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康熙王朝在吴三桂的历史问题上做了手脚[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toyonstoni
时间:
2009-9-20 21:27
标题:
康熙王朝在吴三桂的历史问题上做了手脚[转贴]
来源:邪性由于历史总是由胜利者编写的,他们吹嘘、美化自己。而把自己的敌人(失败者)歪曲、丑化得一塌胡涂。吴三桂就是受到这种待遇的历史人物。现代人心目中的吴三桂。就是被清政府歪曲、丑化了的吴三桂。 清王朝骂吴三桂骂了两百多年。后人并不知道吴三桂究竟是什么人。于是也跟着骂。清政府骂吴三桂是因为他差一点儿就把康熙王朝打垮了。后人骂吴三桂是误认为他帮助了清政。 其实真正的吴三桂从来就没有帮清政府做过什么事。高官厚禄只不过是清政府用来拉拢他的一种手段。因为他手中握有重兵。清政府用武力是无法消灭他的。 但是清政府老爱吹嘘吴三桂请他们入关。 清王朝在吴三桂的历史问题上究竟隐瞒和歪曲些什么呢?一、山海关之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清王朝为什么销毁了山海关之战的相关文件?二、吴三桂是什么时候真正降清? 三、吴三桂云南起兵的真正原因是什? 四、所谓的《三番之乱》吴军与清军的真正战况怎样?康熙王朝掩盖了那些丢脸的战役? 五、吴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山海关之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呢? 清王朝的文档资料保存完好。为什么唯独销毁了山海关之战的有关文件?清王朝究竟想对世人隐瞒什么?不妨我们来探讨一下! 1、清军最早决定从西协就是(密云)入关。后来为什么要改由山海关入关? 2、吴三桂如何知道清军的计划?并决定配合清军引诱李自成攻打山海关。然后让清军从中协(喜峰口)入关,抄李自成后路。把李自成一网打尽。 3、多尔滚口头上答应借兵一万给吴三桂。而实际上又一拖再拖不肯兑现?这是为什么? 4、吴三桂最初设计山海关之战,是一个歼灭战。后来为什么又改变为仓促的击溃战? 5、清军到达山海关的当晚,为什么深夜炮声不断?步兵半夜移阵。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6、清军和李自成军为什么在一片石发生了遭遇战?7、后来李自成为什么又与吴三桂几次谈判联合抗清问题?以上这些历史问题都被清史忽略。更确切地说被清王朝有意隐讳了。 三桂与清军征战数十年。并且与多尔滚是老对手。一夜之间怎么就会变成亲密伙伴呢?敌对之间往往充满猜疑、诡诈、相互利用。多尔滚与吴三桂也决不会例外。山海关战的许多疑问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历史证明,早在吴三桂与多尔滚接触前。多尔滚已经出发。这时候多尔滚打的旗号是消灭李自成帮助明朝平定内乱。并且决定从西协就是(密云)入关。绕道北京之后。抄李自成后路。这完全是洪承畴的主意。 因为洪承畴与李自成曾经交战多年。深知李自成的战术。洪承畴说李自成吃软怕硬,一触及溃。要清军从西协(密云)入关,抄李自成后路。防止李自成逃窜。清军正在按照这个计划行动,并且已经开进至阜新。 吴三桂显然是通过洪承畴得到这一情报的。因为洪承畴曾经是吴三桂的老上司。可以肯定的是;吴三桂是通过洪承畴与多尔滚接上头的。因为在这时候,他们共同的总头目崇贞皇帝已死。他们可以公开接触而不用忌讳。 吴三桂向清军借兵一万的事。也由此而来。并且不多不少只要一万。是吴三桂担心打不过李自成吗?引诱李自成攻打山海关是吴三桂的主意。那有既怕打不赢,又要引诱人家来打的道理。 清军远比李自成军强悍,吴三桂也就从来没有怕过。