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当雄“蒙古八旗”和赛马节由来探究
[打印本页]
作者:
cokingseats
时间:
2009-9-21 01:07
标题:
当雄“蒙古八旗”和赛马节由来探究
当雄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160余公里处,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县。可是从300多年以前开始在当雄草原上居住着一个强大的北方民族的军队,叫“蒙古八旗”,藏语称作“达木嘉效介”。那么,当雄缘何变成了蒙古军的驻地?这就需要从西藏历史说起。 <STRONG>当雄缘何变成“蒙古八旗”驻地</STRONG> 公元15世纪初叶,藏族地区兴起一个由宗喀巴创立的新的教派——格鲁(意为善律或善规)派。在藏传佛教众多流派中,格鲁派是最晚形成的。但是它后来居上,实力发展很快,宗喀巴和他的弟子在前藏修建了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加上后藏的扎什伦布寺,被称作为格鲁派在西藏地区的四大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公元16世纪中叶,格鲁派的寺院遍及阿里、康、安多等地,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寺院集团势力,成为藏族社会中一个占优势的教派。 格鲁派的发展历程也并非风平浪静。格鲁派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和其他教派的纷争,实质上是格鲁派寺院势力和不同的地方封建集团,在经济权益方面的斗争。在残酷的现实社会斗争中,它们既要将这种权益巩固和继承下来,又需要对外与其他封建农奴主势力进行抗衡和角逐,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寻找一个领袖人物,于是哲蚌寺的上层僧侣,借鉴噶玛噶举派的活佛转世制度,于公元1546年将三岁的索南嘉措选为根敦嘉措的转世灵童,承袭这派法统。这是格鲁派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开始。 1576年被明朝封为顺义王的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俺达汗,邀请33岁的索南嘉措到青海讲经说法。从此格鲁派在青海的蒙古族、藏族中受到广泛尊奉。两年之后,1578年,俺答汗赠予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这便是达赖喇嘛称号的由来。后来宗喀巴的弟子根敦朱巴和根敦嘉措被追认为第一、第二世达赖喇嘛。 自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传教于蒙古后,漠南漠北各部,卫拉特蒙古四部落王公属民全部信奉了格鲁派。有关蒙古诸部皈依佛法的历史,在《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一书中记载道:由于“在右翼蒙古阿勒坦汗①等大贵族们奉三世达赖为师,皈宗佛法后,于政治压力下,一般小贵族及平民不得不追随他们君长的信仰路线”。②1588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在蒙古圆寂,第二年他的转世,又生于蒙古阿勒坦之家,取名叫云丹嘉措,是为第四世达赖喇嘛。而蒙古各部以本民族中诞生佛教领袖为无上光荣。这两件事,成为蒙古归宗佛教的主要动力,也是使蒙古全体贵族一致支持格鲁派的主要原因。
500)this.style.width=500;[/img] 布达拉宫壁画的赛马。 1602年,云丹嘉措在西藏三大寺派来迎请的专人和蒙古族军队的护送下入藏,第二年到达拉萨。据《藏族史要》记载:这时,正是以日喀则为根据地,信奉噶玛噶举派的辛厦巴家族,从藏(以日喀则为主)地区向卫(以拉萨为主)地区扩展势力时期,虽然辛厦巴家族这时还没有建立第悉藏巴地方政权,但是它的实力已经据有卫藏,并与黄教(即格鲁派)寺院集团直接对抗。公元1616年,云丹嘉措圆寂于哲蚌寺。有的史料说,云丹嘉措是被第悉藏巴地方政权的建立者彭措南杰派人刺杀的。此后二年,1618年,第悉藏巴地方政权正式建立,它和黄教寺院集团的敌对关系更趋激烈。③ 到17世纪中叶,第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当时,黄教寺院集团由于实力强大而引起的与其他地方封建集团间的斗争,不仅较前激烈,而且也更加扩大了。在卫藏地区,第悉藏巴地方政权极力排斥、打击黄教;在青海、信奉噶玛噶举派的蒙古喀尔喀部领袖却图汗,联合卫藏的第悉藏巴,企图一举消灭黄教;在康区甘孜,白利土司顿月多吉更是崇信本教,视黄教为敌。