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3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转厦门之美食攻略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6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uuyoyo 发表于 2010-11-11 19:3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厦门美味的小吃
  一个城市的小吃就如同一个城市的名片,厦门的传统小吃总是和最受欢迎的某一摊点的店名或主人名字连在一起,黄则和的花生汤,乌糖的沙茶面,莲欢的蚝仔煎,西门的土笋冻,赖厝埕扁食嫂的扁食,中山路的烧肉粽,局口的阿卿薄饼等等,这些隐藏在寻常巷陌的美味小吃就是厦门这座城市的一张张金字名片。
  说到厦门的小吃,第一个提到的应该是沙茶面。对于厦门人来说,沙茶面是从小吃到大的最普通最常见的小吃了,无论是闹市或深巷,沙茶面几乎无处不在。
  沙茶面好不好吃关键在于汤头上。好的沙茶面汤,是用猪的大骨汤加上沙茶酱、磨碎的炒花生、炼乳等等熬制而成,面用的是厦门特有的油面,劲道弹牙,再配有豆芽菜,瘦肉片,青菜。食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鱿鱼、腰花、猪肝、鸭肾、大小肠、糯米血、炸豆腐等。
  沙茶面
  目前在厦门最出名的沙茶面有三家,乌糖、四里和月华。
  先说说乌糖吧,从它还在厦港的那间连个招牌都没有,每天中午就收档的小店开始,在厦门人中间就已经口口相传了,那时候乌糖的沙茶面虽然身价不像今天这样暴涨,却也比别家贵上个一两块。悠游网乌糖沙茶面最吸引人的就是汤头,香浓的汤汁上漂着一层红红的辣油看起来很辣吃起来恰到好处,入口浓郁厚重却一点儿都不腻,再加上它的配料品种多又坚持用新鲜不冰冻的原料,绝对是当天买当天做。开业25年,挪窝了四次,生意是越做越红火,名气也越来越大,不但培养了一批铁杆的乌糖“粉丝”,还吸引了不少游客莫名而来。不过,如今的乌糖身价倍增,最基本的瘦肉面都要五元,嘴馋的人多加几样海鲜配料,一碗面吃出个二、三十块钱是分分钟的事,所以乌糖沙茶面被人赋予了一个“厦门最拽的一碗面”的称号。
  月华沙茶面店
  和乌糖的高端路线相比,湖滨四里的沙茶面就亲和多了,只是这家店开在菜市场里,环境实在不敢恭维。
  民立小学对面的月华沙茶面,出名靠的是月华老婆婆熬沙茶汤的祖传手艺,汤汁浓厚,色泽金黄,又鲜又甜又辣,月华的配料也很有特点,可以吃到肉筋和猪肝缘边等奇奇怪怪的美味。月华沙茶面现在虽然靠女儿、媳妇们经营,但月华老婆婆每天势必一大早过来配料。只有十几平方米店面,天天门庭若市,做的是街坊生意,来的都是熟客。
  虾面
  虾面是厦门另一碗令人难忘的面。主料是虾和面,然而妙处却不在虾,也不在面,而在汤上。
  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选用金门附近岛屿的一种叫做“狗虾”的小虾,先去壳去头水熟,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煮捣碎的虾壳虾头,熬过第一遍后,把虾汤用纱布过滤出来,加冰糖再和猪骨一起熬煮,方成漂着一层泛着喜人红色油光的虾面汤头。吃的时候,将油面煮熟,捞置碗中,加点豆芽菜,放上煮熟的虾仁、肉片,再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舀进熬好的虾汤,撒上葱花、胡椒,味道之鲜美,让你有一种“齿颊流香”的感觉。
  如今虾面的金字招牌只剩下大同路吴再添旁边小巷内的“新厦虾面”这家店了。小小的店面藏在深街陋巷里,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当年思明北路的老店搬迁后就一直蜗居在这里,老板每天依旧亲自熬制虾汤,顾客要等到11点才能吃上,为了这一口地道的美味,耐心等待是值得的。
