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林树森省长在第二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lutosesexton    时间: 2009-9-21 16:34
标题: 林树森省长在第二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在党的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第二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共商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计。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国家旅游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为贵州旅游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全省广大旅游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根据本次旅发大会“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加快发展”的主题,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我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讲五点意见。  一、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 五个新要求之一。2005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视察工作时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当前,我们正处在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从工业现代化向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我省虽然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加快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建设,那么我们将有可能从工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直接进入生态现代化这个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最新阶段,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特点,被公认为绿色产业和无烟产业,并成为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新兴现代产业。我省是一个生态保存较好的省份,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四季如春;我省又是一个充满人间传奇的地方,从原始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鲜活的文化遗存和原生文化形态都保留完好,无论本土还是外来、汉族还是少数民族、远古的还是现代的,不同的文化角色同台竞演,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在我省,发展旅游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将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一步,我们在继续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同时,还将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努力促进行、游、住、食、购、娱各要素全面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省制造业当前有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要将旅游业发展与特色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开发等行业结合起来,形成旅游商品加工制造业。  在游客连续几年急速增长的情况下,当前特别要强调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适度开发,通过开发促进保护,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旅游业发展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进一步推进重点景区和旅游城市的生态重建,切实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把因旅游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防止旅游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对民族文化造成侵蚀,使我省宝贵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二、实施精品战略是促进我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我省旅游资源富集,几乎每个县都具备一定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但旅游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盲目地全面铺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生活方式使各种节奏都在加快,游客一次出游在一个地方逗留不可能有太长的时间。据统计,2006年来黔旅游的境外海外游客在我省平均逗留时间仅为2.24天。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游客不可能游览太多的景点,我们必须把最精彩的风景展示给游客,这样才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同时,作为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我省财力有限,必须坚持分期、分批的原则,将有限的资金和相关资源集中配置到资源禀赋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景区,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实现我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自然风光也好、民族风情也好,我省一些地方旅游资源具有同质性,如果没有选择地进行全面开发,将会造成重复建设和旅游产业内部的产业趋同,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我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切实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和水平。  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一是要在全面深入分析我省旅游资源赋存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优先开发的重点景区。近年来,我省把黄果树、黎从榕和荔波确定为全省优先开发重点旅游区,通过努力,这三个旅游区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黄果树风景区已经初具规模,蔚成气候;随着申遗的成功,荔波的游客也呈大幅度增长。下一步,在继续抓好这三个重点景区开发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选择几个特色突出、开发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景区,由省里集中力量予以支持。实施精品战略并不是除了几个精品之外,其他景点失去开发建设机会,而是有计划地一批又一批地开发建设精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全面开发建设而又全面变成精品。二是要坚持分时、分级、分档的原则。分时,就是要明确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序,分期分批进行开发。分级,就是要明确省、地、县三级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同职责,明确哪些景区该由哪一级政府来重点支持、在省级重点景区开发过程中各级政府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责。省级政府一方面要集中力量抓好全省重点景区的开发,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树立一批样板,对全省旅游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分档,就是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开发不同类型和档次的旅游产品,使游客能够各有所乐。三是要高起点做好规划。作为精品来打造的景区,应该具备国际水平。