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6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在北京 第1章 (5)毛泽东搬进中南海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habitclo75 发表于 2009-9-19 22:5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毛泽东赴京“赶考”刘少奇赴苏“取经”(5) 王先金编著 毛泽东搬进中南海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会议,在勤政殿召开,推选出由21人组成的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毛泽东为主任。从这一天起,毛泽东偶尔会因在城里工作得太晚,无法返回他住得很惬意的香山双清别墅,便在中南海里的菊香书屋囫囵一觉。毛泽东暂栖身的房子,是当时周恩来正住着的紫云轩。后来毛泽东长期定居的,就是这幢房子。周恩来搬出紫云轩,就住进了与之相对称为南房的松寿斋,又称西花厅。毛泽东虽然偶尔在中南海栖身,但只要处理净手头工作后时间还不算晚,就尽量不留宿中南海。毛泽东之所以如此,是嫌在中南海找的人太多,没法静心思考一些重大的问题。两头奔波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可毛泽东此时还顾不上这个。然而,当第一任北平市市长叶剑英正式打报告,又一再敦请中共中央迁入中南海,要把中南海当做长久的办公处和居所时,毛泽东的考虑复杂了起来。“我不搬,我不做皇帝!这个叶剑英真固执。”比叶剑英更固执的毛泽东,在叶剑英的一次催问后,有点儿不高兴地对周恩来说道。搬不搬进中南海之所以和皇帝拉上了关系,是因为中南海旧称西苑,属皇家的禁苑。位于故宫西侧的中南海,一半以上的面积被中海和南海两个湖泊占据,加上北面的湖泊北海、什刹海,在北京这个缺少水源的城市中心,划出一串南北向的大片水域。之所以称之为“海”,是当时蒙古人将水称为“海”。中南海,最初是辽代皇帝兴建的游玩之地。经元、明、清历代扩建完善,湖边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成为皇家林园。清代,许多盛大的典礼和宴请都在这里举行,使中南海成为实质上的政治中心。明代嘉靖皇帝,在乾清宫遭宫女勒杀险些丧命后,总对紫禁皇城疑心生暗鬼,便搬入了西苑,开了皇帝长住西苑的先河。清代以后,林阴水傍的西苑几经营修,更显旖旎秀美,自康熙后,清王朝将许多典礼移至此举行,康、乾两帝还时而流连短栖。慈禧太后在其所谓“撤帘归政”后,多数时间在西苑颐养。戊戌变法期间她发动政变,就是把她的侄儿光绪皇帝召到西苑仪銮殿大加训斥后囚于瀛台的。庚子事变平息,慈禧西狩返京,她仍挟持侄儿在西苑理政栖止。辛亥革命后,那位给清王朝送了终,又想自己坐龙椅温皇帝梦的袁世凯,也是在这西苑中南海里,逼迫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同意宣统颁诏退位,既而又上演了“洪宪王朝”从登基到废止的83天滑稽戏。从1900年八国联军入驻中南海到新中国成立前,整整49年间,军阀、国民党、日伪政府先后入主中南海,各派势力若昙花一现。政权交替间隙,中南海还曾被作为公园开放。想到中南海,那桩桩前朝旧事,便会历历浮于深谙中国历史的毛泽东脑际。夺取政权,改造中国,是毛泽东从参与创建政党的那一天即清晰的目标。毛泽东早有所想,“不夺取政权,要共产党干什么?”因此,对在取得政权后,如何走出中国历代帝王、农民起义领袖都无法摆脱的由盛而衰、改朝换代的怪圈,在其尚未取得政权时就有所思索,还写下了具有前瞻性的《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作为中国民主同盟负责人的黄炎培,在延安访问时,就向毛泽东发出过类似的疑问:“余60年过眼,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勃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初时聚精会神,继而惰性发作,渐渐竭蹶。