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答wangruiping网友并请高人纠正错误
[打印本页]
作者:
babe875393
时间:
2009-9-21 19:38
标题:
答wangruiping网友并请高人纠正错误
********************************好啊夜郎小子斑竹:想请教一个问题,侗族的语言分布是不是在不同的 地区是很有大不同的,侗族作为西南的少数民族,起分别布有什么特点,在建筑和音乐上他们是不传承了以前的侗族文化的精髓而不是现代所形成的,是否具有古老的年代了(我说的是土司制度以前)‘。劳驾了。********************************一、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三江、龙胜、通道、靖州、黎平、从江、榕江的侗族南部诸县,为南部方言区,芷江、新晃、玉屏、天柱、锦屏、三穗等侗族北部诸县为北部方言区。南部方言区以榕江章鲁话为代表音点,北部以新晃中寨话为代表音点。根据语言调查研究结果,南北侗语差异主要是在语音方面,词汇不同的比重很小,语法可以说没有什么不同的。1、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南部“a”音分长短,长短有对立关系,属不同音位,而北部则不分长短,不对立,是一个音位。2、南北两地有几个音互相变换或者是消失。南部的舌根塞音韵尾“k”音,在北部已经消失或仅存痕迹,趋于完全消失。南部唇鼻音韵尾“m”音,在北部已经变为舌尖韵尾“n”音或舌根韵尾“η”。3、当数词与量词结合在一起时,北部凡复数以后的量词就发生音变,量词声母往往变为另一声母,而南部则没有这种情况。4、北部在数词方面也有一些音变。5、在语音上听感最为敏感的是声调,一个音节即使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只要声调高、低、曲、平不一样,即调值不一样,两地的人就可以很敏锐地听出来,甚至可以达到听不懂的程度。侗族原无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汉字。1958年以侗语南部方言为基础,以贵州省榕江话为标准音,采用拉丁字母创设了侗文。(详细内容可参看《侗人网》站点2的“侗语讲座”专栏)二、侗族建筑与音乐关于侗族的建筑与音乐我个人认为确实是传承了以前的侗族文化的精髓。而不是现代所形成的,至于是不是在土司制度以前,目前我不敢肯定。(可以查看一下《侗族简史》)1、建筑侗族地区大都建造“干栏式”楼房。这种房屋,多为两层或三层,两间或三间。楼下一侧,隔成栏圈,关养牲畜,另一侧堆放柴草杂物,或安置“米碓”。由侧边“偏厦”架梯而上。楼前半部为廊,宽约丈许,敞明光亮,为一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之所,窗前檐下,悬一横竿,晾晒衣物。在从江县有“九洞”一带,还在竿上垂着十笼八笼“媒鸟”,别有风趣,捕雀风味浓郁。后半部为室,室中“火塘”,置一铁质“撑架”,终年烟火不息,顶上吊一方平面木格,阔宽约3尺,侗语称之为“昂”[ngangc],汉语叫做“火炕”,专供烘烤谷物。这里既是“祖宗”之位,又是取暖、炊薪、用餐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旁侧靠壁,安放水桶、炊具之类,两边皆为卧室。三穗、天柱、玉屏等地,多建两层楼房,以两间或三间的较多,其中有一间作堂屋,正中壁前,安置神龛,帖神榜之先,内侧小间为“火房”,里面筑高一尺许,面积约占三分之二的台阶,铺以木板,设火坑于其上,有的是在地面挖一火穴,名曰“火铺”。其作用和周围陈设与“干样”楼房的“火塘”大致相同,其余房间,均作内室。楼上储藏粮食杂物,是一家的储仓、库房。这显然是人们虽已落户地屋,但仍然固有的“干栏”生活遗风所致。至于靠城镇的房屋形式结构,和室内摆设,除了厨房另设于房侧或屋后之外,其余皆与前述的房屋基本相同。也有的豪门大户,住高楼深院,“四合天井”,雕枋刻住,龙凤花窗,门悬金字大匾,堂中高挂“宫灯”,摆镂刻漆椅,堂皇富丽,有如汉族的豪富之家。 侗族擅长木石建筑,鼓楼、桥梁,是这个民族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全用杉木为材,结构复杂,造型壮丽,以榫栓穿合,不用铁钉,扣合无隙,结实牢固。形式多样,有的呈四面或六面、八面流水;有的三五层以至十一层不等,高达三四丈。有宝塔之英姿,楼阁之俊美。尤以从江县的增冲“鼓楼”最为秀丽。高约五丈,计十三层,呈六角形,顶上两层,檐角曲翘,檐下木花朵朵,阁檐重叠,巍峨屹立,蔚为壮观;他如黎平县的已堂“鼓楼”,均可与之比美。这些都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于榕江县的车寨“鼓楼”,则另具一格。 鼓楼,是侗族乡寨特有的标志。有侗寨就有鼓楼,一般是一个族姓建一座鼓楼,因此,大的村寨便有四五座鼓楼。侗鼓楼是杉木结构的塔形建筑物,底为四方形,上面为多角形,有四檐四角、六檐六角、八檐八角等不同类型。层数均为单数,三、五、七、九层不等,有的还高达十几层。鼓楼突兀高耸,最上面是造型别致的楼顶,有尖顶、歇山顶、悬山顶等式样,顶上还有象征吉祥的宝葫芦、千年鹤等雕饰物。鼓楼的梁柱瓦檐均饰以彩绘,精致华美。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部以榫槽衔接,历数百年风雨而不朽,其“人”字形斗拱结构,特别受到建筑学专家的称赞。鼓楼是侗家集会、议事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娱乐和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地方。 风雨桥:也叫花桥(北侗有的地方叫凉亭),分为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亭阁式风雨桥,桥面上亭阁秀立,雅致玲珑。鼓楼式风雨桥建在较宽的河面上,大桥长廊之上,加盖几座鼓楼式建筑,十分美丽壮观。侗寨风雨桥,桥身全用杉木横穿直套,孔眼相接,结构精密,不用铁钉连结,别具一格。桥廊里设有长凳,供人歇息、凭眺。有的还备有茶水,供过往行人解渴自饮。风雨桥不仅便利行旅,还是侗家人欢唱歌舞、吹笙弹琴、娱宾迎客的游乐场所。2、音乐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侗族是唱歌的民族,侗乡是音乐的天堂。能歌的天才是从小学歌,父母在家教歌,歌师走寨传歌,众人“多也”唱歌传统学会的。侗歌种类很多,有叙述万物起源、人类繁衍、祖先迁徙等古歌,有社交活动俗歌,有历史故事叙事歌,有“行歌坐妹”情歌。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古楼大歌”,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它是一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民歌多声部典范。她是东方一个仅有200多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古老纯正,栩栩闪光的世界罕见的人文奇宝。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可参看《侗歌三百首》中吴宗源的序言)<div id=[/img]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