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转帖]五谷的由来
[打印本页]
作者:
sebumranee
时间:
2009-9-21 18:53
标题:
[转帖]五谷的由来
远古时候,食物很少,人们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身体很虚弱。有一个名叫稷的青年人决心去尝尽天下草木果实,为大家找到能做主粮的粮种。他把他的这个决心告诉了女娲,女娲很支持他,还让她的五个儿子稻、黍、麦、菽、麻拿着白、黄、红、绿、黑五只不同颜色的袋子,做稷的侍从,跟着稷一起去找。他们渐渐地找满了五袋子的粮种。一天,他们看见一座山上有一种高杆红穗的东西,就爬了上去。到了山顶,向下一看,发现下面有五条山谷,山泉涌流,土肥草绿。于是,稷让他的五个侍从各选一个山谷,播下种子,耕种起来。他自己则在山顶开了一片荒地,种下了那种高杆红穗的东西。后来,人们就以他们的名字给那几种粮食命名,又因它们是在五条山谷种成的,就把粮食总称为五谷。稷种的那个品种又被称为了高粱。河南周口淮阳县城东北5公里处有个五谷台,传说是炎帝神农教民稼穑,播种五谷的地方。附近有神农井,为神农教民浇灌五谷而掘。神农时代,炎帝就教人种植五谷,以充腹肌。炎帝把谷粒分为五种,分别起名为稻、黍、稷、麦、菽。炎帝兴农事,知耕稼,种五谷,故为神农,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创始人。神农还亲尝百草,发明草药,为人治病,被尊为祖国医药的创始者。传说炎帝神农在位140年,在巡视长沙茶乡时无疾而逝,终年168岁。炎帝神农“都于陈”,完成了从游猎至农业的伟大转变,以淮阳为中心的黄淮大地平原是中国农业的发源地,后人尊炎帝为“五帝”之首,当之无愧。《礼记·月令》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荆楚岁时记》亦云:“十月朔日……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后来,这种习俗沿袭下来,便是五谷神生日。由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便想像冥冥之中有一位能主宰五谷生长的女神,称之为“五谷母”。而且将五谷丰登时作为她的生日行祭祀之礼,答谢她的恩德。每年八月十五这天,用大米粉制成扁担形状的供品,备上三牲,挑到刚刚收割过的那块土地上,焚香点烛祭祀。对五谷神的祭祀,源于上古秋收时节的尝新祭祀活动。“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究竟指的什么,没有留存下来。比《论语》更古的书如《诗经》、《书经》等,里面只有“百谷”,没有说“五谷”的。从百谷到五谷,是不是粮食作物的种类减少了呢?五谷这一名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分类概念,同时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有五种。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汉人和汉以后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因此,笼统地说,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麻虽然可以供食用,但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但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看,共有稻、黍、麦、菽、稷、麻六种主要作物。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里有四篇专门谈论农业的文章,其中《审时》篇谈论栽种禾、黍、稻、麻、菽、麦的得失与利弊。禾就是稷,《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说到的作物,也是这六种。很明显,稻、黍、稷、麦、菽、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所谓五谷,就是指这些作物,或者指这六种作物中的五种。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着,现在所谓五谷,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2000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div id=[/img]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