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漫话茶文化在青藏高原的传播与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crierlofty    时间: 2009-9-21 01:08
标题: 漫话茶文化在青藏高原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茶又被称为“槚”。《尔雅释木篇》说:“槚,苦荼也”。(荼为茶的古体字)。在南方,茶又叫做“茗”,把茶叶称为“香茗”、“灵茗”,由于人们对茶叶的喜爱,茶又被美称为“甘露”。 唐代,种植茶园的面积不断扩大,制茶技术也不断提高,随着唐朝商贸的发展,茶叶已成为当时一种批量较大的商品。据史载,唐朝有四十三州郡都产茶,朝廷开始专门征收茶税。可见当时茶叶产区之大和茶叶贸易的活跃。公元8世纪陆羽著《茶经》,记述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茶叶加工以及烹茶、饮茶的方法与用具等,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种植茶叶、加工茶叶、研究发展和传播茶文化最早的国家。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地方都有种茶、制茶和饮茶的文化传统,并各自创造了不同特色的茶文化。本文将漫话茶文化在青藏高原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一、茶叶传入青藏高原的史话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说:西汉时,武都地方(今甘肃省武都)羌、氐杂居,当时巴蜀地方的茶叶就贩运到武都,卖给西部游牧民族。②可见西汉时茶叶已输入到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些部族。隋唐时期,随着青藏高原的苏毗、附国、羊同、悉补野等各部族与中原地方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发展,茶叶逐渐输入到青藏高原的腹地。关于茶叶输入到吐蕃腹地的时间藏文史籍有三种记载:其一说,7世纪初传入卫藏地区。据《汉藏史集》载:吐蕃大臣吞弥奉松赞干布之命创制藏文时,有一夜梦见同一老妇人对话。问及老妇人“到何处去?”老妇人曰:“我从萨贺尔来,到吐谷浑去”。又问“路上带有什么口粮”?答曰“有茶叶”。吞弥醒来时,突然悟出问老妇人的梦中对话中有(夏)、(萨)、(啊)、(加)、(恰)、(槚)等六个音,是天竺字母里没有的,遂创制藏文30个字母。③这个故事说明在创制藏文以前,茶叶已输入到吐蕃腹地。藏文叫茶叶文,是受古汉语“槚”的音义创制的。 其二说,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唐太宗赠送了许多礼物,其中就有茶叶,《西藏政教史鉴》(附录)说:“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④ 其三说,都松芒赞时传入吐蕃的。《汉藏史集》有一节专门讲述“茶叶和碗在吐蕃出现的故事”,其中说吐蕃赞普都松芒赞(676~704年)有一天患病卧床,在王宫屋檐角上连续二天有一只嘴衔着树枝的小鸟婉转啼鸣。赞普不禁好奇,叫人将小鸟衔来的树枝取下,将树叶尖放入口中品尝,觉得其味清香,加水煮后,成为上好的饮料。于是赞鲁派大臣到处寻找这种树叶,最终在沿吐蕃边境的汉地发现那种树,采摘树叶后供赞普疗养病体,大获效益。⑤ 这三种记载都表明茶叶是7世纪传入吐蕃腹地的,而有关8世纪的吐蕃茶叶贸易则比比皆是。唐景龙四年(71年),吐蕃赞普向唐朝请婚,唐中宗以养女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墀德祖赞联姻,进一步推动了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唐蕃古道的开通,促进了汉藏通商贸易的拓展。唐开元十九年(731年),吐蕃向唐朝提出:“请交马于赤巅”(今青海日月山),开始了唐蕃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当时吐蕃王朝已设有商官管理市场贸易,并专门派官员到长安经营茶叶贸易,称为“汉地五茶商”。据唐代李肇《国史补》卷下载:“常鲁公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澭湖者”’。这些茶的产地分别为安徽茶、江苏茶、湖南茶、湖北茶、四川茶(待考)、江西茶等。可见当时吐蕃派往长安的“汉地五茶商”经营内地茶叶品种之多。据《汉藏史集》载:墀松德赞时(755~797年)吐蕃“买茶叶的、卖茶叶的以及喝茶的人,数目很多”。⑥说明8世纪吐蕃地方喝茶的人已经比较普遍,在吐蕃从事茶叶买卖的人很多,拉萨等地已有了茶叶市场,经营茶叶的数量和品种不少。 随着吐蕃喝茶的人日渐增多,社会上也重视茶道文化的传播。《汉藏史集》载,墀松德赞时,对饮茶最为精通的是从汉地来吐蕃的和尚。墀松德赞赞普曾亲自向汉地和尚学烹茶的茶道。米札衮布向墀松德赞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依法传了下来。⑦当时吐蕃王室十分重视学习茶道。茶道的传播是由吐蕃王室逐步影响到社会的。 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这期间汉藏茶文化的交流不但没有中断,还在继续发展。宋代开辟了西南茶马驿道,青藏高原的各部族仍同内地保持了“茶马互市”的贸易关系。10世纪中叶,即藏传佛教后弘期,一些康区、安多的僧人到卫藏学习佛法,他们将内地的茶叶贩运到卫藏地方。成书于1488年的《米拉日巴传》就反映11世纪多康地方的僧人驮运茶叶到卫藏求学佛经的情况。 13世纪元朝统一了青藏高原,在藏区设立了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建立了29个大驿站,促进了茶文化在藏区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1275年,八思巴和元太子真金在后藏曲弥地方举行了有十万僧俗群众参加的大法会,法会上给僧人布施熬茶,八思巴本人捐献的茶叶就有120大包。当时,藏区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处于发展阶段,各地遍修寺院,僧人遍及农牧区,僧人们饮茶之习也就随之普及到广大农牧区了。饮茶的普及更主要的是,藏区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体验到喝茶可以帮助解油腻、助消化、提精神、除疲劳、消烦燥、抗缺氧的保健功效。这是茶受到藏族群众特别喜爱的原因,使藏区人民有“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⑧(不详)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