更不用说吴三桂拥有的是五万久经征战沙场的正规军。而李自成军是凑合起来的农民军。吴三桂军拥有清军多年久攻不下的防御工事。无乱怎样讲吴三桂决不会担心打不过李自成。 那么为什么又要借兵一万呢?这其中的奥妙在那里呢? 松、锦大战之后。洪承畴亲自指挥的松山明军。被俘人员是三千多人。祖大寿的锦州被围困降清明军七千多人。两组人数相加正好是一万人。与吴三桂借兵一万正好吻合。 清王朝一直声称这两支降清明军。除祖大寿全家人外。其余全部都被清军屠杀干净。这种说法可信吗?清王朝为什么要这样讲。他们想要掩盖什么?…… 我们知道连最笨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都应该懂得,要瓦解敌军和削弱敌军的最好办法就是优待俘虏。清军并不笨。如果连降兵都要杀。那么今后谁还会投降你呢? 多尔滚最拿手的办法就是让汉军和汉人剃头。汉军降兵如果不剃头换装。那么他今天降了你,明天又会反戈。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就三投三反。汉兵一担被剃头换装,就无脸回家见爹娘。这时候的松锦降兵以经被剃头换装。外表同满人一样。一些松山将领就是因为不肯剃头而被清军杀害。 很明显吴三桂想要收回这一支队伍。并且想把这一支队伍收编在自己部下。这个计划在老上司洪承畴和亲舅舅祖大寿的配合下,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多尔滚把这一支军队交给吴三桂指挥。就不要想在收回去。这就是吴三桂借兵一万的真正原因所在。 当然多尔滚不会轻易让吴三桂的如意算盘得成。同时多尔滚又不得不借此拉拢和欺骗吴三桂。这就是山海关之战展开的戏中之戏。 吴三桂与多尔滚商定。多尔滚从中协(喜峰口)入关,抄李自成后路。两面夹击李自成。可是多尔滚却直接扑山海关而来。这不可能不会不引起吴三桂的警觉。 正在这时候。清军与李自成军在一片石发生遭遇战。事情很明显了。多尔滚想从一片石抄李自成后路。李自成也想从一片石抄吴三桂后路。所以清军和李军在一片发生遭遇战。 这时吴军和李军加在一起。也只不过十一万人。并且他们两支军队都是孤军。没有援兵的希望。也不会有皇帝从海路运送粮食支持他们。 这时多尔滚统帅的久经征战的十四万清军。已经从宁远起程急行军。向山海关扑来。清军的后方沈阳,可支援多尔滚的军队也不会少于二十万。 清军一担抄了李军后路。也就断了吴军后路。形势对吴三桂极为不利。坚守山海关只有死路一条。吴军唯一的生路只有冲杀开李自成军。才有逃脱的希望。 吴三桂军向李自成军发动击溃战的当天。有人看见吴军中夹杂有清兵。“李军中有兵士大叫,达子兵来也!李军大乱。李自成掉转马头就跑。” 世人和史学家以此记载推断,吴三桂这时候就投降了清军。清王朝也以此为荣。他们默认了这个推断。但吴三桂本人承认的是在他追剿李自成到潼关以后。 如果按史学家这种推断。山海关之战的许多疑团就无法解释。如果吴三桂这时候就投降清军。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发动这场击溃战。把本来以经落入圈套的李自成吓跑。让李有逃脱的机会,去杀死自己的父母亲和全家几十口人。 李自成很快就明白。吴三桂军中的“达子兵”不是真正的清兵。他们是身着清兵服,剃了半个头,留有一条大辫子。讲一口流利汉话的清兵。说白了他们是松、锦降清明军。他们原本跟吴三桂军是同一支军队。 据记载。这支清军是分三路夹杂在吴三桂军中的。如果是素不相识,敌对了几十年的两只军队。在汇合后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能这样十分融洽,连一点戒备心都没有地相处在一起吗?如果是真正的满族兵,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就更不用说了。 