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马家窑文化新发现——羌人的审美
[打印本页]
作者:
偏爱一族
时间:
2009-9-21 01:08
标题:
马家窑文化新发现——羌人的审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劳动下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青海作为祖国西部的一个边远省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拥有众多而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已发现的就有两千余处,古墓葬五千余座,出土文物约十万余件.仅从这一点,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的文明更多地受到青海地方文明的撞击和影响.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青海文明和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关系.尽管这块土地上的居民群体有多次变化、迁徙,他们始终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 我国母系氏族公社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距今七千年至 五千年之间进入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从红山文化到仰韶文化,从沟底文化到碎石器文化都显示了我国上古的文明和智慧.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的广阔地域中也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明珠,这就是马家窑文化,它于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村。1995年7月14日青海省文化厅文物处郑重向外界宣布:又一件新石器时代距今4600年左右的舞蹈彩陶盆在同德宗日遗址157号墓穴中被发掘出土。发现于西宁以西340公里处的这个遗址是目前已知黄河上游发掘规模最大、地理位置最西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存。这处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和石器,据碳14年代测定结果为B·P4540 100年,属于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制生活用具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瓶等。生产工具除了石斧、石锤,石刀、石凿之外,尚有牛马骨骼所制成的骨刀、骨针等文物8000多件,以及大量的陶片和动物骨骼,其出土文物量远远大于1973年孙家寨的出土文物。令人惊奇的不是其中挖掘出土的一件长25.7厘米的西式餐叉——骨叉,也不是能够吹出悠扬宛转音调的陶埙,更不是被首次发掘出土的木椁和尸骨同体焚化的遗物,而是那件精美绝伦的舞蹈纹彩陶盆.据悉,马家窑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彩陶特别发达,在整个陶器中约占20--50%,随葬品中彩陶有时多达80%以上,为中国彩陶文化之最.这个彩陶盆的出土,成为继大通县孙家寨出土舞蹈纹彩陶盆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不仅对史学界、考古界,更对艺术界产生了不小的轰动。作为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两件舞蹈彩陶艺术品,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我国古代陶器的起源、发展、嬗变以及衰落、走向有重要作用.青海民族研究所的一位学者说:“它不仅给彩陶文化的“东来说”.更对彩陶艺术的“西进论”是一有力证明,而且是对青海高原古老羌戎文化高度审美水平的肯定,说明了马家窑文化的时代是人类开始萌芽艺术美及其艺术审美意识‘自足发展’开始的伟大时代。” 这次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高12.5厘米,口径为22.8厘米,腹径为24厘米,底径为9.9厘米,主体由橙红色泥胎制成.烧制前用铁锰(黑色)、赭石(红色)和可能配入溶解的瓷土(白色)等矿物作原料,在磨光的陶坯上绘彩入窑用摄氏10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其表面的彩绘图案在水洗火浇的情况下不易脱落.比较窄的口沿绘有成组的弧线三角纹和短斜线纹;外腹绘有稍粗的三道绳纹,简明流畅,朴拙有致;内壁为两组分别由11人和13人组成的群体性狂欢舞蹈图案,头饰比较宽大,下着尾饰十分特别,集体连臂踏歌,两组人纹间以折纹、斜纹,圆点纹相隔,从而使图案疏密得当,人物形象富有律动感。盆内下侧绘有四组平行蛙纹,在形式上与组舞交相呼应,虚实相生,既有艺术韵味,又有精神指向,似乎正在进行祭祀活动和崇拜仪式。彩盆中所绘舞蹈显然是一种与火有关的圆圈舞,而这种舞蹈,我们正好在与古羌人有关的文化范围中发现了。因此不难推出.这件彩陶盆艺术品是古羌人精湛技术的反映,也是古羌人审美意识的升华。 这件舞蹈彩陶盆不仅体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更体现了人类善与美、追求与希冀的交织.彩陶艺术是原始人类在创造陶器,满足物质需要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对艺术形式美的追求,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但并非为艺术或审美而作,而是“有用”意识和图腾意识的体现。陶盆作为生活用具,可以烧水、煮饭,为了容量大一些,就把盆腹做得膨大.无肩无颈大口,便于审视饮食于盆内.当人们席地而坐时,往往俯视其器皿,彩陶盆装饰纹样恰好成为圆形的适合图案.当盆内注入清水以后,舞蹈者的身姿便倒映在水中.巧妙构成一个池畔欢舞的场面,如果盆内的水发生晃动,倒映在水中的舞蹈者更显婀娜多姿。所有的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这件工艺设计的实用和美观的辨证统一.其特有的天真、自然、质朴的艺术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童年时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不详)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