乾之时)天下大定,万物殷富,工执艺事,咸求修尚,于是列素点绚,以成文章,更创新制,谓之曰套。套者,白受彩也,先为之质曰地,则玻璃砗磲珍珠,其后尚明玻璃,微白,色若凝脂,或若霏雪,曰藕粉。套之色有红有蓝,更有兼套曰二彩、三彩、四彩、五彩或重叠套,雕镂精绝。康熙中所制浑朴简古,光照艳烂若异宝。乾隆以后,巧匠刻画,远过詹成,矩凿所至,细入毫发,扪之有棱。”文中详细记载了套玻璃工艺的制作时间、康熙、乾隆时期套玻璃的不同风格以及套玻璃的不同种类。实际上,套玻璃有套一色与套多色之分。“白受彩”分为白地套红、套蓝、套绿、套黄等,这是套色玻璃中之主流产品。此外,还有“兼套”,即在同一色玻璃胎上套二色以上的玻璃器。文献记载告诉我们,康熙时期已有此工艺,但迄今尚未发现康熙套玻璃器实物。流传至今的最早、最多、也是最精美的套玻璃器是乾隆时期的作品。我们期待着像发现康熙玻璃胎珐琅彩一样,有朝一日能够亲眼见到康熙、雍正时期套玻璃器的面世。刻花玻璃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的雍正时期《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可以知晓,康熙时期还有一种刻花玻璃。如:“雍正三年,玉作。十一月初六日,首领太监程国用持来,雨过天晴刻花套杯一套,十二个。雨过天晴素套杯—套,十二个。说太监杜寿传旨,着查问,钦此。随查得雨过天晴刻花套杯系广东匠人程向贵做的,于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初八日丁皂宝呈进的。进的雨过天晴素套杯系家里学手匠人周俊做的。于雍正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丁皂宝呈进的。海望回过怡亲王谕,做杯匠人今在何处,随问丁皂宝处。丁皂宝来说,广东匠人程向贵、周俊二人于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交巡抚送去迄。于本日,首领太监程国用将雨过天晴杯二套仍持去,交太监杜寿迄。”以上这段珍贵的档案史料,至少向我们传递了三种信息:第一,康熙时期玻璃厂有来自广东的匠人,并交代了他们离开造办处玻璃厂的时间;第二,雨过天晴套杯有两套,色彩相同,但制作工艺、制作时间、制作人均不同;第三,至少在雍正三年,这两套玻璃杯仍在清宫收藏。遗憾的是,现在仅能看到文字记载。雨过天晴玻璃是仿柴窑雨过天晴色烧造的。雨过天晴色玻璃屡见于雍正时期的档案中,由此不难看出,这种颜色的玻璃深受皇家的青睐。洒金玻璃洒金玻璃是康熙时期创新的另一个玻璃品种。据记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玄烨巡幸江南时,至苏州接见巡抚宋荦,并赏赐了玻璃鱼缸一个、洒金蓝玻璃瓶两个、蓝玻璃盘一面、黄玻璃小盘十面、蓝玻璃瓶两个、蓝玻璃花笔筒一个、蓝玻璃座蓝玻璃水盛一个,共十八件玻璃器。这批玻璃器很可能是皇家玻璃厂遵照玄烨旨意烧造的,专供皇帝御用或赏赐。洒金蓝玻璃是仿照阿富汗所产的青金石烧造的,需要很高的技术。玄烨的颁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玻璃厂在建造仅仅几年的时间里,就已掌握了洒金玻璃工艺。以上向读者介绍了清代康熙玻璃厂的建立与康熙时期制作的玻璃品种与工艺。玻璃质脆,不易保存,故能够留存至今的康熙玻璃器寥若晨星,目前仅知比较准确的只有三件,其珍贵程度不言自明,它们是康熙御制玻璃的缩影。康熙玻璃厂的建立为清代玻璃的制作、发展以及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mg src=http://www.uspointer.com/1/r1.jpg border=0><img src=http://www.cncraftinfo.com/bbs/images/c.gif width=1 height=3><td bgcolor=[/img]<td class=[/img] 主题:回复:古老的毛利塔尼亚琉璃珠制作过程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serosa7542 发表于 2009-9-20 01:53:54 | 只看该作者
洒金及刻花工艺<img src=http://www.uspointer.com/1/22.jpg border=0><img src=http://www.cncraftinfo.com/bbs/images/c.gif width=1 height=3><img src=http://www.cncraftinfo.com/bbs/[/img]<!--输入-->记录:3 页码: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