可想而知。这支清军和吴三桂军的关系非同一般。与吴军有这种亲密无间关系的只有松、锦降清明军。因为他们原本与吴军就是同一支军队。他们的数量正好是一万人。结合清政府声称“这两支降军以经被屠杀”的说法。其中的奥妙就不言自明了。 吴三桂军对李军发动击溃战以后。一追就是四十里。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摆脱多尔滚的包围。李自成很快就明白吴三桂的意图。故派张若麒与吴三桂谈判联合抗清问题。吴三桂提出的条件是;“请归太子二王,速离京城,奉太子即位而后罢兵。”的条件。 另外南明小朝廷封吴三桂为蓟辽王。并表彰他借兵打败李自成。也说明吴三桂当年并未降清的事实是清楚的。 为什么清王朝硬要扭曲这一段历史?隐瞒山海关之战的真相为清王朝带来那些利益。 1、多尔滚是打着吴三桂请他们入关。帮助明朝平定内乱的旗号进入北京的。山海关之战的真相会戳穿他们的这个骗局。 2、吴三桂成功收回松、锦降清明军。令清人丢脸。 3、丑化吴三桂让他遗臭万年。为此他们大事渲染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送信求救兵。吴三桂穷途来归等等。…… 结论;山海关之战的真相。 李自成出人意外地进入北京。清军满人认为李自成抢占了本来应属于他们的胜利果实。因而决定出兵讨伐李自成。洪承畴认为李自成不堪一击。建议清军经密云入关。抄李自成后路进北京。主要是防李自成逃窜。清军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且已经进军至阜新。 清军同时派人到山海关招降吴三桂。同时李自成也派人到山海关招降吴三桂。这时候的吴三桂是他们双方争取的重要人物。 吴三桂最初决定投李自成。但是北京传来坏消息。吴三桂的父亲被抓,并且遭拷打,爱妻陈圆圆被刘崇敏霸占。李自成的士兵抢劫糟蹋百姓。这时候吴三桂认为投李自成无前途。于是转而与清军秘史谈判消灭李自成的问题。 当吴三桂从清军秘使口中获悉。清军准备进攻北京消灭李自成时的计划时很感兴趣。决定与清军合作。 并提出引诱李自成进攻山海关。让多尔滚从中协(喜峰口)入关,切断李自成后路。两面夹击李自成。按照这个计划。如果李自成敢于进攻山海关,将插翅难逃。作为合作条件。吴三桂提出借兵一万,并且点名要松、锦降清明军。 这时候的吴三桂并不害怕清兵入关。因为在这以前清军已经多次入关。并且他们每次入关都是为经济目的烧、杀、抢、虏一番后又回关外去了。 但是这次吴三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清皇太极刚死,政权刚刚落到多尔滚手上。他接受了范文程等一大批降清汉人的建议。决定入主中原。并且经汉人范文程的帮助。颁布了禁止 烧、杀、抢、虏的禁令。 多尔滚收到吴三桂来信后。决定利用松、锦降清明军为诱饵。让吴三桂与李自成相互残杀。等他们两败俱伤后。清军再从宁远直赴山海关把吴、李两军一网打尽。 多尔滚的计划败露以后。他又想利用喝血酒,定盟约来稳住吴三桂。然后从一片石,抄李自成军后路。包抄吴、李两军。 多尔滚没有按照计划从喜峰口入关。不可能不引起吴三桂疑心。清军与李军在一片石的遭遇战说明。多尔滚企图一口吞下吴、李两军的战略目的暴露无遗。 吴三桂迫不得已连夜发动攻势,解救出被多尔滚管制下的松、锦明军。第二天一早,便向李自成军发动击溃战。主要目的在用于逃出多尔滚包围。 李自成获知吴三桂的意图后。便派张若麒与吴三桂谈判联合抗清问题。但是当李自成获知诱导其攻打山海关是吴三桂的计谋后。是又气又急,当时就在永平杀害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 李自成逃回北京后,又进行疯狂的报复性屠杀。在北京二胡同杀害了吴三桂的母亲全家共三十六口人。 吴三桂军由于没有找到皇太子。仍然是孤军一支。