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善良的种子与变异的果实
[打印本页]
作者:
齐婧华
时间:
2009-9-20 00:15
标题:
善良的种子与变异的果实
近来,由一个贫困大学生与一个年轻影星因资助而来的纠葛,引出了“为什么善良的种子结下的都是变异的果实”的话题。由此,人们还联想到了西部地区一媒体曾组织捐资助学活动,使1000多名学生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几年下来,“没有一人通过他们向捐款人士表达感谢之情。”天津一位老人资助数十名学生读书,在老人遇到困难时,受助者没有人前往问候……正因为此类事情多了,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也多了,于是,助学行为的本质是什么,受助学生又该以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之类的问题变得有些迷茫。其实,助学与感恩,涉及三个方面:助人者、受助者、社会。其中社会承担的主要是价值导向和精神强化的载体。由此,感恩及其表现方式主要存在于助人者与受助者双方。由于施助者与受助者所处的位置不同,心态不同,情感表达与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这便形成了感恩的二重性。既然是二重性,就需要一个交集点,否则一个命题,两个视角,任何方面出了问题或步入误区,带来的都是人性中最美好情感及其行为的受伤害。一定意义上,助人者与被助者的纠葛即源于此。感恩的一重性,所涉及的是助人的本质及其助人者的理念和心态。助人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感情,是人性化的自然表露,是人的社会化在道德实践上的自然反映。助学者通过帮助他人获得心灵的净化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借助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感染受助者,同时美化社会,便是整个活动的全部意义和价值所在。既然助学行为是一个人心灵美的外化,那就意味着助学者已经站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上,而从受助者的角度看问题,由于其处于弱势心态,因而敏感且易受伤害。这就要求助学者能站在受助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尊重其人格和心理感受。助学活动只有解其困,扶其志,才有可能把美和善推向极致。反之,若总是让受助者深陷感恩戴德的精神世界里,背负沉重的道德十字架,结果可能使其卸下经济负担又背负精神重压,这时无疑与助人者的初衷相悖。感恩的另一重性,是受助者对他人道德行为的价值判断与回馈方式。在全国性的“1+1”助学活动之初,有人曾担心因此而“形成事实上的领养关系”,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忘恩而难忘仇更具代表性,尽管感恩图报寄托着人们无限的期待,尽管中国历史上演绎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感恩回报的故事,但在助学过程中存在“养儿防老”式的理念者少之又少。如果助学行为收获的是使被助者物质和精神压力逆转为依赖心理,这样的结果当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受助者应有的感恩回报,还应是立志、自强、成才、回馈社会,而不仅仅是将感情永远凝结于施助与受助者之间。当然,在多元的社会,要形成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确需要努力造就和强化社会和谐与人性之美。要通过倡导和强化,使助人者与受助者都清楚,互助行为的作用最大化,是因互助而造就两颗美好的心灵,当受助者成长起来后,便努力将爱传播和延续开来,而当助人者有一天突遇困厄,会由周围的人继续施以援手。只有到这时,社会才步入美与善的良性循环之中,道德行为才回到了本来面目。最后我们要回答的是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善良的种子结下的都是变异的果实?其实,善良的种子结下的并不都是变异的果实,个别的变异一定是过程、形式和内容出了问题,爱和善良永远具有无与伦比的化育功能。愿每一个有条件的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