在这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以五世达赖为代表的黄教寺院集团,要求在现今新疆天山南麓驻牧的蒙古和硕特部领袖固始汗,帮助他们排除敌对势力的威胁。 公元1636年初,固始汗率部从新疆起兵进入青海,偷袭喀尔喀部,杀却图汗于青海湖畔;1639年,他又向康区用兵,灭掉白利土司,擒杀顿月多吉;1642年,他引兵进入卫藏,灭掉黄教最后的劲敌第悉藏巴地方政权(噶玛丹炯旺布被俘被害),把大部分藏族地区置于他的统治之下”。④在固始汗和他后嗣们的支持下,格鲁派转危为安。格鲁派1637年曾赠给固始汗以“持教法王”的称号。1642年建立了藏蒙统治阶级联盟掌权的噶丹颇章政权,五世达赖成为集宗教、政治大权于一身的法王。 来到西藏的固始汗军队多为骑兵,这些骑兵驻扎在城镇较为容易,但是他们的坐骑马匹在城镇难以饲养。为了解决战马饲养问题,五世达赖让固始汗在拉萨附近任选一块理想驻地,结果固始汗选择了达木(即今天的当雄县)。 当雄藏语意为“挑选牧场”,地处西藏中部,从当雄出兵到各地作战极为方便,其军事地理位置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固始汗命其长子达延汗(即邵齐尔汗,名丹津多尔吉)常驻拉萨辖领部众,命第六子多尔济(即达赉巴图尔台吉)佐之,留有蒙古骑兵,驻牧于拉萨北部达木牛厂地方(今当雄县),以控制卫藏各地。”⑤当雄是距西藏各地区最近的天然牧场,可利用的草场面积近千亩,又是蒙古军进藏的途径之一,进退皆易。选择当雄作为骑兵的大本营,安营扎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当雄变成“蒙古八旗”驻地原因之一。
500)this.style.width=500;[/img]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固始汗像 另一种说法,《中国藏族部落》记载:据说“起初当雄仅有七户为同姓氏的蒙古旗牧民,尔后固始汗的一些部下在此安家落户。该地水草丰美,适于发展牧业生产,因此陆续从西康、青海、甘肃等地迁来许多牧民在此定居,后来当雄发展成八个部落,每个部落以七户先民中一户的姓氏命名。这八个部落是曲科尔、恩果、巴加尔、阿托、班加、果才卜、阿许和索布。 当雄各部落本属在西藏的和硕特管辖,1717年准噶尔侵扰西藏杀死拉藏汗后,当雄各部落曾属颇罗鼐和珠尔墨特那木札勒管辖,珠尔墨特那木札勒之乱后,直至清朝政府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前,当雄由驻藏大臣直接管辖,历时160多年。因而当雄部落被称为“达木嘉效介”,为汉属地管辖的八部落之意(部落中有汉属和藏属之区分。作者注),清政府称之为“达木蒙古八旗”。当时设机恰即总管一人(只能由曲科尔部落的甲本升任),统管八旗。各旗设有甲本、藏革(即章宗)、坤都、久本等头人,各旗所辖措哇(即部落)设有马本、休令等。当雄八旗共辖780户,约3900人。⑥1914年当雄八旗由色拉寺接管。1959年民改后设置当雄县,归拉萨市人民政府领导。历史上“蒙古八旗”的实际居住地盘已超出了当雄宗(县)范围。 总之,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到青海讲经说法,四世达赖喇嘛在蒙古族中诞生,蒙古归宗佛教,以及各教派之间的诸多矛盾与战争,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吁请外族援助等,成为固始汗进兵西藏的原因。换言之,这是当雄成为“蒙古八旗”驻地的缘由所在。当然历史远非这么简单,这里不过是概述而已。 <STRONG>当雄赛马节(达木吉仁)的由来</STRONG> 蒙藏联盟掌权的噶丹颇章政权建立后,逐步消除各地僧俗割据势力的反抗。1681年固始汗的曾孙噶丹策旺率当雄二千五百人的队伍,平定了拉达克五森格朗吉的反叛,安定边界,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 后来,由于西藏社会局势发生了变化,常年驻扎在当雄的蒙古骑兵逐渐失去用武之地,但是蒙古部落首领仍常备不懈,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战争,驻扎在当雄的蒙古军队一方面在当雄草原上牧养军马,另一方面进行军事训练,并规定每年藏历七月十日(公历8月份)在当雄草原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骑兵检阅式。最初蒙古骑兵检阅式的内容和形式已无法细考,但是检阅式的主要内容之一的赛马活动一直沿袭下来。 藏语中,“达木”作为动词可以理解为挑选,作为名词可以理解为沼泽地,这里指地名,即指当雄;“吉仁”是为公众诵经的意思。“达木吉仁”就是为当雄公众诵经的意思。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诵经以求消灾祈福; 2.征收一年的牧业生产税; 3.