为此,在制定规划前,要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了解世界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类似景区的建设情况,学习别人的方法、吸取别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规划和建设水平。规划制定好后,应该分期实施、逐步完善,先把有条件开发的景点和有条件做好的事做精做好,暂时不开发的地方必须严格控制,不能贪多求快,最后对资源造成破坏。四是要整合部门资源,集中投入,配套建设。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各类资源都要集中配置到精品景区中去,加大投入强度,务求尽快见到成效。同时,要从交通、住宿、餐饮以及邮政、通信等公共服务方面,配套建设完备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基础设施,使游客能够享受到周到、便捷的服务。当然,景区建设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由政府来做,一些可以市场化的项目,应该改变投入方式,建立融资平台,引进外来投资者参与建设。但在对旅游项目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不能饥不择食,一定要引进有资质、有实力、上档次的战略投资者,否则同样会对宝贵的旅游资源造成破坏。五是要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旅游行政管理中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政府对旅游行业的管理水平,激发旅游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活力。六是要集中力量对精品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推介,大力开拓客源市场。特别是省有关部门在致力于打造“贵州旅游”这一整体品牌的同时,要把全省重点旅游景区作为旅游宣传推介的重点,切实提高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  三、完善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城镇体系是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发达的旅游业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在这方面,黄果树景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清镇至镇宁高速公路修通之前,黄果树景区每年接待游客人数一直在100万人次以下,高速公路修通之后,2004年当年就突破了100万人次,2005年和2006年又先后突破了200万人次和300万人次。除了黄果树以外,交通问题仍然是制约其他景区、景点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同志主张多建机场,多建机场是必要的,也的确是好事,我省还有很多支线机场需要建设。但机场建设计划、建设资金投入都要排队,不可能一下都有机场,并且目前因为投资不足和支线机场航班有限,单靠支线机场解决不了多少客流问题。支线飞机一个航班也就相当于一个大巴的载客量。构建便捷的旅游交通,重点还得靠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从地图上看,我省东西长595公里,南北长509公里,贵阳在中间,只要把贵阳机场建好,再将贵阳与各市(州、地)中心城市和各个重点景区用高速公路连通,贵阳到各个市(州、地)最多就是三个小时左右,旅游交通同样会很便捷。去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重大决策,这对我们开拓珠江三角洲广阔的旅游市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两条快速通道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应当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理清本地旅游业发展的思路,使这两条快速通道真正成为观光路、致富路。明年,我省还将调整全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我们将力争使所有重点景区都有高速公路连接。可以预见,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我省旅游业发展将呈现出新的格局。  旅游城镇是游客的集散地和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中心,一个特色突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旅游城镇,将会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省城镇化水平较低,旅游城镇的建设尤其滞后,更需要把构建完善的旅游城镇体系作为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快旅游城镇建设必须坚持原生态的原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在于青山绿水,而原生态的自然风貌更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和魅力所在。比如荔波,我们将其称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如果我们把原生态破坏了,把穿城而过的樟江两岸都变成长城一样的挡土墙,把所有的平地都变成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构筑物,那么绿宝石也就没有了,荔波也就不能称为荔波了。加快旅游城镇建设必须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旅游城镇更需要以鲜明的文化特色来吸引四方游客。我省拥有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我们要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城镇规划的理念中去,融入到城镇建筑的特色中去,融入到城镇生活的氛围中去,融入到城镇居民的精神中去,使旅游城镇成为贵州文化特色的精华和缩影。加快旅游城镇建设必须要有完善的服务设施,让旅客享受卫生舒适的住宿、特色可口的餐饮、安全便捷的交通、丰富多彩的娱乐,这些都是我们留住游客的秘诀所在。加快旅游城镇建设,还要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旅游城镇要坚持以旅游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并附加发展生态农业以及没有污染的食品加工业和旅游商品加工制造业,对于那些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的资源型产业,应当逐步弱化。荔波是当前我省旅游城镇建设的重点,今年9月召开的第146次省长办公会就荔波县城的城镇规划和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希望省有关部门、黔南州和荔波县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科学编制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把荔波建成独具特色的国际性旅游城市。  四、优质规范的旅游服务是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旅游业是涉及众多服务领域的服务业,只有优美的景观,没有优质的服务,在市场上就不可能有竞争力。这些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旅游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改善,但从总体上来看,特别是同周边一些省区相比,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是要努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在住宿方面,我们可以搞各种档次的宾馆、旅馆、民居旅舍,但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生活设施。在餐饮方面,安全卫生是前提,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努力体现地方特色,让游客充分领略我省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有咖啡馆、酒吧等一些与国际接轨的饮食服务。在交通方面,既要有通畅的外部交通,还要加快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便捷的景区内部交通体系。二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队伍。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直接与游客打交道,为游客服务,是贵州旅游的窗口,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我省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对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水平,自觉抵制各种行业不正之风。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准入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特别是随着境外和海外游客的不断增加,我们必须要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导游人员。