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56民族乌孜别克族简介

  全国乌孜别克族共有1.4万多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塔城、喀什、莎东、叶城、乌鲁木齐等地,与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民族和睦相处。 主要从事畜牧业。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

起源

  乌孜别克族源于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撤马尔罕,花刺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商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络绎不绝,其中一部分商人逐渐在新疆一些城镇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国的乌孜别克族。

宗教信仰

  乌孜别克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自元、明以后,越来越多的乌孜别克族人定居新疆。居住在喀什、莎车、伊犁、奇台等地的乌孜别克族人民自发捐款、捐物、出工,建造了一些规模较大、气势宏伟的清真寺,作为他们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乌孜别克族人民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兰经》、圣训,履行必修功课。伊斯兰教对乌孜别克族人民的影响深刻地体现在各个方面。
 

民居

  乌孜别克族的住房多为庭院式。但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都喜欢在屋顶上修建一层带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圆形拱式顶楼。又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崇拜偶像,所以,他们室内墙壁上的拱形壁龛周围、室内和走廊木柱上雕刻的,都是各式各样具有伊斯兰特色的非常美丽的花草图案。
 
  取暖多用壁炉,也有在室内挖坑,将火炉置于坑内,烟筒伸出户外,坑上放木板,铺上毯子,可供坐卧。
 

习俗

  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尊重长者,说话行路均让长者先。骑马外出时若二人同行,则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男的相遇,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
 
  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过去许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饭前饭后都要洗手。现除牧区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孜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匙。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
 
  乌孜别克族好客,对远道客人盛情款待。他们常用抓饭招待客人,客人至少要吃一点,否则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恭。老年人吃饭时常用双手摸面作“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
 
  乌孜别克族妇女生育时,丈夫不能进入产房。产妇在七天内不得外出。孩子诞生后,即向亲友报喜,亲友则备礼祝贺。产后第二天,举行命名礼。
 

文化艺术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有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古典套曲等许多种;民间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等,表演时自拉自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
 
  有歌必有舞,乌孜别克族舞蹈优美轻快而富于变化,多旋转动作,舞姿舒展,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英雄史诗《阿勒帕米西》,叙事长诗《帕尔哈德与希琳》等流传广泛。乐器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最具特色。乌孜别克人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手工业。少数居住在新疆北部的乌孜别克人从事畜牧业。
 
  乌孜别克族妇女善于绣花,灵巧的双手既为自己打扮,也常为丈夫的手帕、烟袋和衬衣上绣花,使他们的衣饰成为一种精美的工艺品。

服饰

  乌孜别克族男女都喜欢戴小花帽,小花帽的形式很多,有带棱角的,有的则不带棱角,帽子顶端和四边绣有几何形和以花卉为主的图案,有的老年人戴的花帽图案少,有的则无图案,花帽为紫红、墨绿、黑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
 
  乌孜别克妇女戴小花帽时外披长花色头巾,再穿上带有花纹的马靴,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在春夏季节里,她们穿上宽大多褶的花连衣裙,再配上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这就为她们增添了不少姿色。妇女夏天穿丝绸衬衣、连衣裙等,老年妇女的褶多且宽大,颜色单调,青年妇女的色彩艳丽,胸前绣有各式花纹和图案,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冬天喜欢穿狐皮、裘皮大衣。
 
  乌孜别克妇女戴的首饰样式繁多,质料考究。金、银、珠、玉、绒、绢精工制成的簪、环、花,错落有致地戴在头上,再配上精美玲珑的耳环、金光闪烁的项链、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时装模特的风范。
 
  男子的服饰式样也不少,他们多喜欢穿一种跟维吾尔族“袷袢”相似的长衫,长衫没有纽扣和口袋,腰问系一条三角形绣花腰带,脚蹬马靴和胶质套鞋,显得潇洒而精神。夏季,男子喜欢穿白色衬衣:这种衬衣的领口开襟处、领边和袖口绣有几何图花纹。
 
  乌孜别克族男子夏季喜欢穿绸制的套头短袖衬衣,衬衣的领口、袖口和前襟开口用红、绿、蓝相间的丝绒绣成各种图案花边。春秋穿过膝的长袷袢,腰束绸缎或棉布制成的三角形绣花腰带。冬天穿毛衣、毛裤、羊皮袄等。男女四季都要戴“朵皮”帽子。
 

食俗

  乌孜别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其做法与维吾尔族烤馕方法大同小异,民间烤馕有油馕和肉馕之分。除油馕和肉馕外,还有窝窝馕、片馕等数种。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乌孜别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切小块的馕泡奶茶。
 
  典型食品主要有:那仁,乌孜别克族的传统风味食品。用来招待贵客,食用时一般情况下用手抓食;米肠子,乌孜别克族传统小吃,用羊肠、加米和佐料等灌制而成。
 

节庆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过“肉孜节”前的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斋,吃斋饭时,亲友邻里要互相邀请,如有客至,主人要热情款待。古尔邦节要屠宰牛羊炸油饼,吃手抓肉和抓饭以及民间特有的风味食品“那仁”。
 
  每年春季,乌孜别克族还要举行“苏麦莱克”仪式,届时以村为单位,大家自带各种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锅熬熟后共餐。在此过程中,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歌舞娱乐活动,预祝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与维吾尔族相同,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
 

历史

  

19

14世纪,由乌孜别克汗及其继承人统治的金帐汗国与中国元朝政府友好通商,促进了大规模的商业往来。一时间,驼铃声音,回响在天山南北;商队群群,往来于丝绸路上。由几十人或几百人组成的乌孜别克两队,在我国新疆与中亚细亚之间,搭起了一座座商业贸易和文化经济交流的桥梁,对繁荣东西方社会圣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将中亚等地的珠宝、牲畜、皮张运入新疆,又将中国的丝绸、瓮器、茶叶等销往国外。这种商贸,持续到明代后更是繁荣,民间商队和官家商队从不间所,以至于在当时,撒马尔罕城的东门被称为"中国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寸建社会,新疆也成为帝国主义激烈争夺之地。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沙皇俄国不仅割占了我国新疆的大片领土,还垄断了北疆的对外贸易,控制了新疆的经济命脉;同时,英帝国主义也加紧了对南疆的掠夺。帝国主义的掠夺,导致乌孜别克族商人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许多乌孜别克族人沦为帝国主义洋行的雇员,受到残酷的压迫剥削;有的则从城市流落乡村,弃商经农,向地主租佃土地耕种,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有的辗转牧区,以游牧为生。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乌孜别克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道,做了国家的主人,积极参加了祖国各条战线的建设,为祖国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