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没有能跳出这一周期率的,中共诸君可有良策否?”毛泽东当即答以我们必能跳出这一周期率,并简述相应措施。到胜利在望之际,他向全党推荐郭沫若所著《甲申三百年祭》,要大家看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是如何因骄致败的;从他在发出向北平进发号令的同时,就提出这是去“赶考”,退回来就失败了,希望考个好成绩,都可以感觉到毛泽东对封建王朝、农民政权跳不出的颓败周期率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所以,当中共领袖、中共核心机关突然有可能和皇宫禁苑发生关系时,毛泽东的第一个反应就说“不”,是极正常的。北京和平解放后,中南海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所在地。最后,毛泽东是否搬进中南海一事,被摆到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桌面上,终以少数服从多数决议,毛泽东和部分中央直属机关搬进中南海。毛泽东顾及大局,还是搬进了中南海,在丰泽园这个以往皇帝每年春天举行“演耕”的院落居住。“演耕”是皇帝在祭天地前,模仿耕地劳作的仪式。康熙年间,丰泽园有稻田10亩,毛泽东入住后,园子里还有一块菜地,他常在办公、读书疲倦之余,料理一下地里的菜豆。周恩来则住在西花厅。西花厅曾是清朝摄政王府西花园的后半部分,地处中南海西岸紫光阁西边。周恩来搬入时,这里地面潮湿,墙壁泛黑,身边的工作人员担心周恩来的身体,建议进行维修,周恩来认为“正常维修还是必须的,这些房屋都是国家财产,不能损坏”,但要尽量节约。7月1日,中直修建办事处成立,主任是范离,顾问是梁思成。中直修建处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修缮新接管的房屋,购置办公家具、交通工具及各种实施,同时为中央机关筹建新楼、礼堂和生活用房。第一施工所的工程绝大多数在中南海里面,也兼管紧靠在红墙外的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的住所。中共中央部分机关和党的领袖进入中南海以后,办公、住宿用房,都是利用这里原有的旧殿堂、楼阁和房屋,这些都是年久失修的老建筑,要使用必须先加修葺。第一施工所负责的第一个工程,是在中南海东墙外的陈云住所。此住所曾经是李宗仁在北平时的住房,当年有个代号叫“161”,后来做了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幼儿园。那套房子因多年没修,房顶漏雨得很厉害,因此必须进行大修,把房顶全拆了重做。毛泽东接受了搬进中南海的决定,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前夕,毛泽东由香山双清别墅移居菊香书屋。从此毛泽东就一直在中南海定居。毛泽东一动,中共其他几位领袖及部分中央机构,也开始了从香山到中南海的大搬迁。跟着毛泽东进中南海跟得最紧的,是他从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就带着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机关,以及尚在进行的解放战争中须臾不能离开的中央军委机关、中央宣传部机关。进中南海进得匆匆忙忙,为了不影响工作,哪处房子不用大动干戈,稍加拾掇就能办公或住居,就先进入再说。稍好一点的房子,整齐一点的院落,就作为开会、办公室用;比较残破,散乱无序和犄角旮旯的房子,就先凑合着住宿栖身。在含合堂西、菊香书屋北面有一处院落,其中的西房和两层楼的北房,是机要室办公室。在机要室南的两三个院落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的办公室。书记处政治秘书室的第一任主任是师哲。师哲任主任期间,除了周恩来的秘书外,所有给中共中央几位书记当大秘书的如江青、田家英、王光美、何均、陈友群等人,都在政治秘书室挂个名,每月都要到秘书室开会一次,研究工作互通情况。那时对政治秘书室的工作,田家英直接过问和具体负责得最多。