坚守北京当然不可能了。于是借追剿李自成为名。大踏步撤退至潼关。两天以后,多尔滚打着吴三桂请他帮助明朝平定内乱的旗号占领北京。二、吴三桂是什么时候真正降清? 早在松、锦大战后吴三桂退守宁远、山海关。崇贞皇帝封他为关宁四镇提督。皇太极多次派人写信招降吴三桂;如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舅舅祖大寿等等。一大批早期降清明朝旧官僚的招降都失败了。因为吴三桂根本就不想降清。 清军入关前又派洪承畴、祖大寿前往山海关招降。都没有成功。相反吴三桂却想利用清军消灭李自成,结果反被多尔滚利用。吴三桂与多尔滚双方已经失去信任感。因此在多尔滚执政区间吴三桂跟本不可能降清。 这时候吴三桂很气愤他说;“多尔滚不守信,贪心无厌,背弃前盟,驱兵南入,灭我社稷”……可见他之间的成陈见不浅。 但是在南京南明小朝廷覆灭后。吴三桂开始动摇。这时候能说服吴三桂的人只有一人,就是洪承畴。因为在洪承畴降清前,他们是上下级关系。这时清人重用洪承畴,任命他为江南招抚使。也可能他是招抚吴三桂有功受到重用,或者是清人重用他得以勾通与吴三桂的关系。 平西王的封号最早清廷廷是受给唐通的,从唐通给清政府的奏折中我们可以看出,唐通以经受命向汉中进发。但是不知为什么吴三桂却出现在汉中。平西王这个封号却变成吴三桂的了。这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唐通到汉中后与吴三桂的关系……都没有了后文。这说明清政府在撒谎。 一个汉中怎么封两个“平西王”呢?从资料中我们只看到唐通给清政府的奏折。却不见吴三桂的奏折。说明这时候的吴三桂跟本就不是清廷的人。所以跟本就不必写奏折。吴三桂给清政府的奏折一直到十多年后进军云南才出现。这说明了什么?…… 平西王的含意就是要消灭四川的张献忠。据吴三桂的实力要消灭张献忠是没有问题的。多尔滚又命令豪格。进军四川围剿张献忠。后又任命李国翰为四川总督。其目的显然是要限制吴三桂向四川发展扩充吴军实力。但由此可见吴三桂进汉中,并不是受命于清廷。显然吴三桂把汉中作为自己的割据领地。清政府无可奈何。 吴三桂在汉中一呆就是十多年。这期间他没有为清廷廷做任何的事。顺治十五年吴三桂受洪承畴之邀进军云南。 很快西南的抗清势力全都投在吴三桂旗下。吴三桂的势力大增。清廷逼吴三桂把明朝最后的皇帝朱由榔引渡回昆明。朱由榔到昆明后。吴三桂身着明朝官服参拜朱由榔。可见吴三桂根本没有把清王朝放在眼中,公然藐视清廷。意在辅助朱由榔恢复明朝。可是朱由榔却“不识好人心”而故弄玄虚大骂了吴三桂一顿。 吴三桂要辅助朱由榔恢复明朝的消息一传去,四面八方的旧明朝官僚云集昆明。又吹捧起朱皇帝来。于是朱由榔又腐败起来。面对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皇帝。旧官僚带来的旧作风,一个令人怨恶的腐败朝廷……辅起来又有何用? 最后吴三桂决定放去这一计划。把朱由榔交给清政府。但是狡猾的清政府把奏折退回。用杀不杀朱由榔来考察吴三桂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要留朱由榔必定要与清政府开战。在战争与和平的题上吴三桂选择了和平。在昆明金殿的那面铜旗上的四个大字“天下太平”代表了吴三桂这时候的思想。 在杀了朱由榔后。可以说吴三桂这时可算是真正投降了满人。但是清政府仍旧不放心。他们用招附马的办法,逼吴三桂把自己已经结婚,有妻室儿女的大儿子--吴应熊招到北京做人质。这就是吴三桂真正降清后的第一个代价。 三、吴三桂起兵云南的真正原因是什? 清政府说吴三桂在云南的军费开支过大。清政府无力供养吴三桂军。所以决定撤藩。后又指责吴三桂在云南私自开采铜矿、银矿供做军响。清政府这种自相矛盾的表白,说明了什么? 其实吴三桂在离开山海关后,就没有谁为他提供军响。吴三桂的军费。一直都是靠自己筹集。