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1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懂礼节的民族——侗族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姜桦 发表于 2009-9-21 19:1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朴素的侗家人清楚地知道,人的一生免不了需要与其他人合作,而礼节是一个人走入社会、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在肇兴人的家庭教育中,礼节和技能的传授是两项同样重要的内容。一个孩子自懂事起,父母就会教他称呼人、问候人。对于那些不声不吭的人,人们会讥笑他“拿大”,父母、兄弟姐妹也会因为他而觉得脸上无光。就这样,多年的耳濡目染,造就了每一位侗家人平和、热情的秉性。走在路上,不管遇见哪里来的人,无论是否认识,都要主动问好,并站到一边把路让出来。在家里,要把好坐的座位让给长辈或客人,先端茶递烟,自己才能座下。在鼓楼里、花桥上,更要把好位置让给长辈和客人。年轻人尽量不要往长辈或客人面前路过。如果非过不可,必须说一声“得罪了,过您面前了”,得到对方的认可,让路后方可缓步走过。进餐礼。就餐吃饭时,要把客人或老人请到上座入座。吃饭时,年轻人要主动给客人和老人添饭挟菜。侗家人有“酒满敬人、茶满损人”的说法。就是说,敬酒时,必须将客人的杯子斟满。如果把茶杯斟满,则表示要送客了,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侗家人的彬彬有礼,不但表现在日堂生活中,就是小伙子们在“闹月堂”(侗家年轻男女行歌坐夜谈恋爱的一种方式)时,也会秉承“礼让三先”的原则。如果有“生客”来到某个“月堂”,无论先到的“熟客”们玩得多么开心,多么投入,都会主动站起来“退场”,让给后来的客人,也给姑娘们更多的选择机会。侗家人特别尊敬老人,年长、辈份高的人在侗乡会受到极度的尊敬。凡是做了爸爸、妈妈的人,无论任何人对他们都不能直呼其名,男人被称为“甫某某”,表示“某某的父亲”,女人被称为“妮某某”,表示“某某的妈妈”。要是他们做了爷爷、奶奶,那就更要被尊称为“公某某”,表示“某某的爷爷”,“萨某某”,表示“某某的奶奶”。那些聪明睿智、见多识广、热心公益事业的老人,还会被尊为“寨老”,作为自然的领袖人物受人景仰。一家人对长辈的称呼,不按自己的辈份为依据,而是按家庭里辈份最低的成员为准。比如,父母会与儿女一起称儿女的舅舅为“舅舅”,当家里有了孙辈,全家人则跟着孙子改称舅舅为“舅公”。在侗家人的家里,一般都会选择明亮、干净的房间给老人居住。新谷成熟,第一碗饭则会递给老人品尝。在家里、鼓楼、凉亭、花桥等地,最好的位置一般都是给老人的。不孝敬、尊敬老人的行为极为罕见,一旦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受到千夫所指,在村里村外都抬不起头来。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长辈在场,侗家的年轻人都必须坐姿端正,更不会翘二郎腿;讲话也必须轻言细语,不粗声粗气。进入屋内,须先打招呼,要给长者或客人让座。给老人或客人奉茶递水时得用双手,筵席就座要礼让长者坐首席。侗家人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无论是上山打猎,还是下河捕鱼,一般都有孤寡老人一份。年轻人会主动帮助孤寡老人管理田园、砍柴做饭。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不会被遗弃,不会流落他乡,其生老病死由大家承担。如果村里的孤寡老人到了六七十这样的年龄,“寨老”们会安排全“斗”或全寨的人们为其祝寿。如果孤寡老人上了八十岁以上,这更是全寨人的荣耀,寿宴规模会更加宏大。尊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繁荣的前提。侗家人在尊师方面,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在侗乡,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会被人们视为人师,进而受到尊敬。筑鼓楼、花桥的师傅被称为“墨师”,编歌、传歌的人士被称为“歌师”,“侗戏”的编写、导演被称为“戏师”,与神灵通话的人被尊为“鬼师”,在学校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有一个专有的名称,叫做“先生”……侗家人对各行各业的“师”的尊敬,既表现在徒弟对师傅的毕恭毕敬、视若再生父母,还表现在“请师礼”、“送师礼”上的隆重和虔诚。对学校的老师的尊敬,则表现在普通社会成员对他们的整体性敬仰。在肇兴,“斗”里、“团”里出了老师,是值得大家庆贺的事。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更是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老师家里的农活,经常有成年后的学生自发地帮忙完成,学生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一般都会想到与老师分享。侗家人的敦厚善良,更表现在他们的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在侗乡,经常有修桥补路的“闲人”。平时,鼓楼、凉亭、花桥都有人义务清扫。大家对于兴建公益事业,特别热心,无论是捐献财物,或是出工劳动,都不讲价钱。邻里之间,有了红白喜事,或要修房造屋,更是不请自到,诚心帮忙。旧时,肇兴每个“团”还有若干亩的“公田”,作为“团”里的公共财产,其产出用以支付“团”里的公共开支和周济孤寡老人。“公田”的耕种,从来就是自发的。谈情说爱中的男女,更把耕作“公田”的过程,作为培养感情的一个途径。这种活动,侗家有一个专用名词,叫“月堆华”。在肇兴,依然保持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古风。侗家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别人的遗物,都会主动将其拾起并挂在鼓楼柱子上,还亲自“喊寨”,通知失者认领。秋收禾把,都放在寨子外边的禾晾晾干。侗家人的谷仓一般都放在寨头寨尾,只需上一把“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小锁,便可安然无恙。春节后,各家各户都准备全年用的薪柴,堆积在山上晾干,从无人偷盗乱拿。侗家人对远远近近的森林,更是呵护备至。一片山林,一旦插上“封山育林”的牌子,里面的一草一木就处于安全状态。荒芜的土地,一旦插上草标就没有人开垦。道路两旁的幼树,打上草标,就没有人随便砍伐。寨边的风水树,更被视为禁脔,哪怕枯枝落叶,也不会有人染指。在迎来送往中,侗家人的礼节让人感到认真而不繁琐,快乐而不虚浮。当尊贵的客人进入侗寨,会有青年男女盛装聚集在寨门口,唱起情深意笃的“拦路歌”。进了寨子,各家各户都会盛情相邀到家里作客,邀到越多的客人越自豪。款待客人的时候,侗家人会在鼓楼坪上摆上丰盛的“长桌宴”,让客人酒足饭饱。欢送客人时,主人们还会送上各式各样的礼物,让客人携上主人的热情尽兴而去。最具侗乡特色的“草包蛋”,就是侗家人经常用来送客人的礼品。侗家人在教化的基础上,还通过“立法”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其天长日久自成风俗习惯。侗族“款约”里的“六面威”,规范的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之礼,以及“违礼”的相关惩戒条款。有志书云,侗族“其款禁皆严,侗无偷盗,秉性朴直,皇古之民也。”  作者:杨祖华<div id=[/img]

18

主题

9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chequekistna 发表于 2009-9-21 19:53:4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