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佤族文学:从董秀英到聂勒 [打印本页]

作者: resinadubber    时间: 2009-10-11 17:17
标题: 佤族文学:从董秀英到聂勒
佤族文学:从董秀英到聂勒


                           作者:艾克拜尔·米吉提



  提起佤族文学,当然要涉及董秀英。记得1982年4月《民族文学》举办滇池笔会,云南省作协推荐她参加笔会。由于佤族历史上还没有一位书面文学作家,准备培养她。当时她是佤族少有的大学生之一——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正在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作民族语播音员。当为期一个月的笔会临近结束时,我作为责任编辑向惟一一位还没有交稿的作者催要稿件。没想到董秀英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就像一个作错了什么事情又自觉受了委屈的孩童。我安慰她,问明委由。原来她还没能写出作品来,她为自己不能如期交稿而感到难过。她抽咽着说:“艾老师,我写不出来,不知道怎么写……”
  我看着她泪流满面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的确,写不出来,其实不是她的责任,是几千年不平等历史的责任。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字,没有人接受过教育,何从谈起书面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由于没有本民族的书面文学传统,对于她而言,作为开创者的压力、责任与使命是何等的重大。而今天,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你就是佤族第一代大学毕业生,你有可能成为佤族第一代的书面文学作家。我安慰她,让她平静下来,讲一讲她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就是那些迄今难以忘怀的故事,我想替她把握一下,看看其中有没有作为文学素材的可能。
  她讲了几则故事,其实并不完整,就是她小时候的亲身经历。我一直静静的听着她的述说。忽然,出现了一个亮点,一个闪光点。她说,小时候,在阿佤山和小朋友一起在小溪边玩耍,七八岁了,自己还没有衣服穿,赤裸着身子和男孩子们一起玩,她总是幻想着,要是能从小溪里漂来一条筒裙多好,她可以立即穿在身上。我对她说,这就是小说,写出它来,题目就叫《河里漂来的筒裙》好了,会成为一篇很好的小说。后来,几经我亲手帮她修改,这篇小说终于发表在《民族文学》1982年第9期上。可以说,在佤族历史上第一篇小说就这样诞生了。其实历史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产生和发展着的。
  可贵的是,董秀英似乎从此获得了一种感悟生活的角度和认知方式,她的创作渐入佳境,写出了《马桑部落的女人》等一批优美的作品。佤族书面文学史也由于董秀英的出现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遗憾的是,1996年12月,董秀英在当选为中国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即将赴京出席大会前夕,因患肝癌英年早逝。时年四十九岁。闻此噩耗,我当时的心情无比沉痛。我甚至有一种悲哀——我以为,佤族千百年来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董秀英,佤族书面文学刚刚绽放出一朵鲜花,就要这样凋零了。这种悲哀伴随了我多年,甚而成为一种隐忧。要知道,对于书面文学发展史相对滞后的民族来说,出现一个作家不易,失去一个作家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不过,我一直默默关注着来自阿佤山的稿件,渴望读到出自佤族新秀之手的作品。
聂勒的出现使我为之一振。
他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质朴清醇,就像阿佤山寨一样的朴素,恬静,悠远。佤族书面文学虽然刚刚翻开第一页,但是和任何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民族一样,他们同样拥有丰富的民间口传文学。而这一切,几乎都是用诗的语言表述的——民谣、民歌、情歌、创世史诗《司岗里》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民族的诗歌传统都是久远的。对于作为诗人的聂勒而言,这一切与母亲的乳汁一起,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诗的细胞。所以,他一出现就引来诗坛的关注。
  聂勒的诗读来竟是那样的朗朗上口,而不像时下那些东施效颦般模仿被翻译们译得支离破碎的不同流派的诗歌大师们不忍卒读的诗句那样诘屈聱牙。“打鼓的青蛙累了/风韵的三月来了/从民歌里逃窜的燕子/剪一片风云飞翔/插秧的布谷叫了/流浪的风雨来了/从农谚里萌芽的爱情/把触角伸向春天”(《秧歌》)。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诗歌应该是流畅的,具有韵律的,而不像时下大多数诗人的诗,几乎已经无韵可寻。“用不着太阳/介绍/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一条小河的主人/用不着绿叶/解释/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一座山寨的美梦/用不着白云/指引/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一千座山峰的首领/用不着暴风雨/张扬/我可以告诉你/我是灾难濒临中的婴儿/真的用不着告诉你/我是一个古老部落/落难之后降生的幸福”(《用不着》)。在他的诗行里,充满了诗的律动,鼓胀着一种豪迈之情。“一支歌喂饱一座山村/你信不信/一支山谣支撑一方土地/你信不信/一首民歌维系一个民族/你信不信/一首歌唱得大地都流下了眼泪/你信不信/一首歌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长/你信不信……”《歌》)。他的诗充满了诗性,洋溢着一个民族的自信,又凝聚了大山的沉稳,川流的激情,风与雷电的涌动;流溢着阳光、蓝天、白云,展示了自然和谐的生命张力。正因为如此,聂勒的诗已经超出佤族文学的意义,具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价值。
可以说,有了董秀英,有了聂勒,佤族书面文学不仅从无到有,而且变得灿烂、迷人。我想,这就是在世纪之交,发生在中国的历史内涵之一。

作者: russkyhonky    时间: 2009-10-11 17:56
做为一民佤族人能看到我们佤族人自己也能创作文学,我真的好高兴!董秀英的英年早逝我真的还不知道,是聂勒在云南日报写过她我才知道的。我知道她是我们澜沧人,而我是一名80年代出生的澜沧佤族人关于他们的作品我很少得看,这是痛心的一件事情。我现在在上允也认识好多有写作能力、创作能力的佤族同胞,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可找不到更好的投稿方式。

作者: dudewholes    时间: 2009-10-11 18:35
董秀英是沧源人吧,在佤族文学史上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读过她的《马桑部落的女人》,她还有本小说《摄魂之地》却是怎么也找不到。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