进驻中南海的中央军委,将办公地点选在了春耦斋的居仁堂。与之巧合的是,在中国共产党人接手之前,此地亦是旧政府的军事要地。许多房门口还挂着诸如“作战室”、“情报室”之类的牌子。中央军委的到来,保持了这里戎武的气氛。和中央军委前后脚搬进中南海办公的,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机关。作为这个机关的领导,陆定一、陈伯达、胡乔木、凯丰、邵荃麟、林默涵以及张际春等,都先后住进了中南海。中共中央宣传部机关的办公处,主要分布在怀仁堂西边的庆云堂的几个院落中。除了中央军委和中央宣传部进住中南海,统战部甚至比毛泽东还早就住进了中南海。这些都说明了毛泽东那时很重视一手抓军事,一手抓宣传,还重视抓统战。毛泽东和江青在菊香书屋院子里有各自的住房,但都没有卫生间,洗漱、解手等很不方便。毛泽东身边负责内卫的李银桥、中央办公厅行政处处长罗道让,都曾建议加修卫生间,但毛泽东一直没有同意。因而此次加修卫生间,是趁毛泽东离京的机会进行的。第一施工所在菊香书屋院子里,共修建了两个卫生间,毛泽东、江青各用各的。做完了菊香书屋的工程,下一个工程是对林彪在南草场的住所进行修葺。那时林彪还没有正式调到北京工作,他住的南草场住所,是两进的院子。根据林彪秘书夏桐的要求,对林彪南草场住所作了重新规划设计,对院内一侧五间旧平房,进行了改造修建,以作为工作人员办公和住用房。1951年夏天对春耦斋进行了修葺和改造。春耦斋位于丰泽园主体建筑的西北、静谷的正北偏东,建于清乾隆年间。1949年中共领袖和中央部分机关进入中南海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居住的住所,都在离春耦斋不远的丰泽园一带。春耦斋原来是清代皇帝举行演耕礼时的休息之所,中共领袖和中央部分机关搬进中南海后,春耦斋被用作周末舞会的场地。后来,在舞会后,又增加了放映电影,偶尔也用来开一些中小型的会议。春耦斋的工程进行期间,正好毛泽东、刘少奇都在家,他俩一个住在春耦斋的东边,一个住在春耦斋的西边。毛泽东晚上办公,白天休息;刘少奇白天办公,晚上休息,都不能打扰。这可难坏了施工人员,最后他们决定还是晚上干,以确保毛泽东的休息。与怀仁堂工程同时进行的是西楼工程。西楼是一个小建筑群,包括甲、乙、丙、丁四座楼和一座小会议楼,其中甲楼是刘少奇办公及其全家的住宿楼;乙楼是朱德办公及其全家人的住宿楼;丙楼和丁楼原本准备用作各大区书记来京开会时的办公、住宿,后来因为利用率太低,加之用房紧张,这两栋楼改为中央办公厅的办公楼了。办公厅主任是杨尚昆。西楼的工程结束后,接着开始了菊香书屋的走廊改造工程。菊香书屋院子里的走廊原是明廊,北房和南房之间有东西两个配廊连接,没有封闭。毛泽东的卧室和工作室的房间是不通的,要从外面的走廊走。毛泽东有时不穿外衣就从这边的房间去那边的房间。在春暖之前、秋凉以后,只穿睡衣经过没有封闭的走廊,很容易受凉。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早就提议把院子里的走廊重新拆修加高,并封闭起来。可是毛泽东一直不同意,身边的工作人员向他解释说,房子实在是太旧了,长时间没做过整体修理,房顶渗漏,柱子的漆都脱落了,这样将加快古建筑物的损毁,必须进行适当地修理,才有利于古建筑的保护。毛泽东这才不反对了。菊香书屋的改造工和是1958年中南海内的最大工程,当时取了代号叫“06工程”。工程虽说比较大,但实际上菊香书屋院子的格局基本没有变。院内所有房屋的房顶全扒掉了,将墙增加了高度,做了通风道,然后重新做了房顶。房屋外的走廊也全部拓宽了。房间的地也都改成了硬木地板。改造中特别重要的一项,是将毛泽东居住的房屋的窗户都扩大了,做了双层的钢窗。这样一来,房间里的阳光更充足了,视野开阔,也敞亮多了。毛泽东住在这样的房间里心情好像特别好,对这样敞亮的房间相当喜欢。毛泽东和党中央入驻中南海,除了对已经非常破旧的中南海做一些必要的修缮和装饰,中南海里一直没有大的布置,很多砖墙仍保留着20世纪初的外貌,上面什么装饰都没有。新华门的影壁也还是袁世凯修建时的样子,深灰色的砖壁,中间有一个椭圆形图案,四个角上刻着花纹。1961年的一天,毛泽东和汪东兴乘坐苏联赠送的“吉斯”防弹车经过新华门,毛泽东对汪东兴说:“门口的影壁是不是考虑给它用起来?”汪东兴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