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沪剧为何响不过更为年轻的黄梅戏?——连载二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小维
时间:
2009-9-19 11:41
标题:
沪剧为何响不过更为年轻的黄梅戏?——连载二
现在来说说行当。京剧昆曲等古老传统的戏曲行当最齐。这儿不再一一列举那些细分的旦角生角行当,就是花脸净行还分出架子花和铜锤花来,可见其细致。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可知其剧目的繁多及其分类的周到。沪剧黄梅戏是绝对没有净行的。所以,凡是有花脸角色的老戏新戏不是没法子搬演就是一律把它归之于生角。因此,我们在这两个剧种里看不到曹操窦尔敦,看到的是胡传魁鸠山雷刚一定是生角唱腔没有那种花脸固有的鼻音,很缺乏洪钟大吕的声腔。当然,这类似的情况一切从滩簧花鼓演变来的剧种同样存在。这没有花脸行当共同特点并不是对照的重点。我们再来看生角旦角,沪剧黄梅同样是不存在小生老生小旦老旦的行当区别。这也是剧种声腔范畴的一个讨论话题。所以,任何一个角色年龄跨度对于沪剧演员黄梅演员来讲是不存在问题的。也就是说,同一角色如果是青年这样唱,到了老年也是这样唱。演员组不分小旦老旦小生老生。黄新德先生以前堪称黄梅第一小生,现在足当黄梅第一老生,在唱腔上除了掌握速度略微延缓(配合身段步法)以及随着年龄稍有些沙(这又是正好符合角色)可以说照样是他的黄派艺术。可以设想,倘使黄新德先生再演他告别京剧转到安徽黄梅戏领域之后第一步领衔主演的大戏陈州怨,照样是风度翩翩的小生——顺便说一下黄新德先生驻颜有术这一点使我很是惊叹。拿沪剧来说,解派创始人解洪元演郭建光是这样唱“月似银钩星似棋”,后来把郭建光的角色由张清来演员他改演程书记唱“壶中炼日月”也是同样的唱腔。这是芦荡火种一部戏里的解派,就是不同戏目的邵派亦然。邵滨孙唱杨乃武周民伟是小生,演潘经理周老爷是老生,从唱腔上来是分不出角色年龄段的。这种情况不要说京昆,就是越剧都不是!越剧里的花旦老旦小生老生行当分得煞清。故所以,最新的越女争锋还得故意特地声明排除老生老旦独尊金童玉女——岂不知这金童其实不是金童而是金女!说了这些相同之处,也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它们的年轻。再就要说不同之处啦。黄梅戏以三小起家——就是小生小旦小丑。而沪剧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三小说法。尽管后来有某某某是沪剧名丑一说,但是并不强调丑角这一行当。其实丑角是戏曲最古老的行当又是最活跃的行当——无丑不成戏嘛。黄梅戏的看家小戏打猪草那个小男孩其实就是小丑应工。在劈棺惊梦里的二百五页是小丑。我很喜欢韩军,他的小生小丑都很出色,形象也很好。现在再走他路子的有涂晓勇,兼演生丑。而在沪剧剧目中强调的是反派并不是丑角。大都是演员年纪大了其形象不再适合演生角尤其是第一第二位的生角,就出演某些可笑的角色;旦角的情况也是一样。所以在六大沪剧团联合演出雷雨,长江团的赵云鸣出演鲁贵,可以说是演出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可他当年照样演陆雅臣第一生角。还有鲁智春,他饰演小晚的后来年龄大人瘦削就演日出里的可怜虫和一个明星的遭遇里璇子她爸。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更可以从剧目上来看。沪剧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小丑的戏。或者可以说从一开始生丑是不分家的。带点搞笑带有讽刺的角色就是由小生(也就是老生)一并来演。黄梅戏则不同。不要说和京昆的那么多小丑戏曲比较,沪剧在这一点上根本也不能和黄梅戏相比。比如打猪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三小中的小旦小丑所以这出戏久演不衰成为看家戏之一。而沪剧传统剧目里的打花包主角丑态百出还是成不了看家戏,相比之卖红菱的标准差得远。不说老戏,就是新戏来对照情况依然。黄梅戏有两部大戏非常值得欣赏赞美。一出就是《奴才大青天》,以李卫这个奴才出身的巡抚为主角。无论从剧情内容角色身份演员演绎哪一个角度去看,这都是一个丑角!而且这是一部以丑角为第一主人公的大戏啊,这出戏有黄梅戏国家级传承人周洪年担纲。另一部大戏就是今年张辉他获得梅花奖的僧尼浪漫曲。那是一部很风趣又很有反封建内涵的好戏!它从传统老戏双下山这样一出小戏出发演绎成为今天这样一部大戏,构思巧妙甚为不易!这里不讨论其剧本风采导演匠心舞美格调,只说这部戏的男主角。本来双下山就是丑旦好戏,那小和尚脖子上的佛珠转圈堪称一绝!还有那步法,这都是京昆丑角必学必演的必修课程。张辉他主演这部戏,特色之一就是丑角俊扮。这可以说和另外一部今年夺得二度梅的大戏新戏郑和下西洋里孟广禄花脸俊扮异曲同工。僧尼浪漫曲戏里面笑话百出,集中在小和尚身上——突出表现了人欲和佛法之间的激烈斗争。沪剧是不存在这样的情况这样以一个小丑为第一主角的大戏。从一开始,沪剧前身的大戏都是劝恶从善,即使有可笑的脚色,有带丑角成分的生旦,最后必定是以生旦来演来应工。如果其戏份重的话,那也想法子突出生旦的正面而不是丑角的可笑以便第一主演保持其生旦身份。如果我的回忆有误,请沪剧网友一起来回忆发掘到底有哪一部大戏是以李卫小和尚这样类似的角色为第一主人公的。回过头来,看打花包演不过打猪草,那就不奇怪了。沪剧把这类丑角的戏一股脑儿地留给了同样发源于上海的另外一个剧种滑稽戏。而把自己归结于向话剧像电影靠拢的“高雅”艺术,结果适得其反,在越来越奔向主旋律紧跟大气候的道路上把丑角这戏曲最老的老祖宗撇在一边。再回想一下,京剧朱世慧能把肖长华的丑行发挥到极致,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丑角当行的好戏大戏诸如徐九经升官记;他的豫剧弟子金不换能够有伙夫县长这样的新戏大戏等等。如果沪剧界也能如此出大戏出好戏的话,舒悦他还用得到跑到滑稽界转行吗?
作者:
dj01380
时间:
2009-9-19 14:17
文化漫谈置顶推荐!
作者:
lutherthorp
时间:
2009-9-19 16:53
我想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此。
作者:
hxd147
时间:
2009-9-19 19:30
你应该从地域文化地层面来理解,黄梅戏故乡安庆,也是京剧发祥地,程长庚等一大批京剧演员,都是安庆人。换句话说,安庆是制造戏剧的地域。再往前数,就是阮大铖了。“无石不成班”,说的也是这层意思。
作者:
yumaohuai
时间:
2009-9-19 22:06
黄梅戏以三小起家——就是小生小旦小丑[img]http://www.sinaimg.cn/uc/myshow/data/misc/gif/E___6294ZHTSSIBT.gif" style="margin:1px;cursor:pointer;" onclick="window.open('http://bbs.service.sina.com.cn/forum/myshow.php?code=E___6294ZHTSSIB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