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4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远古的生产工具--羊子铧口[爱心纳雍论坛(关注纳雍贫困儿童,关注纳雍失学儿童)]

[复制链接]

17

主题

9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hardsappal 发表于 2009-9-20 00:0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远古的生产工具--羊子铧口 羊子铧口,流传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地区纳雍县的库东关、水东、化作、姑开、小羊场等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有发现,近年发现相继较多。而发现这一古代劳动工具的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保留有这一工具的主人全部是苗族,禾者从收藏人口中得知:羊子铧口是祖上在调北征南时期来到这里后,由于居住在大山里,没有大面积连片的土地,而是在后山旮旯中的小面积耕地。 查苗族历史得知,苗族先民进入黔西北,最早在唐宋时期,最迟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其间,在明朝宋元璋调北征南时期,苗族先民随部队征调进入黔西北,明末清初,吴三桂剿水西。因此,在明朝初年,明末清初规模最大,而且是从河南等地进入贵族纳雍等地。笔者在另一个苗族聚居地化作乡枪杆岩苗寨70岁老人口中得知:他们的祖上是在清朝咸同年间参加太平天国起义的陶新春领导的苗族人民搞击清朝统治起义失败后,从猪拱箐退到枪杆岩定居的。对于这一历史,将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详叙。这里单讲羊子铧口的来历。 苗族先民来到纳雍定居后,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居民是彝族,而且是统治者。苗族身份是处于彝族统治的奴隶地位,没有土地。大部份居住在高山箐林,以捕猎为生。在长期的预期环境中,苗族先民以捕获的野羊训化,并套上小巧玲珑的羊子铧口犁地。而当时的地理环境箐大林深,在山间开僻的小块空隙地,不利用大型牲畜耕地。于是,他们就发明了用铁制成的小巧玲珑的铧口,把它套在训论的羊的身上。在石山间翻地。种植粮食(苗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玉米的民族)。于是,羊子铧口成了苗族先民的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 据推测:羊子铧口是根据纳雍县苗族先民自身生存环境而创造的生产工具。盛行期应在明不清初,及至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失败后,大批苗族向纳雍迁移。 此间,羊子铧口作为生产的重要工具,为苗族的生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苗族是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民族之一,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她和尤太民族一样,被列为世界最优秀的民族。无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都顽强的生存下来。羊子铧口就是最有力的证据。[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1 10:26:57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