有谁能为一个敌对势力提供军响的道理?况且在清政府撤藩前。清廷用分化瓦解的办法,陆续把吴军一支又一支地调出云南。如甘肃的王屏藩、平凉的张勇、汉中的王辅臣、四川吴之茂、贵州的李本深等…… 这时在云南的吴军也不多。吴军自筹的军费也用不完。吴三桂把多余的铜建造了昆明金殿。可见军费问题是借口。 吴三桂这时六十七岁。早已无心争夺名利地位。况且大儿子吴应熊还在北京做人质。这时的吴三桂也想回老家辽东安度晚年。所以吴三桂请求撤藩的奏书是出于真心不用怀疑。 其实吴三桂云南起兵的主要责任在年少狂傲的小康熙皇帝。史学家们总爱吹捧伟大的康熙皇帝。好像他不会犯一点错误。其实要不是吴三桂给小康熙皇帝差一点就亡国的深刻教训。他不会变得那样聪明。 康熙忽略了一个问题。吴三桂手下集聚的是一伙反清人士。他们在吴三桂的管治下勉强降清。吴三桂的离去他们本来就不高兴。小康熙轻率地就派遣一名朝廷◎◎朱国治做云南总督。他根本就管理不了吴三桂的部下。 就在吴三桂将要离开云南之际。吴应麟、吴国贵、高得捷、夏国相、胡国柱联手杀朱国治逼吴三桂反清。事发突然令吴三桂措手不及,无奈之际吴三桂只好下令封锁消息。其目的是为了营救正在北京做人质的大儿子吴应熊。四、吴军与清军的真正战况怎样?康熙及其清王朝掩盖了那些丢脸的战役? 吴三桂在云南宣誓讨伐清政府后。早就不满清政府高压统治的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纷纷起来响应。愤怒的火焰很快就燃遍江南数省。狂妄的小康熙一时变得惊惶悲哀万千。 吴三桂命令马宝为先锋经贵州进湖南。贵州总督甘文焝想立头功。于是调集兵马想阻挡吴军前进。结果反被部下捕杀。贵州军在李本深的带领下全部归顺吴军。吴军继续向湖南挺进。所到之处,地方官带领民众打开城门迎接吴军。吴军很快就占领了衡阳、长沙、岳阳等地。 吴军继续向北推进时在武昌受阻。吴三桂命高得捷、夏国相经江西南昌、九江打通北上的路。吴军在江西螺子山伏击清军获胜。消灭岳乐、喇布清军两万多人马。占领了南昌、九江。 岳乐、喇布兵败。撤退到鄱阳湖后得到董卫国、希尔根带领的清军援兵。汇合后共计十万清军杀向南昌、德安。吴军夏国相部,逃回湖南。韩大任从九江渡长江北上。清军水师杨捷使用计谋。吴军韩大任部三万多人马覆没于长江中。 韩大任全军覆没后。岳乐和董卫国清军。继续进攻湖南吴军夏国相部。吴军胡国柱重新任用高得捷。高得捷出敌不意攻其不备。大败岳乐、董卫国清军。清军损失五万多人马逃出南昌、九江。从此清军在江南处于守势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清军统帅军机大臣莫咯。在西安调动重兵进攻四川。因吴军最得力的指挥官高得捷病死九江。吴三桂怕吴军再闹出韩大任那样的乱子来。于是布置湖南、江西吴军按兵不动。光守不攻。 吴三桂赶往四川,亲自指挥西北吴军。这时候清军瓦尔喀军为先锋军已经攻到四川保宁。莫洛为中军进入阳平关。贝勒察尼为后军正向凤翔挺进。 吴三桂命令郑蛟麟挡住清军瓦尔喀军于四川保宁。命令甘肃固原的王屏藩、吴之芪领军南下占领略阳。切断清军后路。命令吴应麟进汉中,策反王辅臣军暗中切断清军后路。 这样一来莫洛、瓦尔喀的十万清军。实际上已经被吴军战略包围了。后勤供应已经被吴军彻底切断。吴三桂同时命令广元地区民众坚壁清野。于是清军瓦尔喀军,因缺粮兵变不战自溃。王辅臣乘机收编瓦尔喀军溃兵。又引诱莫洛军进汉中,途中伏击莫洛军。莫洛大败退守阳平关。吴军合围阳平关,全歼莫洛军。清军统帅莫洛战死。十万清军被全歼。 广、平大战后。吴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吴三桂亲自率领。从汉中出发经郧阳、均州进军河南。一路由王辅臣、组成。向凤翔、平凉方向运动。 吴三桂计划。西路军在继续追歼消灭清军贝勒察尼军后。西进平凉消灭张勇军。然后再进军延安。大迂回包围图海、贝勒察尼、瓦尔喀等清军残部。 