三是要加强行业标准建设。有了行业标准才能够进行规范管理。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产品建设和管理的地方标准以及与旅游相关的住宿、餐饮、消防、导游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使我省旅游业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发展的轨道。四是要深入开展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抓好导游服务监管和购物环境治理,严厉打击违反旅游合同和同业诚信公约等各种欺诈行为,为游客提供一个轻松、诚信的旅游环境。   五、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是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  旅游业是一个富民产业。我省有2800多万农村人口,其中低收入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超过700万。自然风光留存较好的地方,往往是开发程度较低的地方,同时也是农村困难群众较为集中的地方,发展旅游业是帮助这些地方的群众实现增收的有效途径。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通过发展旅游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途径:一是通过培训,使一些具备一定素质的农民直接从事导游等旅游服务业;二是景区内部和景区附近的农民可以从事为游客提供服务的餐饮、住宿、商贸、运输、表演等服务业;三是充分挖掘民族民间工艺,使农民群众通过参与旅游商品的开发与生产实现增收;四是一些农民群众虽然从事种养业,但可以通过为景区提供农产品,扩大自己的产品市场。  通过发展旅游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关键是要寻求一种有效的产业开发模式,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旅游业发展中来。这些年的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带动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旅游开发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既可以使农村贫困群众“离土不离乡”地实现就地转移就业,拓宽增收门路,又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文化等基础设施,还能够加强这些地区的群众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据国家旅游局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以上的乡村旅游景点,可以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就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目前,我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已达到3000多个,近18万农民群众从中受益,并涌现出了一批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典型例子和成功模式。下一步,我省乡村旅游业发展应当在标准化、规范化上下功夫,通过样板示范,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使之在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围绕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还要把旅游业发展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一是要通过发展旅游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贫困群众转移到二三产业中来,并为留在第一产业的农民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通过合理组织,使旅游区的贫困群众更加广泛地参与旅游业发展,从中得到更大的实惠。二是对于已经确定的民族旅游村寨,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机遇,通过建设农民新村,对原有农民进行搬迁安置,使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村寨中原有的房屋可以改造成为旅游服务设施,并鼓励搬迁出来的农民到原村寨从事旅游服务。三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各类资源要适当向有条件发展旅游业的村寨倾斜,在改善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为他们发展旅游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同志们,刚刚结束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政府办公厅)<div id=[/img]
作者: crierlofty    时间: 2009-9-21 17:52
     一是要优化生态产业区域布局。突出原生态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按照“六州”发展战略和“四圈一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同时,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全州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把全州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发展区域和禁止发展区域。 二是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文化生态旅游业要以建设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要围绕旅游这个龙头,搞好组合规划、集中开发,相应配套建设餐饮、娱乐、综合服务设施,从而达到合理组织商流、物流、人流、车流的目的,进而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服务业。 三是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首要任务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合理工业布局,发展轻型材料、中高密度板材、高档办公用品、高档家具、玻璃制品、铝制品等新型材料加工业;发展电子、电器、小五金等制造业;发展服装、鞋帽、皮革制品等轻工业;发展水果、蔬菜、畜禽制品加工贮运业;建立民族医药研发中心,发展民族医药、保健用品加工业;发展香精香料和化妆品加工业;发展民族工艺品加工业。通过“资源生产”、“加工生产”、“还原生产”形成生态工业链,实现低消耗、低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的工业。其次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着力抓好草地畜牧及特色养殖基地、烤烟生产基地、工业原料林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茶叶基地、竹产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乡村旅游示范及民族旅游工艺品加工基地、劳务输出培训基地等十大基地建设,使绿色产业逐步成长为我州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是要加快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历史性跨越创造良好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构建符合现代旅游要求的交通、城市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要对全州高速公路、二级公路、旅游公路等路网规划进行调整并启动建设,使全州所有县和重点旅游风景区都有快速、便捷的公路连接。同时加快机场、水运等建设步伐。加快完善水利建设规划,加大工作进度,力争省提前批准实施基本解决全州工程性缺水和农村饮水问题规划。 五是要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减轻农村的环境压力,减少人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要以建设生态农村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留农村原有的自然和绿色的特点,同时消除环境污染,提高乡村生活质量。要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标准,加快绿色城市化进程,从编制城市规划开始就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高度重视城市环保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正确引导城市居民养成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良好的、文明的生活习惯。通过构建完善的生态城镇体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