举行阅兵式活动;在阅兵式上由官员念兵册,清核人数、兵器、马匹数量并进行赛马等活动。 4.开展农牧物资交流会。 在西藏众多传统节日中,“达木吉仁”即当雄赛马节最具民族和地区特色。每年藏历七月初起,来自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等地成千上万的群众,企业人士、文艺团体都纷纷前往当雄参加一年一度的盛大赛马节。大家提前数日带上行李和足够的食品,来到当雄贡堆唐草原上搭起帐篷及灶台,安起临时的家。短短几天时间里,搭建起许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帐篷,星罗棋布地盖满了贡堆唐草原。炊烟从帐篷顶上袅袅飘向蓝天,美味佳肴的香气从帐篷内散发出来,人们品尝着牧区特产奶渣、酸奶及手抓羊肉等食品,体验牧区的生活。说是赛马节,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饮食文化节。 赛马节的重头戏当然是赛马活动。赛马项目包括长跑赛、小跑赛(又称碎步跑)和马上竞技赛。
500)this.style.width=500;[/img] 长跑赛:参加长跑赛的骑士均为少年,他们从小在马背上成长,炼就了一身善骑的本领。他们身穿鲜艳的服装(不穿藏袍),参赛的马不备鞍具,一是可以减轻马的负重,二是一旦骑手被摔下来不会被马拖走,避免重大伤亡。由十几岁的少年充当骑士仍为减轻马的负重,使参赛的马能够保持充足的体力跑完全程,并争取拿到好名次。说到名次,据年仲群众介绍,长跑赛中拿第一名的多数为该地人。据传说,年仲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脚下,而念青唐古拉山是西藏四大著名神山之一,参赛选手在离开年仲地方之前要进行烧香祭神山活动,以祈求“山神”保佑,认为这样可以拿到好的名次。 小跑赛:参加小跑赛(也称碎步跑)的马和参加长跑赛的马装扮有很大的区别。参加小跑赛的马装扮十分讲究。首先,马的全身用特制细齿铁刷梳理干净,再用五颜六色的绸布彩条把马鬃梳成许多的细辫子,并用同样的彩条将马的尾巴打成各种形状漂亮的结,看起来马匹显得格外精神抖擞。马垫、马鞍、嚼子等马具也十分讲究,经济条件好的主人在马具的购置上舍得花钱,在赛马会上以显示自己的富有。参加小跑赛的骑士多为身着节日盛装的中年人,他们有丰富的赛马经验,既不让马狂奔乱跑,又要保持领先的速度。骑士勒紧缰绳,身体尽力后仰,马和骑士在跑动当中要求有优美的姿势,还要避免大的颠簸,小跑赛最讲究的是平稳,稳中求快,最后由裁判员给予打分。 马上竞技比赛:包括马上射击、马上射箭、马上拾哈达以及各种骑术表演。听一些当地老人讲,今天的马上拾哈达根本算不上什么高超的技艺,过去表演者的肘关节要擦着地面跑,也就是说骑马人的身体倾斜度比现在表演者难度大得多。 除了上述项目之外,还举行抱举石头比赛。在数万名观众当中腾出一块地方,中央放上一块没有棱角的石头。各地选出的壮汉陆续出场,将石头抱举起并掠过肩膀抛到身后,有力气的甚至将石头扛在肩上绕场一圈。观众也可自告奋勇参加比赛,身强力壮的男子汉可大显身手。 随着时光流逝,当年的蒙古骑兵,最终与当地的藏族牧民融为一体,变成了今天藏北牧民的先辈,并被称之为“霍尔”。“霍尔”早期泛指北方民族,在藏区对当雄以北的所有牧民包括蒙古族统称为“霍尔”。而今能够证明当年蒙古骑兵曾经生活在当雄一带的,除了赛马节的存在以外就是当雄一带一些老人们仍在使用着的少量蒙语,比如,过年的时候互相拜年时说:“阿玛司,桑贝那”(藏语为扎西德勒意为吉祥如意);当雄北部西藏第一大湖——纳木措,蒙语称作“腾格里诺尔”,是天湖的意思;由于蒙古人特别崇拜天,他们往往说“向蓝天发誓”,表示庄严的发誓,这些词汇至今仍在沿用。 综上所述,赛马节的内容除了念经、收税外,都是古代生活在当雄一带的蒙古骑兵和当地牧民平常生活劳动中必须具备的一些本领。当初的阅兵式到后来演变成了当雄一带包括那曲地区的一种传统的群众性民间体育活动,民主改革以后还增加了男女拔河比赛和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等内容,一般历时7天。 注释: ① 注:阿勒坦汗是俺答汗的异名。《明史》中用俺答汗,《三部要略》用阿勒坦汗。 ② 《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札奇斯钦著 正中书局印行 民国67年第432页。 ③ 《藏族史要》王辅仁、索文清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106页。 ④ 《藏族史要》同上第108页。 ⑤ 《藏族简史》藏族简史编写组,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191页。 ⑥ 《中国藏族部落》陈庆英主编 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550页。(不详)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