  “赖厝埕扁食店”是厦门人心目中最古早的小吃店之一,店门口的巨幅照片上,扁食嫂邱素华婆婆依旧笑眯眯地站在那里,仿佛在招呼你进来坐坐,吃一碗她亲手做的扁食。
  扁食
  扁食,北方也叫馄饨,厦门的扁食在馅料上和北方不同,用的是新鲜瘦肉和扁鱼干合在一起打成肉泥,再用薄如蝉翼的面皮包裹成粒,汤是用猪大骨熬出来的,吃的时候再点缀些青翠的香葱或芹菜末,撒些胡椒粉,味道清甜鲜美,让你忍不住想吃第二碗。
  从肩挑扁担走街串巷卖扁食汤开始,邱素华婆婆就被街坊们亲切的称为扁食嫂。1948年,扁食嫂的扁食店在赖厝埕正式开张,当时的赖厝埕是厦门市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扁食嫂的扁食店天天都坐满了来自八方的食客。扁食嫂精湛的手艺也被评为了“中华名小吃”。爱吃扁食的厦门人,一代一代老去了,邱素华婆婆也在80岁的那年仙逝了,扁食嫂的扁食却依然那么鲜美,那么令人回味。
  就像豆浆配油条一样,很多小吃都有约定俗成的搭配,扁食和拌面就是厦门人的经典搭配,由来已久,天经地义,有多少科学性没人去深究,吃得有滋有味就好了。
  地道的厦门人,常常会去光顾一些无名的小店,可不能瞧低了这些小店,他们的手艺往往是家传几代,有着自己的真本事。中山路近文化宫附近烧肉粽就是这样的小店了,这个只有三张桌子,半拉店面,写着“加料烧肉粽”的小铺,连个店名都没有,生意却出奇的好,任何时间从那里经过都能看到在门口苦苦等位的食客。
  烧肉粽
  厦门的烧肉粽,特点在于一个“烧”字,也就是非趁热吃不可。加料烧肉粽里有板栗、红烧肉、虾干、香菇、干贝、花生、莲子、卤蛋等等,肉粽的米是糯米,事先炒过了,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才下锅烧,煮好后拨开棕衣,香气扑鼻,粽子色泽红黄闪亮,味道香甜,油润不腻。
  这次回去发现这家烧肉粽店终于在原地扩张了,虽然门面还是那么小,里面的空间扩大了许多,还打出了1980中山肉粽的名号了。
  竹笋冻
  土笋冻应该算是厦门最神奇最独到最有创意的一种小吃了。晶莹剔透,圆滚滑溜的土笋冻以富有弹性,质地柔韧脆嫩,味道甘冽鲜美,一旦落地,能蹦跳两下的为极品。吃时浇上上调味的酱油醋、芝麻酱、黄芥末和厦门的蒜茸辣酱,配以酸甜萝卜、香菜等,一股脑塞入嘴里,芥末狂放激越的刺激和土笋冻清冽甘甜的原味及冰凉弹牙的Q感,满嘴的神奇让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土笋冻是由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学名叫做“星虫”的一种环节软体动物做成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完全靠星虫所熬出阿胶一般的胶汁自然成“冻”的,因此形成了土笋冻出不了远门的特性,惟有到产地才能一饱口服。
  西门土笋冻目前是厦门最正宗的一家老店了,只有几平方米大小的店面生意却非常红火,这一带的居民都是该店多年的老顾客,也有远道专程开车来品尝的,食客大多坐在门口树荫下的小桌上,倒也另有一番情趣。
  西门老板廖天河的手艺是从他父亲家祖传而来的,历史已超过70年。据说,当年廖家父亲从肩挑担子卖起,经常在西门歇脚,很多吃上瘾的人常常去那儿找到他,习惯性地把他的土笋冻叫作西门土笋冻,等他后来开店时,自然就用了这个称谓作店名。现在是夫妻俩在经营,一个在家里手工生产土笋冻,一个在店里卖。每天都能卖出 100 多斤。
  蚵仔
  海蛎,又叫蚵仔,绝对是厦门人的碗中宠物,过年时一定要吃一碗蚵仔面线的。以海蛎为主要原料的海蛎煎是另一道厦门名吃,这道小吃,看似不难,但家里做的终归不如外面做的好吃。
  海蛎煎小吃店
  海蛎煎选用的是黑耳白肚,个头小小的海蛎珠,味道很是鲜美。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摊入油锅,两面煎透。讲究一点,还要在入锅后,再摊上打散的蛋液,一道煎熟。起锅时,撒点胡椒,放点儿香菜,吃时再蘸上芥辣、辣酱,好吃的简直连舌头都会一起吞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