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文清风格律诗四首
[打印本页]
作者:
davitsjade
时间:
2009-10-11 04:54
标题:
文清风格律诗四首
文清风格律诗四首
生态旅游阿佤山
云海茫茫险路艰,藤桥摇晃过边关。
龙潭圣水延年寿,佛殿云烟笼宇寰。
坡上牛铃青世界,林中瀑布美人间。
风情原始司岗里,生态旅游阿佤山。
〔注释〕①藤桥:也叫藤索桥,是西盟佤族、拉祜族群众在江、河通道上搭建的桥梁,用结实粗大的树藤作索引,用竹、木枝杈作栅栏,中间搭上几段木头相互连接建成,原始古朴,走起来摇晃,不仅适用,而且别具特色。②佛殿:指常年被云烟笼罩的海拔2132.9米的佛殿山(又称西盟山、勐佧山),山顶有历史悠久的三佛祖遗址、佤山天池及古茶树群落。③宇寰:即寰宇。④司岗里:佤语,又称“德岗里”。“司岗”是岩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佤族民间传说人类祖先是从岩洞里走出来的。“司岗里”是佤族民间广泛流传的最古老的历史起源神话传说。它集开天辟地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自然神话、物种起源神话、民族族源神话、英雄神话等内容于一身,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天池佛殿雨濛濛
西南边境佤山葱,生态旅游神秘中。
万树荷花一潭水,一身正气两清风。
声声木鼓迎宾客,阵阵欢歌接酒筒。
祭祀剽牛篝火旺,天池佛殿雨濛濛。
〔注释〕①木鼓:佤族的最高崇拜物。它既是通神的工具,又是民族的号角、娱乐的乐器,为红毛树整筒圆木抠制而成,其形状反映了佤族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其音色深沉而清脆浑厚,是佤族独特的打击乐器。解放前,每个佤族村寨都有一间木鼓房,有的村寨一个族姓就设一间木鼓房,房里支放着一公一母两个木鼓,供奉着人头,若逢宗教节日,敲起木鼓,唱歌跳舞娱神。解放后,木鼓被赋予新的内涵,有《木鼓舞》传世。②阵阵欢歌接酒筒:佤族喜欢用竹筒喝“小红米水酒”。敬酒时常常向客人演唱高亢、热情的敬酒歌。
夜赏佤山天池
浪漫天真偏又痴,夜深独自赏天池。
濛濛细雨苍山远,猎猎寒风天籁时。
梦里追云星作伴,天边读月鹤相知。
人生苦短身飘渺,鸿鹄长啸塞野诗。
〔注释〕①佤山天池:位于西盟镇城西北2公里处的佛殿山顶,蓄水量36万立方米,与蓝天相接,池水碧绿,水上飘云,曾有九天仙女到此沐浴的传说,故名。天池周围古木参天,松柏苍翠,环境静谧,湖中建有两座凉亭,是人们野炊、垂钓、游乐的好地方。②痴:傻、入迷。“痴”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入境、入心、入迷。大德痴于正义,大智痴于真理,大情痴于无私,大业痴于忘我,大才痴于求知欲望强烈,大趣痴于对功利欲望的远离。
佤山神秘引人游
佤山神秘引人游,原始风情生态优。
木鼓声声粗犷美,剽牛劲舞展歌喉。
来源:西盟佤族自治县文联
作者:
wc123
时间:
2009-10-11 09:28
佤族木鼓
( 2008年02月25日)
一根不朽的神木
一个凝固的传说
一代又一代
附在剽悍的灵魂上
远古的黑森林中走来了你
历史的风风雨雨洗涤过你
想起“司岗里”及猎人头剽牛的往事
你的记忆如岩石般沉重
那久远的木鼓声
那伴随着“江三木落”的木鼓声
似乎又震动巍巍的阿佤山
于是 血液为你沸腾
歌喉为你放开
我们以虔诚的目光
再次审视你的形象
作者:
娄清
时间:
2009-10-11 14:01
党的光辉照边疆
( 2008年03月21日)
太阳出来亮堂堂,
党的光辉照边疆。
社会和谐,普洱茶香。
各族人民齐欢唱,
改革开放更富强!
落实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看佤山。
以人为本,清新自然。
民主民生得改善,
又好又快奔小康!
作者:
what5301
时间:
2009-10-11 18:35
前面的都好,就是最后这首厉害了,一下子让我仿佛回到了30年以前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