但是吴军王辅臣部在追歼消灭了部分贝勒察尼军。到达宝鸡以后。不按吴三桂计划进军平凉。先消灭张勇清军。王辅臣部反而与王屏藩、吴之芪军分手。王辅臣部转而向东占领了西安。 这时候吴三桂在郧阳生病。因战略部署被王辅臣打乱。吴三桂命令吴军暂停军事行动。 贝勒察尼、瓦尔喀等清军残部逃出西安后。满清廷廷一片混乱。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地方官纷纷逃到北京。孝庄被气得大骂群臣;“吴三桂有三头六臂啦!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康熙重新任命图海为军机大臣。急调兰州清军回守延安。 王辅臣因连打胜仗而骄傲起来。清军新任军机大臣图海很自信。他用诱敌深入之战术。把王辅臣军引诱离开西安。并命张勇军偷袭攻占西安成功。西安失守王辅臣军后路被切断。又被清军围困。最后因缺粮、断水全军覆没。 谭洪、马雄图吴军。从汉中带援兵绕道秘密直接进入固原。图海误认为吴三桂所派援兵不多。因为援兵都进了固原。于是仍然按计划集中十多万清兵攻打固原。 图海清军刚一接近固原。按照吴三桂计划。马雄图、吴之芪两军分左右两路秘密出击攻占泾源、镇原。亮出钳形攻势。抄图海后路。图海一看不妙中吴三桂鬼计。于是命令全军向平凉撤退。 按照吴三桂计划。图海要是向平凉撤退。吴之芪、马雄图两军则继续向凤翔、长武攻击。王屏藩、谭洪两军则出动马步兵。同时追杀清军。图海军大乱。逃到平凉一看不行,又向长武逃窜。吴军猛追猛杀。从固原、平凉一直追杀到长武。 图海军大败。十多万清军最后剩下不到两万人马。由图海、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带领残兵,逃回西安。至此清军在北方的主力军基本被吴军消灭。吴三桂十分高兴地回成都称帝。建立大周朝。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吴三桂称帝的地点不是湖南衡阳,而是在四川的成都。在湖南衡阳的衡山是吴三桂的二孙子吴世潘继位的地方。因吴三桂突然中风病死在松滋。故吴世潘继位是有点仓促。清政府借此丒化吴三桂,因而隐匿了真实的地址。) 吴三桂在成都称帝。国号为《周》帝号为《昭武》。登极典礼后,吴三桂计划带十万大军亲征北京。推翻清王朝,一统中国。 吴三桂在松滋集结军队。准备北伐。不幸中风病死在松滋。吴三桂遗体顺长江进金沙江。回云南安葬在金沙江边。 五、吴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吴三桂与清王朝的战争中。清王朝实际上已经被吴三桂打垮。吴三桂是在胜利声中登上王位的。而不是像清政府吹嘘的那样在风雨飘摇中,仓促称帝登上皇位。 吴三桂在湖北松滋集结军队十万大军亲征北京。准备最后推翻清王朝,一统中国。不幸中风病死在湖北松滋。 吴三桂的病故。吴军失去了得力的统帅。从此在也没有人能够统一指挥吴军庞大的军队。吴三桂死后其部下各自为战、互不协调。又与清军征战了三年。最后被清军各个击破。 吴三桂死后其部下,除新建水师林兴珠投降清军外。其余无一人投降。全都战斗到最后一刻。川军有一将领想投降清军。结果被自己反清的部下杀死。 清军攻占昆明五华山。当时在五华山的宫女丫环和他人员数百人全部自杀,无一人投降。可见他们反清,完全出于自愿。并非吴三桂威逼。 可见吴三桂的突然病故。是吴军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清王朝的强大不可战胜。在清王朝的整个历史中,这样天外飞来的反败为胜。反复出现了几次……
作者:
gaietydevest
时间:
2009-9-21 00:43
是这样的所,晕死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